摺纸

zhé zhǐ [zhe zhi]

词语释义

儿童手工之一,以纸折成各种物体的形状。

摺纸造句

这摺纸花瓶,花盆,是一个正方形摺纸花瓶折叠使用一个正方形表的一纸。
还有我奶奶的手和她的皮肤…看上去像摺纸一样。
摺纸服务要完成客户多样化的摺纸要求,不是件容易的事!
纸材所发展出的剪纸、摺纸等艺术带有浓厚的人文气息,在未来全球化的趋势之下,惟有发展出自身独有之风格才能与各个国家竞争!
摺纸手工艺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民间艺术。
它们不需要蛋白质监工的干涉,这些影印纸并不是被动的信息,反而像是有灵性的摺纸,能够决定自己的命运。
李昌兴老师与姚赛金老师,在教会及孟尝长期护理中心,教授摺纸手工艺课程,已有十年经验。

汉字详情

zhé [zhe]
部首: 330
笔画: 14
五笔: RNRG
仓颉: QSMA
四角: 57062

英文翻译

fold, bend; twisted, curved

方言集汇

◎ 粤语:zaap3 zip3
◎ 客家话:[宝安腔] zap7 [客语拼音字汇] zab5 [陆丰腔] zhap7 [客英字典] zhap7 zap7 [海陆丰腔] zhap7 [梅县腔] zhap7 [沙头角腔] zap7 [台湾四县腔] zap7
◎ 潮州话:zih4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七合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盧合入聲開口一等loplɒp
zhǐ [zhi]
部首: 332
笔画: 7
五笔: XQAN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VMHVP
四角: 2214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糸( ),氏声。纸的原料本是破旧的丝绵,故从糸。本义:纸张)

(2) 同本义

纸,絮也,一曰苫也。——《说文》。按,潎絮一苫也。造纸昉于漂絮以苫荐而成之,后汉蔡伦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巾魚网为之。今亦用竹质木皮,其细者,有致密竹帘荐焉。

令逵自选《公羊》 严、 颜诸生高才者二十人,教以《左传》,与简纸经传各一通。——《后汉书·贾逵传》

(3) 又如:纸撚儿(用易燃纸搓成的点火纸卷儿);纸标儿(纸做的出售标志);纸筋(用于做纸浆的废纸);纸阄(带有标记的纸片,用于拈韵);纸衣(以纸制成的衣服)

(4) 冥钱,旧俗为祭奠鬼神而焚化的纸钱

弄得我们少香没纸,血食全无。——《西游记》

(5) 又如:纸劄(纸糊的冥器);纸锞(纸钱);纸扎(纸糊的冥器);纸元宝(有金色或银色纸糊制的元宝形冥钱。迷信用品)

(6) 文契,字据

把小的驴和米同稍袋都叫人短了家去,还不发出纸来。——《儒林外史》

量词

(1) 书信、文件的张;件

邺下谚云:“博士买驴,书卷三纸,未有驴字。”——《颜氏家训》

(2) 又如:一纸空文;纸半张(即半张纸。比喻微不足道);太宗真迹六百纸

英文翻译

paper

方言集汇

◎ 粤语:zi2

宋本广韵

摺纸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