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方言,着急。
《醒世姻缘传》第七七回回目:“馋小厮争嘴唆人,风老婆撒极上吊。”《醒世姻缘传》第八九回:“原来如此。这怎么怪的 狄大嫂 撒极。请 狄大嫂 进我家坐,我替 狄大嫂 磕头陪礼。”
引证解释
⒈ 方言,着急。
引《醒世姻缘传》第七七回回目:“馋小厮争嘴唆人,风老婆撒极上吊。”
《醒世姻缘传》第八九回:“原来如此。这怎么怪的狄大嫂撒极。请狄大嫂进我家坐,我替狄大嫂磕头陪礼。”
撒极的国语词典
著急。
撒极的网络释义
撒极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sā
动词
(1) 抛开;放开
说着先就撒马前去。——《红楼梦》
(2) 又如:撒开(张开,放开;撇开,散开);撒口(放松口气);撒开鸭子(放开腿脚);撒步(放开脚步);撒鸭子(放开脚步快走);撒花开顶(头破血流);撒嘴(松开口);撒脱(洒脱);撒撇(撒开;回避)
(3) 松动;脱落 。如:大秋一过,我们就把牛、羊、猪都撒了,让它们自己去找食
(4) 放;排泄
只在佛殿后撒尿撒屎。——《水浒全传》
(5) 又如:撒溲(小便);小孩把尿撒得到处都是
(6) 耍;故意施展、表现。如:撒风(做出疯癫放纵的样子);撒科(打诨;打趣);撒拗(撒赖);撒沁(信口胡说,寻开心);撒顽(撒野,耍闹;撒赖);撒吞(装聋作哑,装傻);撒诈捣虚(虚诈欺人);撒极(撒泼)
(7) 甩开,舍弃 。如:撒拉溜侈(糟踏浪费);撒星(四散;星散);撒决(决裂);撒放(丢放);撒漫(抛弃;断送)
(8) 摆放 。如:撒大躺线儿(放长线;作长远规划)
(9) 塞;系
那孙大圣早已知二魔化在葫芦里面,却将他紧紧拴扣停当,撒在腰间。——《西游记》
(10) 弯着
和尚见他的兵器被人吃住了,咬住牙,撒着腰,往后一拽。——《儿女英雄传》
(11) 结成
你也见过一个千金小姐和强盗撒对儿的么?——《儿女英雄传》
(12) 离 。如:撒开(脱身);撒决(决裂)
(13) 姓
(14) 另见
sǎ
动词
(1) (形声。从手,散声。字本从米,殺声。本义:散布)
(2) 同本义
撒,散之也。——《集韵》
星如撒沙出。——韩愈《月蚀诗效玉川子作》
(3) 又如:撒帐(旧婚俗。夫妻对拜后即坐于床上,由专人撒金钱、瓜子和红枣,表示多子多孙);撒漫(大手大脚,大方);撒泼(抛撒;撒落);撒枯(散布干肥);撒星(散布的火星)
(4) 散落,洒下 。如:撒花(织物上的碎花图案;讨索或抢劫得来的钱财);撒和(撒货。给牲口喂草料;以饮食款待人;评定;游荡)
(5) 只把脚尖伸进鞋内,拖着走 。如:撒拉(把鞋后帮踩在脚后跟下);撒鞋(拖鞋)
(6) 插;塞进
那呆子把钉钯撒在腰里。——《西游记》
(7)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sat7 sot7 [客英字典] sat7 sot7 [陆丰腔] sat8 [客语拼音字汇] sa3 vai4 ve4 [宝安腔] sat7 [海陆丰腔] sat7 [沙头角腔] sot7 [东莞腔] sat7 [台湾四县腔] sat7
◎ 潮州话:sag4 sa3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躠 | 桑割 | 心 | 曷 | 入聲 | 曷 | 開口一等 | 寒 | 山 | sat | sɑt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木,亟声。本义:房屋的正梁)
(2) 同本义
極,栋也。——《说文》。按,在屋之正中至高处。
万载宫极。——《汉书·天文志》
有夫妻臣妾登极。——《庄子·则阳》。司马注:“屋栋也。”
茂初在 广汉,梦坐大殿,极上有三穗禾, 茂跳取之,得其中穗,辄复失之。——《后汉书·蔡茂传》
(3) 最高的地位
今以三寸之舌,为帝者师,封万户,位列侯,此布衣之极,于良足矣。——《史记·留侯世家》
(4) 又如:极峰(最高层的官员)
(5) 特指君位
建用皇极。——《书·洪范》
(6) 又如:登极(登君位)
(7) 顶点,最高处;最高最远的处所
不知便可登峰造极不?——《世说新语·文学》
屋极有窗。——清· 方苞《狱中杂记》
(8) 又如:登峰造极;极巅(山顶端);极至(极度,极顶。顶点);极峰(最高层的官员)
(9) 尽头;极限
何使我至于此极也!(极,指最痛苦的地步。)——《孟子·梁惠王上》
至治之极。——《史记·货殖列传》
(10) 又如:极地(绝处);极界(界限);极际(边际,尽头);极尽(终点,尽头);极则必反(事物发展到极端,就会向相反的方面转化)
(11) 地球的南北两端 。如:极流(从地球南北极移向赤道的潮流);极光;极冠。又指磁体的两端;电源或电器上电流的输入输出端。如:南极;北极;正极;负极
(12) 北极星
譬众星之环极。——张衡《西京赋》
(13) 又如:极枢(指北极星和天枢星)
(14) 最高准则、标准
莫匪尔极。——《诗·周颂·思文》
立名者,行之极也。——司马迁《报任安书》
副词
(1) 最,非常,狠,满
初极狭。——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极为神速。——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备极欢洽。——《广东军务记》
极盛于十六世纪。——蔡元培《图画》
(2) 又如:极荷(深深承蒙);极通(很对);极打(狠打,痛打)
动词
(1) 至,到达
意有所极,梦亦同趣。——柳宗元《永州八记》
(2) 极天际地(直达天边,遍及大地。形容广大无边);极天爬地(用尽一切办法);极明(直至天明);极格(及格。达到标准);极海(至海);极晨(直到次日清晨)
(3) 穷尽,竭尽
平原远而极目兮。——王粲《登楼赋》
不得极夫游之乐。(极,使尽,使动用法。夫,指示代词,那。)——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南极潇湘。—— 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极力为之。——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4) 极情尽致(感情充沛,神态逼真);极望(尽目所见,放眼远望);极言(尽言无余);极目(穷尽目力,眺望远方)
(5) 深探,穷究 。如:极本穷源(彻底地推究本源);极问(追根问底);极深研几(探讨研究事物的深奥隐微之处)
(6) 通“殛”。惩罚,诛杀
子之罪大极重。——《庄子·盗跖》。《尔雅·释言》:殛,诛也。言罪大而诛重也。极、殛古字通。
故至治之国,有赏罚,而无喜怒,故圣人极。——《韩非子·用人》
(7) 又如:极法(极刑。死刑;重刑)
(8) 到达极点
感极而悲者矣。——范仲淹《岳阳楼记》
所得表众,亦极七八万耳。(极,至多,最多,动词状语。)——《资治通鉴》
形容词
(1) 最高的、最远的,达到极点的
地势极而南溟深。——王勃《滕王阁赋》
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司马迁《报任安书》
极天云一线。——清· 姚鼐《登泰山记》
(2) 又如:极塞(遥远荒僻的边塞地区);极处(极高、极远之处);极路(非常遥远的路);极源(远源)。如:极口(满口);极仄(很险的诗韵);极色(黑白两色。白色明度最高,黑色最低,均为无彩色,正好处于两个极端,故称)
(3) 通“亟”。
(4) 急速
予不敢不极卒宁王图事。——《书·大诰》
队有急,极发其近者往佐。——《墨子·杂守》
诸侯假之威久而不知极已者殆。——《管子·枢言》
无羽无翼,反复甚极。——《荀子·赋篇》
(5) 又如:极走(急促地奔跑);极言(急忙告诉);极卒(尽快完成)
(6) 着急 。如:极头么花(极头麻花。形容干着急没办法);极切(急切,迫切);极躁(着急)
(7) 儆戒 。如:极戒(儆戒)
(8) 屡次,一再
以极聘于诸侯。——《管子·小匡》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衱 | 其輒 | 羣 | 葉B | 入聲 | 葉 | 開口三等 | 咸 | 鹽B | gʰĭɛp | giep/gye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