攫掇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传说为 黄帝 时动作敏捷的人。
《淮南子·修务训》:“使未尝鼓瑟者,虽有 离朱 之明, 攫掇 之捷,犹不能屈伸其指。” 高诱 注:“ 攫掇 ,亦 黄帝 时捷疾者也。”《淮南子·人间训》作“捷剟”。
引证解释
⒈ 传说为黄帝时动作敏捷的人。《淮南子·人间训》作“捷剟”。
引《淮南子·修务训》:“使未尝鼓瑟者,虽有离朱之明, 攫掇之捷,犹不能屈伸其指。”
高诱注:“攫掇,亦黄帝时捷疾者也。”
攫掇的网络释义
攫掇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矍(
)声。本义:鸟用爪迅速抓取)(2) 同本义
攫,执也。——《说文》
鸷虫攫搏。——《礼记·儒行》
盗跖弗攫。——《史记·李斯传》。索隐:“凡鸟翼击物曰搏,足取曰攫。”
鸟攫其肉。——《汉书·黄霸传》
(3) 又如:攫取(抓取;拿取);攫捷(抓取;猎获);攫啄(以爪抓取,以嘴啄食);攫搏(鸟兽以爪翅猎物);攫噬(抓取而吞噬)
(4) 夺取
备兽触攫。——《周礼·兽人》注
乳犬攫虎。——《公羊传·庄公十二年》
左手攫之,而右手废。——《庄子·让王》
(5) 又如:攫攘(争夺);攫窃(窃夺);攫昼(白昼抢劫);攫盗(盗取,窃取)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zod5 [海陆丰腔] kiok7 [客英字典] kiok7 [宝安腔] giok7 kiok7 [梅县腔] kiok7 [台湾四县腔] kiok7
◎ 潮州话:kiag4 (khiak)「潮州」kiêg4 (khiek 旧时:khiet)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罗马字 |
玃 | 居縛 | 見 | 藥合 | 入聲 | 藥 | 合口三等 | 宕 | 陽 | kyak/kvak |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本义:拾取)
(2) 同本义
掇,拾取也。——《说文》
患至掇也。——《易·讼》
承蜩犹掇之也。——《庄子·达生》
览取挢掇。——《淮南子·要略》
成益惊喜,掇置笼中。——《聊斋志异·促织》
(3) 又如:掇撷(采摘,拾取);掇桂(折桂);掇蜂(喻离间骨肉)
(4) 挪;搬取
旁边只有一块大石头,掇将过来告了门。——《水浒传》
(5) 又如:掇盆;掇床
(6) 选取
但二月草已芽,八月苗未枯,采掇者易辨识耳。——宋· 沈括《梦溪笔谈·采草药》
凡所著述五十八篇,掇其切于世事者著于传云。——《汉书·贾谊传》
(7) 又如:掇采(选取,搜集);掇录(选录)
(8) 得到 。如:掇青拾紫(获得高官厚禄);掇醍(受教而觉悟)
(9) 端
且向店里掇条凳子,坐了两个时辰。——《水浒传》
(10) 又如:掇臀捧屁(掇:端、捧之意。形容诌媚者的丑态)
(11) 考取 。如:掇芹(考取秀才)
(12) 哄骗 。如:掇赚(哄骗;诱诓);掇骗(哄骗);掇送(劝诱)
(13) 掉转 。如:掇转(掉转;扭转)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dod5 [台湾四县腔] dot7 dok7 [客英字典] dot7 [沙头角腔] dot7 [梅县腔] dot7 [海陆丰腔] dot7 dok7 [宝安腔] dot7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掇 | 丁括 | 端 | 末 | 入聲 | 曷 | 合口一等 | 山 | 桓 | tuɑt | tua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