撷取

xié qǔ [ xie qu]
繁体 擷取
注音 ㄒ一ㄝˊ ㄑㄨˇ

词语释义

撷取 xiéqǔ

(1) 采取;选取

撷取精华
pick

词语解释

  1. 采取,摘取。

    魏巍 《战斗在汉江南岸》:“这并不像某些人所想的,我们的胜利像在花园里、原野上随手撷取一束花草那么容易。” 秦牧 《语林采英·论警语》:“我们撷取警语的地方决不仅仅限于革命家、哲学家、作家的著作。”

引证解释

⒈ 采取,摘取。

魏巍《战斗在汉江南岸》:“这并不像某些人所想的,我们的胜利像在花园里、原野上随手撷取一束花草那么容易。”
秦牧《语林采英·论警语》:“我们撷取警语的地方决不仅仅限于革命家、哲学家、作家的著作。”

撷取的国语词典

采取。

如:「请勿随便撷取花木。」

撷取的网络释义

撷取

  • 撷取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xié qǔ,为采择精华之意。语出宋·陆游《东篱记》放翁日婆娑其间,掇其香以嗅,撷其颖以玩。
  • 撷取造句

    你不需要喜欢的工具,大部分都是家庭的各种标准,但一台锯需要撷取几板的宽度。
    十年踪迹走红尘,回首青山入梦频。紫绶纵容争及睡,朱门虽富不如贫。愁闻剑畿扶危主,闷听笙歌聒醉人。撷取旧书归旧隐,野花啼鸟一般春。陈抟 
    一片冰心在玉壶,最是关爱在处暑,采把珠穆朗玛雪,铺成真诚问候路,撷取北极一洼泉,容满情谊和祝福,只愿开心常相伴,清凉度暑快意足。祝处暑快乐!
    撷取明月的柔情一缕,传递问候的真纯;招揽桂花的芬芳一片,表达思念的浓烈;拥来飘逸的白云一朵,寄托快乐的祝福。立秋到了,愿你在快乐中度过立秋。
    中继资料是藉由定义储存和撷取型别资讯的统一机制,来达成语言互通性。
    例如,在整理资料或排定约会时间表方面,可能一套令旁人觉得错综复杂的系统,但是他们就是能够很有效率地撷取所需要的资料,并且维持小礼拜室全局的状态。
    黄色以及他身上一种特殊的图纹,其图纹特点在于有对称性,本研究主要是撷取黄带箭毒蛙身上的元素再与自己的创意结合于创意纺织品。
    在另一方面,我们改善了高杂讯影像分割时轮廓撷取的正确性。
    真心像皎皎明月般让人回味悠长,幸福如阵阵花香般令人痴迷沉醉,撷取片片月光,采摘朵朵花瓣,送给你,愿你在这个举国欢庆的日子里快乐幸福!
    传回程式码运算式,其中包含从应用程式组态档中撷取连接字串时所需的原始程式码。
    首府如何在全疆率先实现“小康梦”,需要你们去撷取主弦律中的精彩乐章,用笔、话筒和镜头去一一展现。
    开学啦!开学啦!背上书包向着校园出发,那是快乐幸福的家。朋友见你总是笑哈哈,一起游戏快乐玩耍,老师为你把关爱洒,帮你撷取知识的浪花。愿你迎着美丽的朝霞,快乐入校!
    绕着幸福的公园散步,撷取自在的芬芳;围着快乐的大道锻炼,收获健康的因子;对着挺拔的青山放歌,奏响活力的节拍。全民健身日到了,快来运动吧,让健康永驻身旁。
    同时在大棚内搭起照相架,以便更好地撷取发掘资料。
    在规则撷取过程中,可以检算出多馀无效的隐藏层神经元。这些神经元可以迳行删除且不会影响类神经网路的原始功能。
    紫气东来盈门楣,万象更新瑞雪飞。腊梅绽笑傲寒霜,骏马踏雪一片香。撷取春色入心扉,化作祝福送君旁。迎来送往皆吉祥,万事顺利身体康。春节快乐!
    圣经并不说谎,或者有误,它的道理是绝对和不可侵犯的真理。我只能说,圣经无误,但有些解经学家和解释的人在许多地方时有误解。当他们往往只是撷取文字表面意义时,有些错误就显得非常严重。
    最大的威胁,已经被他一手扼杀,现在可以无所忌讳的撷取战果。
    撷取了最富有典型意义的形象,可谓一以当十。
    清明时节雨绵绵,撑伞雨中把步散。笑看桃花绽欢颜,撷取芬芳入心田。眺望远山心放宽,实现梦想不遥远。雨声滴答来相伴,愿友清明乐无边。

    汉字详情

    xié [xie]
    部首: 330
    笔画: 15
    五笔: RFKM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QGRO
    四角: 51082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颉( xié)声。本义:采摘)

    (2) 同本义

    放翁日婆娑其间,掇其香以嗅,撷其颖以玩。—— 宋· 陆游《东篱记》

    (3) 又如:撷了泮芹(考中;入学);撷芳(采摘花草);撷取精华

    (4) 同“襭”。把衣襟掖在腰带上以兜东西

    英文翻译

    pick up, gather up; hold in lap

    方言集汇

    ◎ 粤语:git3 kit3
    ◎ 潮州话:kiag4 (khiak)「潮州」kiêg4 (khiek 旧时:khiet)

    宋本广韵

    [qu]
    部首: 228
    笔画: 8
    五笔: BC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SJE
    四角: 17440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又,从耳。甲骨文字形。左边是耳朵,右边是手(又),合起来表示用手割耳朵。古代作战,以割取敌人尸体首级或左耳以计数献功。本义:割下左耳)

    (2) 同本义

    取,捕取也。——《说文》

    大兽公之,小禽私之,获者取左耳。——《周礼》

    且今之勍者,皆吾敌也,虽及胡者,获则取之,何有于二毛?——《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取吴元济。——《资治通鉴·唐纪》

    (3) 斩获敌人的首级为取

    恨君不取契丹首,金甲牙旗归故乡。—— 宋· 苏轼《阳关词》

    (4) 拿

    取数斗归。——三国魏· 邯郸淳《笑林》

    对面取人物。

    取一葫芦。——宋· 欧阳修《归田录》

    取器械。——明· 崔铣《洹词·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5) 又如:从架上取书;从巢里取蛋;取受(拿取和收受);取则(取作准则,规范或榜样);取将(拿取)

    (6) 通“娶”。娶妻

    取妻如之何?——《诗·齐风·南山》

    君取于吴,为同姓。——《论语·述而》

    勿用取女。——《易·蒙》

    可以冠子取妻。——《礼记·杂记》

    昭公取于 吴。——《左传·哀公十二年》

    终老不复取。——《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还必相迎取。

    我近来取得一个老小,清河县人。——《水浒传》

    (7) 又如:取女(娶妻);取亲(娶妻);取室(娶妻)

    (8) 选取;选拔

    深思而慎取。——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人取之。——明· 刘基《卖柑者言》

    舍体而取面。——蔡元培《图画》

    (9) 又如:取路(上路);取戏(采取游戏态度);取义(选择正义,就义而死);取人(选择人);取友(选取朋友);取途(选取经由的道路);取象(取某种事物之征象)

    (10) 招致

    谗毁竟自取。——唐· 杜甫《上水遣怀》

    (11) 又如:取罪(自我罪责);取讥(招致讥讽);取毙(招致丧身);取醉(喝酒致醉)

    (12) 得到;取得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诗·魏风·伐檀》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钻燧取火。——《韩非子·五蠹》

    文能取胜。——《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于人也奚取焉。——唐· 韩愈《朱文昌校昌黎·先生集》

    召闹取怒。——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13) 又如:取事(取得成就事功的机会;行事);取讨(讨取;索取);取和儿(取了和气。和睦相处);取真气(摄取天地间元气);取觅(收入;获得);取供(讨取口供)

    (14) 博取 。如:取选(求取功名;应试);取应(应举;参加科举考试);取誉(博取称赞或好名声);取宠(博取别人的喜爱,称赞)

    (15) 攻取,夺取

    必取宋。——《墨子·公输》

    取阳晋。——《史记·廉颇蔺相列传》

    (16) 通“聚”。

    (17) 会合,集合

    郑国多盗,取人于萑苻泽。——《左传·昭公二十年》

    (18) 积畜

    而利取分寡。——《晏子春秋·外篇重而异者》

    (19) 通“趋”。

    (20) 跑,疾走

    王良御之,则日取乎千里。——《韩非子·难势》

    上高堂,行取殿下堂,孤儿泪下如雨。——《古乐府》

    (21) 趋向

    两者合而天下取。——《荀子·王霸》

    夸主以为高,异取以为高。——《史记·秦始皇本纪》

    副词

    表示范围,相当于“才”、“仅”

    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孟子·尽心上》

    助词

    表示动态,相当于“得”、“着”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英文翻译

    take, receive, obtain; select

    方言集汇

    ◎ 粤语:ceoi2
    ◎ 客家话:[海陆丰腔] ci3 [宝安腔] ci3 [沙头角腔] ci3 [东莞腔] ci3 [梅县腔] ci3 [台湾四县腔] ci3 [客英字典] ci3 [客语拼音字汇] qi3 [陆丰腔] ci3
    ◎ 潮州话:cu2 (tshú)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九麌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七庾上聲合口三等chyox/ciuutsʰĭ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