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功

shōu gōng [ shou gong]
注音 ㄕㄡ ㄍㄨㄥ

词语释义

取得成功。

犹归功。

了结。

词语解释

  1. 取得成功。

    《孔子家语·屈节》:“今子欲收功於 鲁 ,实难。” 宋 曾巩 《读书》诗:“收功畏奔景,窥星起幽房。” 陶曾佑 《中国文学之概观》:“文字收功日,全球改革潮。”

  2. 犹归功。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四:“按后世开边,往往收功於妇人。”

引证解释

⒈ 取得成功。

《孔子家语·屈节》:“今子欲收功於鲁,实难。”
宋曾巩《读书》诗:“收功畏奔景,窥星起幽房。”
陶曾佑《中国文学之概观》:“文字收功日,全球改革潮。”

⒉ 犹归功。

清袁枚《随园诗话》卷四:“按后世开边,往往收功於妇人。”

收功的网络释义

收功

  • 收功是一个汉语词语,
  • 拼音:shōu gōng
  • 释义:1、取得成功。2.犹归功。
  • 收功造句

    然后对接收功率及比特差错率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通信链路参数设计满足比特误码率要求。
    他应该用他老师教的“收功方式”,而不是别人教的。
    节后肠胃不适,选择富含碳水化合物且易消化的食物,有利于消化吸收功能的恢复,其次多吃水果蔬菜,有解油腻和开胃的作用,愿健康常在幸福不离开。
    虽禹之智,不能测其浅深;离娄之明,焉能辨乎咫尺?于是冯夷息浪,屏翳收功;鱼鳖遁迹,鸟兽潜踪。
    老年人饮食习惯六宜:宜少老人活动量较壮年少,代谢亦较低,所需热量供应,可适当减少,不须吃食过多。而且老人胃肠消化、吸收功能较差,多食便滞,又不吸收,故食纳不宜过饱,一般约食八成便够。
    三朵颜色各异的花朵在游离的头顶交相辉映,煞是令人惊奇,假面手势一缓,收功。
    瑞王府内,静园之中,王府的西席柳先生自矮榻上收功,缀着长长睫毛的双睑微张,眸子里似有清光流转,神态安宁,仿佛观音大士。
    午夜时分,顾宇阳收功,虽然半夜未睡,但脸上不见丝毫疲态,反而更加的神清气爽,精神焕发,正准备穿衣下床,练几手拳脚强健体魄。
    时间不长,不死神君便将这堆神石炼化完毕,收功战起。
    身体缺少水分,会促进组织蛋白分解,从而使尿氮排出增多,而且多汗的孩子消化吸收功能往往不好,这时粪便里排氮也会增多。
    这一天,诸葛侯习惯性的早起,在花园中晨炼了一会,收功时,忽然听到头顶上传来一声嘲讽似的冷笑。
    再说,九尾魔狐为证隆运功疗伤,力不能治愈,收功道‘‘我已经尽全力不能教证隆痊愈。
    收功转圈一般来说都主张男同志左手在里,女同志右手在里。
    练功间呼啸连连,行走间虎虎生威,出手间龙吟虎啸,眉宇间云龙风虎!功行九转之后林宇收功,他的眼睛之中露出来一丝的神采,“元虎诀”。
    而入夜韩羿他又会继续练功,直到星云漫天,夜阑人静之时才收功睡觉。
    不同脱靶量和不同脱靶方位角时,弹目交会过程激光引信接收系统的接收功率。
    另外缺铁、缺动物蛋白、缺维生素等问题将影响人体的吸收功能。
    二是造成土壤通气不良,直接影响蔬菜根系的活动及吸收功能。
    王继坤朝着怀旷亭里一颗旁逸斜出的树枝隔空击出一掌,只见树枝随即随着自己的掌风摇曳,他收功立定,树叶随即马上纹丝不动。
    实验以麝香百合渣、卷丹渣和麝香百合膳食纤维为受试物,探讨其对小白鼠消化吸收功能的影响。

    汉字详情

    shōu [shou]
    部首: 425
    笔画: 6
    五笔: NHTY
    五行: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VLOK
    四角: 2874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攴( ),收( jiū)声)

    (2) 同本义

    收,捕也。——《说文》

    女反收之。——《诗·大雅·瞻卬》。传:“拘收也。”

    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 武,而收系张胜。——《汉书·李广苏建传》

    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后汉书·张衡传》

    (3) 又如:收领(捉拿);收系(逮捕下狱);收付(拘捕罪犯,交付办案);收考(拘捕考问);收夷(捕杀);收劾(拘捕弹劾);收案(拘捕案问);收掩(收捕);收执(捉拿);收禁(拘押监禁);收领(拘禁)

    (4) 收拾;收取

    收,取也。——《广雅》

    收以奔褒。——《国语·郑语》。注:“取也。”

    勤者有事则收之。——《礼记·玉藻》。疏:“谓敛持在手。”

    责毕收乎?来何疾也!——《战国策·齐策》

    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古来白骨无人收。——唐· 杜甫《兵车行》

    (5) 又如:收发报;收信;收什(收拾);收局(收拾局面);收捉(方言。收拾;修建);收略(收拾;安排);收解(当铺收进的抵押品)

    (6) 聚集;收集

    收,敛也。——《小尔雅》

    我其收之。——《诗·周颂·维天之命》。传:“聚也。”

    既蜡而收。——《仪记·郊特牲》。注:“谓收敛积聚也。”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宋· 王安石《伤仲永》

    (7) 又如:收括(聚集;约束);收藉(聚集;收集)

    (8) 收容;接受

    仲尼七十说,历聘莫见收。—— 李白《赠崔郎中宗之》

    收孤寡,补贫穷。——《荀子·王制》

    (9) 又如:收小的(接生);收管(接收囚犯后签的回执)

    (10) 收获;收割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史记·太史公自序》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悯农》

    (11) 又如:收田(收割农田的作物)

    (12) 使中断、停顿或终止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13) 又如:收功(止息功能);收泪;收科(收场;圆场);收逢(收场;罢休);收煞(收场;结局);收成结果(送上死路);收驩(停止作乐);收声(止声;销声);收计(关闭清点)

    (14) 征收

    收租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其收田租亩四升。——曹操《抑兼并令》

    收取其钱得数百万。——褚少孙《西门豹治邺》

    (15) 又如:收租;收税

    (16) 收回;收缴

    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 汉· 贾谊《过秦论》

    (17) 又如:收掌(科举考试的办事人员。外收掌负责收卷;内收掌负责把试卷分给各房房官)

    (18) 收藏;保存

    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战国策·燕策》

    (19) 占取

    秦将 王翦破 赵,虏 赵王,尽收其地。——《战国策·燕策》

    (20) 收回;收复

    攻大泽乡,收而攻 蕲。——《史记·陈涉世家》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唐·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名词

    (1) 收获;收成

    其能耕者不过百,百亩之收不过百担。——晁错《论贵粟疏》

    (2) 又如:丰收;欠收;颗粒无收

    (3) 收藏品

    燕、 赵之收藏。—— 杜牧《阿房宫赋》

    (4) 收入 。如:收支

    (5) 车箱底部四面的横木,即车轸

    (6) 夏代冠名

    帝尧者…黄收纯衣,彤车乘白马。——《史记·五帝本纪》

    英文翻译

    gather together, collect; harvest

    方言集汇

    ◎ 粤语:sau1
    ◎ 客家话:[东莞腔] siu1 [台湾四县腔] su1 [梅县腔] shu1 shiu1 [陆丰腔] shiu1 [客语拼音字汇] su1 [海陆丰腔] shiu1 [客英字典] shiu1 [沙头角腔] su1 [宝安腔] su1 siu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八尤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式州平聲開口三等sju/sjouɕĭəu
    gōng [gong]
    部首: 217
    笔画: 5
    五笔: ALN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MKS
    四角: 141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力,工声。“工”亦兼表字义,表示用力从事工作。本义:功绩,功业;功劳)

    (2) 同本义

    功,以劳定国也。——《说文》

    国功曰功。——《周礼·司勋》

    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史记·项羽本纪》

    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荀子·劝学》

    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战国策·赵策》

    (3) 又如:功誉(功绩与声誉);功行(功绩与德行);功化(功业与教化);功成名就(建立了功业,才有名声。后指功绩、名声皆得)

    (4) 事情;工作

    嗟我农夫,我稼既同(集中),上(通“尚”,还)入执宫功(室内的事)。——《诗·豳风·七月》

    惟荒度土功。——《书·益稷》

    事求可,功求成。——《庄子·天地》

    (5) 物理学名词。由于力的作用而产生的能的转化 。如:作功;机械功

    (6) 功夫。指技术和技术修养造诣 。如:唱功;练功;基本功;功架;做功;用功;下苦功

    (7) 功德;恩德

    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孟子·梁惠王上》

    (8) 通“工”

    (9) 事

    登是南邦,世执其功。——《诗·大雅·崧高》

    故男不群乐以妨事,女不群乐以妨功。——《晏子春秋·内篇谏上》

    (10) 土木营造之事

    内兴功作,外攘夷狄。——《汉书·食货志上》

    (11) 工程和劳动人力

    陇右取材,功夫不难。——《三国志·魏书·董卓传》

    英文翻译

    achievement, merit, good result

    方言集汇

    ◎ 粤语:gung1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gung1 [梅县腔] gung1 [陆丰腔] gung1 [客英字典] gung1 [东莞腔] gung1 [客语拼音字汇] gung1 [宝安腔] gung1 [海陆丰腔] gung1
    ◎ 潮州话:gong1 (kon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一東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古紅東一平聲開口一等kuŋku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