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撑

zhī chēng [ zhi cheng]
繁体 支撐
注音 ㄓ ㄔㄥ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支撑 zhīchēng

(1) 顶住物体使不倒塌

细长的柱子支撑着有屋脊的屋顶
prop up;sustain;support

(2) 支持局面使不崩溃

支撑危局
prop up

(3) 抵挡;招架

支撑格拒
keep out;ward off

词语解释

  1. 见“ 支撑 ”。

  2. 亦作“ 支撑 ”。顶住,使不倒。

    唐 牛僧孺 《李苏州遗太湖石奇状绝伦因题二十韵奉呈梦得乐天》:“地祇愁垫压,鰲足困支撑。” 宋 苏舜钦 《游山》诗:“竹木互支撑,小阁架险梯。” 清 王夫之 《读四书大全说·论语·先进篇七》:“ 杞 人忧天,而更忧何以支撑耶?” 柔石 《人间杂记》:“他没有帽,也没有鞋袜,两胫圆而有劲,但这时也失去了支撑力了。”

  3. 指用以顶住之物。如:在钢板桩中间加了一道支撑,就牢固多了。

  4. 谓支持局面使不崩溃。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一:“﹝ 杜甫 《洗兵马》诗﹞又云:‘ 张公 一生江海客,身长九尺鬚眉苍;徵起适遇风云会,扶颠始知筹策良。’盖幸其所以支撑世变者尚有人也。” 元 郑光祖 《周公摄政》第一折:“臣虽无能,辅朝廷,寄命叮嚀,密旨亲听;社稷重兴,付能臣支撑。” 杜鹏程 《延安人》三:“ 吕有怀 望着 老黑 、老太太和 小黑子 ,他觉得,就是那些宽阔而坚实的肩膀,支撑着这万里江山。”

  5. 谓勉强维持。

    宋 陆游 《杂题》诗:“山家贫甚亦支撑,时抚桐孙一再行。”《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二:“家业虽破,还好收拾支撑。我与你安心守己过日罢了。” 杜鹏程 《保卫延安》第二章:“四十五天,咱们就接连消灭敌人三个旅。这么,敌人是支撑不长的!”

  6. 抵挡,招架。

    元 无名氏 《气英布》第二折:“激的喒引领大兵,还归旧境,汗似汤浇,怒似雷轰,直抵着二十箇霸王,没的支撑。”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武技》:“各交臂作势,既而支撑格拒, 李 时时蹈僧瑕,僧忽一脚飞掷, 李 已仰跌丈餘。” 鲁迅 《故事新编·起死》:“汉子揪住 庄子 …… 庄子 一面支撑着,一面赶紧从道袍的袖子里摸出警笛来,狂吹了三声。”

引证解释

⒈ 见“支撑”。亦作“支撑”。

⒉ 顶住,使不倒。

唐牛僧孺《李苏州遗太湖石奇状绝伦因题二十韵奉呈梦得乐天》:“地祇愁垫压,鰲足困支撑。”
宋苏舜钦《游山》诗:“竹木互支撑,小阁架险梯。”
清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论语·先进篇七》:“杞人忧天,而更忧何以支撑耶?”
柔石《人间杂记》:“他没有帽,也没有鞋袜,两胫圆而有劲,但这时也失去了支撑力了。”

⒊ 指用以顶住之物。

如:在钢板桩中间加了一道支撑,就牢固多了。

⒋ 谓支持局面使不崩溃。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一:“﹝杜甫《洗兵马》诗﹞又云:‘ 张公一生江海客,身长九尺鬚眉苍;徵起适遇风云会,扶颠始知筹策良。’盖幸其所以支撑世变者尚有人也。”
元郑光祖《周公摄政》第一折:“臣虽无能,辅朝廷,寄命叮嚀,密旨亲听;社稷重兴,付能臣支撑。”
杜鹏程《延安人》三:“吕有怀望着老黑 、老太太和小黑子,他觉得,就是那些宽阔而坚实的肩膀,支撑着这万里江山。”

⒌ 谓勉强维持。

宋陆游《杂题》诗:“山家贫甚亦支撑,时抚桐孙一再行。”
《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二:“家业虽破,还好收拾支撑。我与你安心守己过日罢了。”
杜鹏程《保卫延安》第二章:“四十五天,咱们就接连消灭敌人三个旅。这么,敌人是支撑不长的!”

⒍ 抵挡,招架。

元无名氏《气英布》第二折:“激的喒引领大兵,还归旧境,汗似汤浇,怒似雷轰,直抵着二十箇霸王,没的支撑。”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武技》:“各交臂作势,既而支撑格拒, 李时时蹈僧瑕,僧忽一脚飞掷, 李已仰跌丈餘。”
鲁迅《故事新编·起死》:“汉子揪住庄子 …… 庄子一面支撑着,一面赶紧从道袍的袖子里摸出警笛来,狂吹了三声。”

支撑的国语词典

顶住,使物体不倒塌。

支撑的网络释义

支撑 (汉语词汇)

  • 支撑:[zhī chēng]:1.顶住压力使不倒塌。2.勉强维持。[zhī cheng]:zhī chēng的又音。义同“支撑zhī chēng”。
  • 1、汉语词汇。
  • 2、证券用语。指支撑股票下跌的外力。
  • 支撑造句

    王老师生病了,但仍支撑着给我们上课。
    这份缠绵真挚的爱情,支撑她度过了苦难的后半生。
    幸福要用希望去支撑,要用奉献去完成,要用快乐去回应。
    参天大树挺拔耸立,枝繁叶茂,正是来自于深扎大地的根与干构成的三角形的支撑。所以,根死树必枯。
    妈妈失去了工作,一家人的生活全靠爸爸支撑。
    谁也不知道到底是什么力量在支撑这位老人家,孜孜不倦地为办学校奔波了几十年。
    他少年老成,父亲故去后,店里的事由他独立支撑。
    突然一阵窒息的感觉猛烈地涌上我的心尖,感觉我的周围全是真空,没有一丝一毫的空气,像有人死死的捏住我的鼻子迟迟不肯松手,这感觉让我无法支撑不去。
    伤痛得以释放,心灵才会松绑;内心有所支撑,意志才会坚强。
    只要两小无猜的丽达信赖支撑他。
    想知道一个人是不是真的爱你,就放他走,无论什么理由,无论多久。如果他回来,就代表他是真的爱你;如果他爱上了没有你的生活,那就代表他爱的其实是他自己。有时候,撕心裂肺的痛后,泪水可以洗清你的视线,把不值得的爱,变成支撑自己的动力,你会知道自己要的到底是什么。
    山如脊梁,支撑起一个信念的天堂。
    疾病缠身,家事不和,工作劳累,使他感到心力交瘁,无法支撑了。
    当别人提出一个话题时,别人会用自己的一个观点去支撑它的合理性。
    为了支撑自己的论点,他只好穿凿附会,胡乱引据。
    父亲为了儿女读书,节衣缩食,苦苦支撑。
    在危难中,他成了支撑危局的中流砥柱。
    爱情饮水饱只适合恋爱前期和热恋期,等到恋爱后期就会发现,爱情需要物质来支撑,需要共同努力来维持。爱是幸福的也是痛苦的。
    拉车的感激地说,他家离这儿不远,这就可以支撑着回去了。两位好心的先生,他真不知道怎么感谢他们。
    酒碗很浅,里面的酒也未喝尽,他的眼神却有些迷离起来。上身渐渐开始无规律地摇晃,他只好将两臂紧张地支撑在两侧,尽力保持着身体的平衡。片刻之间,双颊已经绯红,脖子上的青筋更是因为充血而膨胀,如同一条条蠕动的大蚯蚓。

    汉字详情

    zhī [zhi]
    部首: 446
    笔画: 4
    五笔: FCU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JE
    四角: 40407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小篆字形,上面是“竹”的一半,下面是手(又)。《说文》:“从手持半竹。”本义:去枝的竹子)

    (2) 同本义

    支,去竹之枝也。从手持半竹。——《说文》。桂馥义证:“疑作去枝之竹也。”

    (3) 枝条。后作“枝”

    芄兰之支。——《诗·卫风·芄兰》

    支叶茂接。——《汉书》

    以畅其支。——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4) 又如:支调(枝节);支蘖(枝条,旁生树枝);支辅(辅助枝叶)

    (5) 分支

    封弟子功臣自为支辅。——《史记·李斯列传》

    中小支。——《后汉书·吕布传》。注:“谓胡也。即今之戟旁曲支。”

    (6) 复杂整体中的一部分。如:支店;支军,支兵(主力部队以外的军队)

    (7) 支流

    分一支为南江。—— 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不啻小支。——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8) 又如:支川

    (9) 祖宗支系

    文王孙子,本支百世。——《诗·大雅·文王》

    (10) 又如:支胄(支流、宗族的派系分支);支胤(后代子孙);支析(指分家);支别(分支;歧出)

    (11) 支,线及棉纱等的粗细单位

    (12) 地支的简称

    (13) 通“肢”

    而畅于四支。——《易·坤》

    尽其四支动。——《管子·小匡》

    四支不勤。——《淮南子·原道》

    四支僵劲不能动。——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14) 姓

    动词

    (1) 支撑

    诎有右臂支船。——魏学洢 《核舟记》

    (2) 又如:支当(承当);支给着(一条腿抬起压在另一条腿上);支仗(支撑维持);支拽(支撑,维持);支措(支撑筹办)

    (3) 支持;支援;支助 。如:支陪(陪伴);支边;支农;支任(支持得住)

    (4) 支付;领取 。如:支用(支付使用);支帖(支付的凭证)

    (5) 支开,支派

    再看了看左右无人,只得两个小丫头子,便把那两个小丫头子也支使开。——《儿女英雄传》

    (6) 又如:支分(支使;分派);支末(支派之末);支拆(分摊支付)

    (7) 处理;应付 。如:支蒙(安放;支棱);支理(处理;处置)

    (8) 分,分散

    支离分赴。——王逸《鲁灵光殿赋》。注:“分散也。”

    (9) 又如:支破(支付);支放(发放);支动(支出;动用)

    (10) 〈方〉∶支吾搪塞

    我远路而来,却净支我。——《小五义》

    (11) 又如:支饰(支吾掩饰);支对(支吾答对);支调(支吾搪塞)

    (12) 抗拒 。如:支吾(抵拒,抵触);支拄(抵触,抵制)

    量词

    (1) 用于计杆状物品。如:一支笔;一支枪

    (2) 用于计队伍等。如:一支军队;一支文化队伍

    (3) 用于计歌曲、乐曲等。如:一支歌;两支乐曲

    (4) 用于计电灯的光度,即电的功率的瓦数。如:25支光的灯泡

    英文翻译

    disperse, pay; support; branch

    方言集汇

    ◎ 粤语:zi1
    ◎ 客家话:[梅县腔] tje1 [沙头角腔] zi1 [客语拼音字汇] zi1 [台湾四县腔] zih1 gi1 [客英字典] zhi1 [宝安腔] zi1 [东莞腔] zi1 [海陆丰腔] zhi1 gi1 [陆丰腔] zhi1
    ◎ 潮州话:zin1 (chiⁿ) gi1 (ki)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五支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章移支A開平聲開口三等支Atɕĭecje/tje
    chēng [cheng]
    部首: 330
    笔画: 15
    五笔: RIPR
    五行:
    仓颉: QFBQ
    四角: 59052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掌声。本义:支撑,支持)

    (2) 同本义

    天津流水波赤血,白骨相撑如乱麻。——李白《扶风豪士歌》

    (3) 又如:用两手撑着下巴;撑扶(支撑扶持);撑天拄地(喻顶天立地)

    (4) 用篙抵住河底使船行进 。如:撑突(驾船突进);撑驾(点篙行船);撑驾夫(船父)

    (5) 维持,保持

    他死活也得把这个门面撑着

    两场球下来,他恐怕撑不住了

    (6) 又如:撑场面;撑持

    (7) 抢 。如:撑窝儿(抢地盘)

    (8) 积攒;购买

    我儿花衣裳、头面,多末勿算多,撑得来也勿容易。——《海上孽梅花》

    (9) 顶嘴,争辩 。如:撑对(对抗);撑嘴(使人张口说不出);撑硬船儿(硬碰硬,不肯迁就)

    (10) 张开 。如:撑舌(张舌不下);撑目(睁大眼睛)

    形容词

    (1) 过度饱满,充填使饱满 。如:有点撑

    (2) 美丽 。如:撑达(漂亮;出色)

    名词

    ∶撑臂 。如:角撑。也指支拄物。如:给草堆打个撑

    英文翻译

    prop up, support; brace

    方言集汇

    ◎ 粤语:caang1
    ◎ 客家话:[梅县腔] cang5 [海陆丰腔] cang5 cang1 [客英字典] cang1 [沙头角腔] ciang5 [台湾四县腔] cang5 cang1 [东莞腔] cang1 [宝安腔] cang5 cang1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