收罗

shōu luó [ shou luo]
繁体 收羅
注音 ㄕㄡ ㄌㄨㄛˊ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收罗 shōuluó

(1) 聚集人或事物

只能收罗二百张选票
收罗人才
muster;gather;collect

(2) 收场

难道他不寻思到此怎么收罗
end

词语解释

  1. 多方寻求人才或物品,使聚集在一起。

    《文选·陈琳<为袁绍檄豫州文>》:“收罗英雄,弃瑕取用。” 刘良 注:“收罗,谓采访贤才。” 清 陈梦雷 《绝交书》:“宜加防备逆贼水师,战船宜早收罗。” 鲁迅 《书信集·致郑振铎》:“但 中国 青年新作品,可以收罗一二十张。”

  2. 收场;了结。

    元 尚仲贤 《气英布》第一折:“难道他不寻思到此怎收罗。” 元 无名氏 《小张屠》第二折:“儿也,咱两个义絶恩断在这垜,人穰穰闹呵呵,无个收罗。”

引证解释

⒈ 多方寻求人才或物品,使聚集在一起。

《文选·陈琳<为袁绍檄豫州文>》:“收罗英雄,弃瑕取用。”
刘良注:“收罗,谓采访贤才。”
清陈梦雷《绝交书》:“宜加防备逆贼水师,战船宜早收罗。”
鲁迅《书信集·致郑振铎》:“但中国青年新作品,可以收罗一二十张。”

⒉ 收场;了结。

元尚仲贤《气英布》第一折:“难道他不寻思到此怎收罗。”
元无名氏《小张屠》第二折:“儿也,咱两个义絶恩断在这垜,人穰穰闹呵呵,无个收罗。”

收罗的国语词典

搜集网罗。

收罗的网络释义

收罗

  • 收罗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多方寻求人才或物品,使聚集在一起。出自《文选·陈琳》。
  • 收罗的翻译

    英语: to gather (people)​, to collect (talent)​, to come to an end
    法语: rassembler, racoler

    收罗造句

    多年来,他们收罗了一批研究资料,要尽快把这批资料送到所里登记造册。
    虽在商末周初三大天尊命姜子牙持封神榜收罗天下奇人异士为天庭所用,但并未断绝后世能人入道之途。
    胖鱼王元鱼脸一骇,压低了声音道“色鬼,你不要命了?往日收罗那些姬妾倒还罢了,如今你连妖怪都想要,真是要色不要命?”。
    淘宝?不是网购的那种,也不只是收罗上佳的古董文玩,精品宝石,精英人才,这些可都是宝贝啊,想辙吧……
    于是提剑挥鼓,发命东夏,收罗英雄,弃瑕取用,故遂与操同咨合谋,授以裨师,谓其鹰犬之才,爪牙可任。
    第二晚我和妻实在忍不住了,而小逸也已经把街上的玩具小店收罗的差不多了,找了个清吧坐了一会儿。
    人生如寄,一切都将过去,没有人能在岁月的苍容里划一道不灭的痕迹。不管你是意气风发,还是平淡落寞,都将被收罗在历史的尘埃中。流云过千山,本就一场梦幻,只要不被生活的烦恼笼罩,活着就是微笑。延参法师 
    每平定一,别人争着求取珍玩,他却首先为秦王幕府收罗人才。
    曹操收罗人才,荀彧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农业部有一个黄豆胚种库,这个胚种库收罗了代代相传的遗传物质。
    十几年前,壹霖开始狂走偏僻村落,收罗地契古书。
    季彦斐有几件心烦的事情,排在第一位的是没钱,手头总是连个毛票都没有,衣服都是旧的,奶奶总能收罗到一些堂哥、表哥们不穿的衣服来塞给他。
    “三青团”为了招募团员,实行拉夫办法,牛溲马勃,一概收罗。
    经销商正在四处收罗性能好的二手车,而且观注着他们的存货清单以确保他们在波峰时没有购买过多的二手车。
    于是提剑挥鼓,发命东夏,收罗英雄,弃瑕取用;授以裨师,谓其鹰犬之才,爪牙可任。
    深谋远略的谢一鸣,收罗了为数不少的散修,涂塔就是其中之一。
    况且一捱进身,虽作些名士模样,却也谦卑巽顺,笼络了主翁;猫鼠同眠,收罗了小厮。
    对人才的运用,仅仅限于收罗是远远不够的,重要的是对人才不仅要善于识别其长处,而且要敢于大胆地使用,以让其充分显示自己的才能。
    李渊先让李建成和李世民分别于河东和晋阳密结各路英雄,收罗人才以备起兵。
    该书收罗宏富、校勘精良,为研究郑观应提供了重要的资料基础。

    汉字详情

    shōu [shou]
    部首: 425
    笔画: 6
    五笔: NHTY
    五行: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VLOK
    四角: 2874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攴( ),收( jiū)声)

    (2) 同本义

    收,捕也。——《说文》

    女反收之。——《诗·大雅·瞻卬》。传:“拘收也。”

    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 武,而收系张胜。——《汉书·李广苏建传》

    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后汉书·张衡传》

    (3) 又如:收领(捉拿);收系(逮捕下狱);收付(拘捕罪犯,交付办案);收考(拘捕考问);收夷(捕杀);收劾(拘捕弹劾);收案(拘捕案问);收掩(收捕);收执(捉拿);收禁(拘押监禁);收领(拘禁)

    (4) 收拾;收取

    收,取也。——《广雅》

    收以奔褒。——《国语·郑语》。注:“取也。”

    勤者有事则收之。——《礼记·玉藻》。疏:“谓敛持在手。”

    责毕收乎?来何疾也!——《战国策·齐策》

    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古来白骨无人收。——唐· 杜甫《兵车行》

    (5) 又如:收发报;收信;收什(收拾);收局(收拾局面);收捉(方言。收拾;修建);收略(收拾;安排);收解(当铺收进的抵押品)

    (6) 聚集;收集

    收,敛也。——《小尔雅》

    我其收之。——《诗·周颂·维天之命》。传:“聚也。”

    既蜡而收。——《仪记·郊特牲》。注:“谓收敛积聚也。”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宋· 王安石《伤仲永》

    (7) 又如:收括(聚集;约束);收藉(聚集;收集)

    (8) 收容;接受

    仲尼七十说,历聘莫见收。—— 李白《赠崔郎中宗之》

    收孤寡,补贫穷。——《荀子·王制》

    (9) 又如:收小的(接生);收管(接收囚犯后签的回执)

    (10) 收获;收割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史记·太史公自序》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悯农》

    (11) 又如:收田(收割农田的作物)

    (12) 使中断、停顿或终止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13) 又如:收功(止息功能);收泪;收科(收场;圆场);收逢(收场;罢休);收煞(收场;结局);收成结果(送上死路);收驩(停止作乐);收声(止声;销声);收计(关闭清点)

    (14) 征收

    收租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其收田租亩四升。——曹操《抑兼并令》

    收取其钱得数百万。——褚少孙《西门豹治邺》

    (15) 又如:收租;收税

    (16) 收回;收缴

    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 汉· 贾谊《过秦论》

    (17) 又如:收掌(科举考试的办事人员。外收掌负责收卷;内收掌负责把试卷分给各房房官)

    (18) 收藏;保存

    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战国策·燕策》

    (19) 占取

    秦将 王翦破 赵,虏 赵王,尽收其地。——《战国策·燕策》

    (20) 收回;收复

    攻大泽乡,收而攻 蕲。——《史记·陈涉世家》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唐·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名词

    (1) 收获;收成

    其能耕者不过百,百亩之收不过百担。——晁错《论贵粟疏》

    (2) 又如:丰收;欠收;颗粒无收

    (3) 收藏品

    燕、 赵之收藏。—— 杜牧《阿房宫赋》

    (4) 收入 。如:收支

    (5) 车箱底部四面的横木,即车轸

    (6) 夏代冠名

    帝尧者…黄收纯衣,彤车乘白马。——《史记·五帝本纪》

    英文翻译

    gather together, collect; harvest

    方言集汇

    ◎ 粤语:sau1
    ◎ 客家话:[东莞腔] siu1 [台湾四县腔] su1 [梅县腔] shu1 shiu1 [陆丰腔] shiu1 [客语拼音字汇] su1 [海陆丰腔] shiu1 [客英字典] shiu1 [沙头角腔] su1 [宝安腔] su1 siu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八尤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式州平聲開口三等sju/sjouɕĭəu
    luó [luo]
    部首: 520
    笔画: 8
    五笔: LQU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WLNI
    四角: 60207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网中有隹,表示以网捕鸟的意思。小篆增加了“糸”( ),表示结网所用的材料。本义:用绳线结成的捕鸟网)

    (2) 同本义

    罗,以丝罟鸟也。——《说文》

    有兔爰爰,雉离于罗。——《诗·王风·兔爰》

    以天下为这罗,则雀不失矣。——《韩非子·难三》

    不见篱间雀,见鹞自投罗。——曹植《野田黄雀行》

    (3) 又如:罗尉(捕鸟的网);罗落(截捕禽兽的用具);罗弋(捕鸟的工具)

    (4) 轻软的丝织品

    遍身罗绮。——宋· 张俞《蚕妇》

    湿罗幕。——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红罗复斗帐。——《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5) 又

    晚成单罗纱。

    (6) 又如:罗绮(罗与绮皆为丝织品,这里指衣着高贵华丽的人);罗衾(绸被);罗衫(古人夏季时所穿的丝织衣衫;质料柔软轻爽);罗巾(丝制手巾);罗帕(丝织方巾);罗衣(轻软丝织品制成的衣服);罗纨(泛指精美的丝织品);罗带(丝织的衣带)

    (7) 一种细密的筛子 。如:罗床(筛面用的一种器具);绢罗,铜丝罗

    (8) 罗马尼亚的简称

    (9) 姓

    动词

    (1) 用网捕捉

    鸳鸯于飞,毕之罗之。——《诗·小雅·鸳鸯》

    (2) 又如:罗雀(设网来捕雀,比喻门庭冷落);罗毕(用网捕鸟);罗雀掘鼠(粮尽而张网捕雀、挖洞捉鼠以充饥)

    (3) 排列;广布

    族布而罗生。——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桃李罗堂前。——晋· 陶渊明《归园田居》

    (4) 又如:罗落(罗列部署 );罗落境界(分布驻扎于边境);罗天结角(布下天罗地网)

    (5) 收罗;招集,收集

    万物毕罗,莫足以归。——《庄子·天下》

    网罗天下放失旧闻。——司马迁《报任安书》

    (6) 又如:罗斋(指聚集等待他人雇请的工匠、僧道);罗弋(网罗);罗取(搜罗求取);罗捕(搜索捕捉);罗搜(到处搜索)

    (7) 包罗 。如:罗括(包括,包罗);罗居(周围的邻居)

    (8) 约束,防范 。如:罗守(环绕守护);罗峙(环绕屹立);罗禁(包围禁闭);罗骑(巡行的骑卫)

    (9) 阻止;遮拦 。如:罗伞(仪仗行列中的伞盖);罗闉(古时军营周围的宵禁设施)

    (10) 经过筛具或滤网、有网眼的织物筛下来 。如:罗面;罗和(对磨面工人的称呼)

    量词

    英文gross的省音译。十二打为一罗

    英文翻译

    net for catching birds; gauze

    方言集汇

    ◎ 粤语:lo4
    ◎ 潮州话:lo5

    宋本广韵

    收罗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