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方

shōu fāng [ shou fang]
注音 ㄕㄡ ㄈㄤ

词语释义

收方 shōufāng

(1) 即借方。 账目左方的一个项目,构成开支账或资产账的一笔增加数

debit

词语解释

基本内容

[debit] 即借方。 账目左方的一个项目,构成开支账或资产账的一笔增加数

收方的国语词典

簿记帐户的左方,记载资产的增加和负债的减少。相对于付方而言。

收方的翻译

英语: receiving party, recipient, debit side (of balance sheet)​, as opposed to credit side

收方造句

因此,有必要对其合理的征收标准、具体征收方式和计算细则等方面做进一步的确定和完善。
污水处理费的征收要明确征收对象,征收标准以及征收方法等问题。针对我国在污水处理收费方面存在的问题,应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解决。
有时候,如果用量比较大,规格书应包括有效的并且明了的抽样和验收方法。
你们也能预计到在你们卫星接收方面的问题,因为接收点将不会排成行。
探讨了铅阳极泥中金、银等金属回收方法和回收指标。
本文介绍在新法合成酸中,氨解母液的预处理和溴的回收方法。
本文分析了各种回收方式,结合海军对舰载无人机的需要,提出了垂直起落无人机方案。
研究一种采用光折变多量子阱器件的无线光通信自差拍接收方案。
这个吸收方面的担心似乎是毫无根据的,因为数据显示,糖尿病患者摄入黄烷醇后的血浆水平与非糖尿病患者一致。
在分配记录,投诉处理,产品回收方面,本公司已有成文规定。
收方地址为敏感部门或邮政信箱。
从价税与从量税是在商品税征收过程中经常采用的两种征收方法。
在序时帐上记帐时,既定生意营业的收方和贷方一路被记载,但在分类帐记载中,一笔生意营业的收方和贷方进入差别的帐户中。
小麦蚕豆间作时,麦根酸施用对小麦吸收土壤中的磷有显著促进作用,但对蚕豆磷的吸收影响不大,小麦蚕豆间作在作物磷吸收方面是具有极大优势的种植制度。
叙述了腈氯纶废原液的产生原因、排放点及其组成,详细地阐述了废原液的工业化回收方法和工艺参数,最后对结果进行了讨论。
本文介绍了电池的种类和组成,对废旧电池中金属可回收价值进行讨论,并对其回收方法进行研究。
针对脉冲超宽带系统,提出一种采用峰值检测的非相关接收方法,以降低脉冲信号接收对高定时精度的要求。
目的研究不同采收方法对灰毡毛忍冬药材质量的影响。
发送方不必知道如何查找接收方,它只需知道如何查找并信任将找到接收方即可。
改革既应扩大资源税的征收基础,涵盖之前未征收的资源,还应改变征收方式,从按照币值征收转变为按照计量单位征收。

汉字详情

shōu [shou]
部首: 425
笔画: 6
五笔: NHTY
五行: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VLOK
四角: 2874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攴( ),收( jiū)声)

(2) 同本义

收,捕也。——《说文》

女反收之。——《诗·大雅·瞻卬》。传:“拘收也。”

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 武,而收系张胜。——《汉书·李广苏建传》

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后汉书·张衡传》

(3) 又如:收领(捉拿);收系(逮捕下狱);收付(拘捕罪犯,交付办案);收考(拘捕考问);收夷(捕杀);收劾(拘捕弹劾);收案(拘捕案问);收掩(收捕);收执(捉拿);收禁(拘押监禁);收领(拘禁)

(4) 收拾;收取

收,取也。——《广雅》

收以奔褒。——《国语·郑语》。注:“取也。”

勤者有事则收之。——《礼记·玉藻》。疏:“谓敛持在手。”

责毕收乎?来何疾也!——《战国策·齐策》

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古来白骨无人收。——唐· 杜甫《兵车行》

(5) 又如:收发报;收信;收什(收拾);收局(收拾局面);收捉(方言。收拾;修建);收略(收拾;安排);收解(当铺收进的抵押品)

(6) 聚集;收集

收,敛也。——《小尔雅》

我其收之。——《诗·周颂·维天之命》。传:“聚也。”

既蜡而收。——《仪记·郊特牲》。注:“谓收敛积聚也。”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宋· 王安石《伤仲永》

(7) 又如:收括(聚集;约束);收藉(聚集;收集)

(8) 收容;接受

仲尼七十说,历聘莫见收。—— 李白《赠崔郎中宗之》

收孤寡,补贫穷。——《荀子·王制》

(9) 又如:收小的(接生);收管(接收囚犯后签的回执)

(10) 收获;收割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史记·太史公自序》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悯农》

(11) 又如:收田(收割农田的作物)

(12) 使中断、停顿或终止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13) 又如:收功(止息功能);收泪;收科(收场;圆场);收逢(收场;罢休);收煞(收场;结局);收成结果(送上死路);收驩(停止作乐);收声(止声;销声);收计(关闭清点)

(14) 征收

收租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其收田租亩四升。——曹操《抑兼并令》

收取其钱得数百万。——褚少孙《西门豹治邺》

(15) 又如:收租;收税

(16) 收回;收缴

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 汉· 贾谊《过秦论》

(17) 又如:收掌(科举考试的办事人员。外收掌负责收卷;内收掌负责把试卷分给各房房官)

(18) 收藏;保存

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战国策·燕策》

(19) 占取

秦将 王翦破 赵,虏 赵王,尽收其地。——《战国策·燕策》

(20) 收回;收复

攻大泽乡,收而攻 蕲。——《史记·陈涉世家》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唐·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名词

(1) 收获;收成

其能耕者不过百,百亩之收不过百担。——晁错《论贵粟疏》

(2) 又如:丰收;欠收;颗粒无收

(3) 收藏品

燕、 赵之收藏。—— 杜牧《阿房宫赋》

(4) 收入 。如:收支

(5) 车箱底部四面的横木,即车轸

(6) 夏代冠名

帝尧者…黄收纯衣,彤车乘白马。——《史记·五帝本纪》

英文翻译

gather together, collect; harvest

方言集汇

◎ 粤语:sau1
◎ 客家话:[东莞腔] siu1 [台湾四县腔] su1 [梅县腔] shu1 shiu1 [陆丰腔] shiu1 [客语拼音字汇] su1 [海陆丰腔] shiu1 [客英字典] shiu1 [沙头角腔] su1 [宝安腔] su1 siu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八尤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式州平聲開口三等sju/sjouɕĭəu
fāng [fang]
部首: 409
笔画: 4
五笔: YYGN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YHS
四角: 00227

详细解释

动词

(1) (象形。下从舟省,而上有竝头之象。故知并船为本义。本义:并行的两船;泛指并列;并行)

(2) 同本义

方,併船也。象两舟总头形。——《说文》

大夫方舟。——《尔雅》。李注:“竝两船曰方舟。”

方舟而济于河。——《庄子·山木》

不足方。——《仪礼·乡射礼》。注:“犹併也。”

方舟设泭。——《国语·齐语》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诗·周南·汉广》

操军方连战舰,首尾相接。——《资治通鉴》

蜀汉之粟,方船而下。——《史记·郦食其列传》

(3) 又如:方轨(两车并排行驶);方轩(并排的窗户)

(4) 等同;相当

梓人为侯,广与崇方。——《周礼·考工记》。郑玄注:“方,犹等也。”

今者,齐、 韩相方,而国围攻焉,岂有敢曰我其以三万救是者乎哉?——《战国策》

(5) 比拟

方丧三年。——《礼记·檀弓》。疏:“谓比方也。”

赞票骑亦方此意。——《汉书·卫青霍去病传》。注:“比类也。”

则三古以还年代方之,犹瀼渴之水,比诸大江。——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6) 又如:方天(可与上天相比);方比(比较)

(7) 辨别

民神杂糅,不可方物。——《国语·楚语下》

(8) 占有

维鹊有巢,维鸠方之。——《诗·召南·鹊巢》

(9) 通“放”( fàng)。依据;依托

方天之休。——《左传·哀公十六年》

维鹊有巢,维鸠方之。——《诗·召南·鹊巢》

(10) 通“仿”( fǎng)。模拟

方其人之习君子之说,则尊以遍矣,周於世矣。——《荀子·劝学》

今世巧而民淫,方效汤武之时,而行神农之事。——《商君书·算地》

(11) 通“谤”( bàng)。指责别人的过失

子贡方人。——《论语·宪问》

或以方谢仁祖,不乃重者。——《世说新语》

名词

(1) 竹木编成的筏

就其深矣,方之舟之。——《诗·邶风·谷风》。高亨注:“方,以筏渡;舟,以船渡。”

(2) 方形

形若土狗,梅花翅,方首,长胫。——《聊斋志异·促织》

一个个方面大耳。——《儒林外史》

(3) 又如:方巾(明朝书生戴的帽子);方裾(直衣襟);方员(即方圆。指物之形体);方舄(方口鞋。舄:夹底鞋)

(4) 方向;方位(方向位置) 。如:东方;四面八方;方客(四方宾客);方神(四方之神);方国(四邻之国)

(5) 地区;地方

有朋自远方来。——《论语·学而》

远方之能疑者,并举而争起矣。——汉· 贾谊《论积贮疏》

(6) 又如:方俗(地方风俗);方帅(地方军事长官);方贡(四方的土贡);方处(地方)

(7) 方面

(8) 相对于如走廊、河流或街道的中心或分界线而言的场所、空间或方向。如:右方;左方;四方

(9) 相反于或相比着另一方位观察的一个方位。如:双方平衡

(10) 交易、战斗或辩论的一个组成部分。如:双方均未获胜

(11) 指四面

若事不辑,方面何所可据?——《三国演义》

(12) 指四面,周围,四旁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晋· 陶渊明《归园田居》

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后汉书·张衡传》

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13) 又指统辖一个方面的大员。如:方面大员(独当一面的大员)

(14) 规律;道理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方:指学问。)——《庄子·秋水》

今吾无所开吾喙,敢问其方?

是所以语大义之方,论万物之理也。

(15) 指儒家伦理道德和学问

使臣下百吏莫不宿道乡方而务。——《荀子·王霸》

学道立方,离法之民也,而世尊之曰文学之士。——《韩非子·六反》

(16) 合成药物的配方

请了多少名医修方配药,皆不见效。——《红楼梦》

(17) 又如:方诊(处方和诊察病情);方脉(医方和脉象);医方

(18) 一个数的n次乘方的简称 。如:二的四次方是十六

(19) 品类;类别

室家遂宗,食多方些。——《楚辞》

故君子之朋友有乡,其恶有方。——《礼记》

以死生为一化,以万物为一方,同精于太清之本。——《淮南子》

(20) 大地 。如:方局(大地);方州,方舆(大地)

(21) 平方米的简称 。如:铺地板十五方

(22) 立方米的简称 。如:一方木材

(23) 以最弱可听声为零开始的响度单位,与声强的分贝标度相当,某一声音的方数等于听起来同样响时1000赫纯音的分贝数

(24) 方法

少有连必多方钩致。——清· 方苞《狱中杂记》

教之以进退坐作之方。——宋· 苏轼《教战守》

(25) 又如:千方百计;教导有方;方儿(方法;药方)

(26) 方圆。指土地面积

荆之地方五千里, 宋之地方五百里。——《墨子·公输》

(27) 又

今齐地方千里,有二十城。

(28) 通“房”( fáng)

(29) 植物种子的外皮

既方既阜,既坚既好。——《诗·小雅·大田》

(30) 住室

周垣之高八尺,五十步一方。——《墨子·备城门》

(31) 姓

形容词

(1) 方正(人行为、品性正直无邪);正直

盘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2) 又如:方刚(方正刚直);方切(正直而恳切);方心(方正之心);方质(方正质朴)

(3) 通“旁”( páng)。遍,广

方施象刑惟明。——《书·益稷》

晋国之方,偏侯也。——《国语·晋语》。注:方,大也。

(4) 又如:方行(广泛施行)

副词

(1) 方才

(2) 表示时间、相当于“始”“才”

有五月方生者谓之晚筀。——宋· 沈括《梦溪笔谈》

(3) 又

伐山取材,方有人见之。

(4) 又如:如梦方醒;方当(正当,正值)

(5) 表示时间,相当于“正在”

守门卒方熟睡。——《资治通鉴·唐纪》

余方心动欲还。——宋· 苏轼《石钟山记》

时予方以讨贼督师桂林。—— 孙文《序》

(6) 又如:方殷(正当剧盛之时)

(7) 表示时间,相当于“将”

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十三年》

余方高驰而不顾。——《楚辞·屈原·涉江》

(8) 表示情态方式,相当于“一并”

甲兵方起于天下。——《墨子·备城门》

(9) 表示范围或程度,相当于“只”、“仅”

赏有功,罚有罪,而不失其人,方在于人者也。——《韩非子》

介词

(1) 表示时间,相当于“在”、“当”

方其盛时必毁。——《素问》

方是时,博鸡者以义闻于东南。——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宋· 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2) 又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

英文翻译

a square, rectangle; a region; local

方言集汇

◎ 粤语:fong1
◎ 客家话:[东莞腔] fong1 [宝安腔] fong1 [梅县腔] fong1 [陆丰腔] fong1 [客英字典] fong1 [台湾四县腔] fong1 [客语拼音字汇] fong1 [沙头角腔] fong1 [海陆丰腔] fong1
◎ 潮州话:bang1(pang) , huang1(huang) , hng1(hng) , <姓>bung1(pung) [饶平、揭阳、潮阳]beng1(pn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陽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符方陽合平聲合口三等bʰĭwaŋbyang/bv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