撞末

zhuàng mò [ zhuang mo]
注音 ㄓㄨㄤˋ ㄇㄛˋ

词语释义

爬杆。杂技的一种。

词语解释

  1. 爬杆。杂技的一种。

    清 钱谦益 《徐武静生日赋赠八百字》诗:“身世双藩笼,乾坤百戏场。拔河羣作队,蹀堶巧相当。 粤 祝刀头沸,侲僮撞末忙。”

引证解释

⒈ 爬杆。杂技的一种。 清钱谦益《徐武静生日赋赠八百字》诗:“身世双藩笼,乾坤百戏场。拔河羣作队,蹀堶巧相当。

粤祝刀头沸,侲僮撞末忙。”

撞末的网络释义

撞末

  • 撞末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思是杂技的一种。
  • 汉字详情

    zhuàng [zhuang]
    部首: 330
    笔画: 15
    五笔: RUJF
    五行:
    仓颉: QYTG
    四角: 50015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童声。本义:撞击)

    (2) 同本义

    撞,丮捣也。——《说文》。字亦作揰,作摐。

    善待问者如撞钟。——《礼记·学记》。犹击也。

    摐金鼓。——司马相如《子虚赋》

    撞洪钟。——张衡《东京赋》

    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史记·项羽本纪》

    (3) 又

    樊哙侧其盾以撞。

    东野不回头,有如寸莛撞巨钟。—— 韩愈《醉留东野》

    便将头往隔断板上乱撞,撞的披头散发。——《红楼梦》

    (4) 又如:撞跌(撞头跺脚);撞木(敲击钟磬之木);撞舂(撞击;冲击);撞筵(撞钟的木枝)

    (5) 遇上,碰到

    我待要赶时,不想撞着哥哥贺知章。—— 乔吉《金钱记》

    今日清明佳节,出门闪步一回,却好撞着风雨。——《长生殿》

    麴义引军直冲到后军,正撞着 赵云。——《全图绣像三国演义》

    (6) 又如:撞见;撞客;撞遇(碰见);撞破(撞见败露)

    (7) 诈骗 。如:撞钟太岁(招谣撞骗者);撞吓(诈骗);撞蠓子(撞骗)

    (8) 栽,跌

    扑通的撞下马来。——《水浒全传》

    (9) 闯,猛冲或突然直下

    山背后撞出一彪人马。——《水浒全传》

    (10) 又如:撞尸(骂人话。指东跑西荡);撞祸(闯祸;惹祸)

    英文翻译

    knock against, bump into, collide

    方言集汇

    ◎ 粤语:cong4 zong6
    ◎ 客家话:[东莞腔] cong5 [客语拼音字汇] cong4 [宝安腔] cong3 [客英字典] cong5 [沙头角腔] cong5 [梅县腔] cong5 [台湾四县腔] cong5 cong1 [海陆丰腔] cong6 cong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四江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宅江平聲開口二等drung/deongɖʰɔŋ
    [mo]
    部首: 420
    笔画: 5
    五笔: GSI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DJ
    四角: 50900

    详细解释

    名词

    (1) (指事。金文字形。“木”上加一点,指明树木末梢所在处。本义:树梢)

    (2) 同本义

    末,木上曰末。——《说文》

    不揣其本,而齐其末。——《孟子》

    末有十日,其华照下地。——《淮南子·地形》

    末大必折。——《左传·哀公十一年》

    (3) 又如:末大(树木枝端粗大。喻部属势力强大);末大必折(树木枝端粗大,必折其干。喻下属权重,危及上级);末杪(末尾);末梢(末尾;最后)

    (4) 泛指物的末端、末尾

    元首末要。——《周书·武顺》

    风淫末疾。——《左传·昭公元年》。注:“四肢也。”

    明足以察秋毫之末。——《孟子·梁惠王上》

    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非特其末见而已。

    强弩之末。——《资治通鉴》

    左手执卷末。——明· 魏学洢《核舟记》

    (5) 又如:末大不掉(犹尾大不掉。比喻部属势力强大,难以驾驭);末岁(岁末);末冬(冬末);末秋(秋末);末春(春末)

    (6) 古代称农为本,反本为末,即工商业

    末技游食之民。——汉· 贾谊《论积贮疏》。注:(末伎。古指工商业不值得重视的技能,游食,不劳而食)

    (7) 又如:末民(古称从事工商业的人);末产(手工业、商业);末作(古代指工商业);末利(古代指工商业);末生(末业。指工商业)

    (8) 传统戏曲角色名。主要扮演中年男子

    杂剧有正末、副末之名。——焦循《剧说》

    (9) 末期;晚年

    武王末受命。——《礼记·中庸》

    申末酉初。——《广东军务记》

    崇祯末。—— 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10) 又如:末尾三梢(收场,结局);物有本末,事有终始;他三月末回来;末限(最后期限);末垂(最后的时日)

    (11) 细的粉末

    丝末。——《荀子·礼论》

    (12) 又如:茶叶末;粉笔末;面色末;药末

    (13) 蓋在车轼上遮蔽风尘的帷席

    寝兕、持虎、蛟韅、丝末、弥龙,所以养威也。——《荀子·礼论》

    (14) 姓

    形容词

    (1) 卑微

    志末也。——《后汉书·象上传》

    (2) 又如:末志(卑微的志向);末臣(地位低贱之臣);末官(卑小的官);末陋(卑微鄙陋);末位(卑微的职位);末皂(卑贱的隶役);末品(卑官)

    (3) 低级

    末流。——《后汉书·班彪传》。注:“犹下流也。”

    (4) 又如:末弁(低级武官);末列(犹下位。多用作谦词);末底(最底下);末俗(末世的习俗,低下的习俗)

    (5) 微不足道

    末之卜也。——《礼记·檀弓》。注:“微也。”

    (6) 又如:末事(微不足道的小事);末行(微不足道的行为);末用(无足轻重之物);末务(小事,无关紧要的事);末务(小事,无关紧要的事)

    (7) 细,小

    浅智之所争,则末矣。——《吕氏春秋·精喻》

    (8) 又如:末务(小事,无关紧要的事);末操(小节);末派(水的支流或下游)

    (9) 肤浅

    末学肤受。——张衡《东京赋》

    (10) 又如:末学(浅薄的学者;肤浅无本之学);末议(谦称自己的议论或意见);末说(肤浅无本之说)

    (11) 非根本,次要 。如:末务(非根本的事。世俗琐事);末法(不能治本的法术)

    动词

    通“瀎”。抹拭

    三数叔鱼之恶,不为末减。——《左传·昭公十四年》

    英文翻译

    final, last, end; insignificant

    方言集汇

    ◎ 粤语:mut6
    ◎ 客家话:[梅县腔] mat8 [海陆丰腔] mat8 [客英字典] mat8 [台湾四县腔] mat8 [东莞腔] mat7 [宝安腔] mat8 [客语拼音字汇] mad6 [沙头角腔] mat8 [陆丰腔] mat8
    ◎ 潮州话:muag8(miâk) [潮州]muêg8(muêk) , bhuah8(buâh)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十三末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莫撥入聲合口一等muɑtmu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