攓撅

qiān juē [ qian jue]
注音 ㄑ一ㄢ ㄐㄩㄝ

词语释义

脱下衣服作工。

词语解释

  1. 脱下衣服作工。

  2. 犹谋取。

    清 梅曾亮 《<太乙舟山房文集>序》:“浩浩然随流平进,而不攓撅於升降也。”

引证解释

⒈ 脱下衣服作工。

⒉ 犹谋取。

清梅曾亮《<太乙舟山房文集>序》:“浩浩然随流平进,而不攓撅於升降也。”

汉字详情

qiān [qian]
部首: 330
笔画: 20
五笔: RPFH
仓颉: QJTO
四角: 53081

宋本广韵

juē,jué [jue]
部首: 330
笔画: 15
五笔: RDUW
五行:
仓颉: QMTO
四角: 51082

详细解释

动词

(1) 用手把东西拨在一起

撅,以手有所杷也。——《说文》

(2) 拔起

不涉不撅。——《礼记·内则》

草木根荄浅,未必撅也。飘风兴,暴雨坠,则撅必先矣。——《韩诗外传》

(3) 翘起,向上翘起 。如:撅丁(旧时妓院中的男帮工);撅着小嘴;撅着尾巴

(4) 断裂,折断 。如:撅笔(折毛之笔,秃筆);撅树枝

(5) 击,击败 。如:撅皇城,挝怨鼓(到皇城去击鼓鸣冤。犹言告御状);撅撒(败露)

形容词

倔强,彆拗 。如:撅巴(硬)

英文翻译

protrude; snap, break; dig

方言集汇

◎ 粤语:kyut3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kiet7 (kiet8) [客英字典] ket7 kiet7 [海陆丰腔] kiet7 (kiet8) [梅县腔] kiet7
◎ 潮州话:kiag4 (khiak)「潮州」kiêg4 (khiek 旧时:khiet)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十月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居月月合入聲合口三等kĭuətkyat/kv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