擀毡

gǎn zhān [ gan zhan]
注音 ㄍㄢˇ ㄓㄢ

词语释义

擀毡 gǎnzhān

(1) 用羊毛、驼毛等擀制成毡子

felt

(2) 蓬松的绒毛、头发等结成片状

皮袄擀毡了
be dishevelled as felt

(3) 也作“赶毡”

词语解释

词语简介

(1) [felt]∶用羊毛、驼毛等擀制成毡子
(2) [be dishevelled as felt]∶蓬松的绒毛、头发等结成片状
皮袄擀毡了
(3) 也作“赶毡”

擀毡的网络释义

擀毡

  • 擀毡这一工艺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过去,擀毡匠备受人们尊重。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很多人从窑洞里搬了出来,不再留恋土炕了,毡也就随之悄然退出了人们的生活,擀毡匠也越来越少。随着老一辈擀毡艺人的慢慢老去,擀毡这一非物质文化也正面临着消失的危险。
  • 擀毡造句

    “梦回毡包”擀毡技艺展示重拾蒙古族传统技艺。
    现在,有好多年轻人说起“毡子”不知道是什么东西,说起“擀毡”就更不知道是在干什么了。
    当时,擀毡匠是受人尊崇的职业,拜师学艺的人很多,但如今坚守的人已经少之甚少,大多都已转行。
    不管是擀毡、木匠还是扎纸活儿、做厨师,只要在旁边看过一遍,王起春便能有模有样地做出来。
    捻线技术曾经是哈萨克族每个女子必须学会的技艺,因为在长期的游牧生活中,很多生活的缝缝补补都得靠自己,于是就有捻线、擀毡等。
    这种绵羊虽然耐高寒、耐粗饲、能登山越岭,但羊毛只能搓绳擀毡并且产量很低,无法纺织成高档次的毛料制品。
    老吴忠擀毡坊的记忆,吴忠。
    在众多的彝族文献中,贵州毕节境内的未定民族蔡家人彝语名称为“阿武那”,阿武那一支在彝族古乌撒部境内从事专业的擀毡职业。
    在禾木、白哈巴和喀纳斯村里,秋天正是擀毡的时候,几家的妇女一起将羊毛堆成高高的小山,拿着木棍,一边敲打一边说笑。
    头发都擀毡喽,虱子都爬出脖儿了,人咋瘦成了刀螂吔,遭老鼻子罪了吧?
    赋闲的时候,白马人亲手酿制咂酒、捻麻纺线,擀毡织布,过着一种自给自足的原始生活。
    当时紫泥泉多数是土种哈萨克羊,耐高寒、善攀岩,但是个头小、毛粗色杂,只能捻绳擀毡。
    陈永贵之前的大寨村,最风光的是因到河北擀毡而发家致富的贾春元、贾泰元、贾登元三兄弟。
    毡匠擀毡工具有弹毛弓、弹毛台、尺杆、竹条、竹帘子、撒杖、铁钩、木手掌,毡帽模子、毡靴模子、毡袜模子。
    如今毡匠们没了饭碗,擀毡手艺几近失传。
    少数民族的纺织、鞣皮、擀毡等工艺,有着悠久的历史。

    汉字详情

    gǎn [gan]
    部首: 330
    笔画: 16
    五笔: RFJF
    五行:
    仓颉: QJJJ
    四角: 58041

    详细解释

    动词

    (1) 用棍棒碾轧 。如:擀面;擀毡子

    (2) 〈方〉∶来回细擦 。如:先用水擦净玻璃,然后再擀一下

    英文翻译

    roll flat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英字典] hon5 gon5 gon3 [台湾四县腔] gon5 [梅县腔] gon5 [东莞腔] gon3 [海陆丰腔] gon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二十三旱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古旱上聲開口一等kanx/kaankɑn
    zhān [zhan]
    部首: 419
    笔画: 9
    五笔: TFNK
    五行:
    仓颉: HUYR
    四角: 21716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毛,占声。本义:加工羊毛或其他动物毛而成的块片状材料) 同本义

    氈,撚毛也。——《说文》

    共其毳毛为毡,以待邦事。——《周礼·天官·掌皮》

    (2) 又如:毡单(毡垫);毡布(指毛织成的布);毡车(以毛毡为篷的车子);毡衫(毡制的衣衫);毡屋(即毡帐);毡席(毡制的铺垫用具);毡帽(毡制的帽子);毡毯(毛毡制成的毯子)

    英文翻译

    felt; rug, carpet

    方言集汇

    ◎ 粤语:zin1

    宋本广韵

    擀毡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