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爬滚打

mō pá gǔn dǎ [mo pa gun da]

词语释义

 形容艰苦地训练、工作或作战。

摸爬滚打的网络释义

摸爬滚打

  • 指经受各种各样的艰难磨练。
  • 摸爬滚打造句

    解放军叔叔在泥浆中摸爬滚打训练出过硬的本领。
    特种兵战士整日在枪林弹雨中摸爬滚打,已经百炼成钢。
    我将在生活的泥潭中摸爬滚打,让自己从容不迫地接受困难重重地生存考验。
    将军和士兵一起摸爬滚打,真是宝刀未老。
    那些在部队里天天摸爬滚打的战士们回到故乡后,所作所为和来部队前判若天渊。
    人生在勤,不索何获?瀑布之前,湖面之上,伴随着隆隆如响雷般的声响,一个瘦弱的身影就这般身处迷蒙水汽之中,摸爬滚打,谨慎成长。
    满腔的热血步入这个社会,摸爬滚打身心疲惫;当你发现收入太低买啥都贵,千万不要因此而变的颓废;要相信你有用的本事不回作废,加油!现在开始起飞!
    火箭队仍旧会是徘徊在季后赛门槛的边缘,但是西部的实力太强了,火箭很难在这里仅仅凭借这么一群人摸爬滚打。
    本文讲述北宋初年,孤儿韩涯流落江湖,在艰辛的江湖摸爬滚打,结识各色人物,由稚嫩小童逐渐成长为一代武林奇侠的故事。
    爱了痛了,痛了哭了,哭了累了。涨了停了,喜了悲了,恨了碎了。蓦然回首,往事历历在目。在辗转徘徊之中摸爬滚打,在悲喜交加之中享受人生。
    大家处理事情的方式不同,有的人可能要摸爬滚打才会成功,有的人靠慢慢地积累经验。
    八一建军节到了,我要祝你像战士一样,“摸爬滚打”样样行,夺取人生新胜利:愿你摸到快乐手,爬上成功峰,滚进好运池,打走烦恼事,最终占领幸福高地。
    在中国相声界,大山算小字辈,论辈分,他得叫侯宝林“太师爷”,师父尚且在相声界摸爬滚打,徒弟却已引退,这让很多人不由扼腕叹息。
    少年杀手,在江湖中摸爬滚打,懂得了生存的残酷,咬着牙磨砺锻炼自己,为的就是有朝一日能奋发图强,依靠自己的努力去做一个人上人!
    二叔的想法很简单,自己在社会上摸爬滚打这些年,除了结识一帮子兄弟,感觉没啥成就,不希望自己的儿子将来重蹈覆辙,希望儿子能走正轨,用知识改变命运。
    艺术家和戏剧家中虽然也不乏善于在商海中的弄潮之人,但总体上说,他们的确比其它行业的人缺乏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急迫客观条件;更少背水一战的魄力;拿来不出放不下身架、放下架子的勇气;没有练就出摸爬滚打、左右逢源、能上能下地在商海中闯荡的能力。
    吃喝拉撒、摸爬滚打、讲荤段子、聊聊女人、骂骂领导……这些荒谬的事加起来,应该算是一部电影吧,就像这个时代所有荒谬的事一样。
    是你,我的老战友,在过去的数百个、上千个日日夜夜里,你披星戴月,放哨站岗,摸爬滚打,百炼成钢。
    本来尹世忠于江湖上摸爬滚打这么多年,一颗心早已炼就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地步了,按说不应该因为苏毅的挑衅就大动肝火的。
    其长成后操“十万兄弟伙”于股掌中,就不单是凭借乃弟刘文辉的权势,也是凭借他早年的摸爬滚打。

    汉字详情

    [mo]
    部首: 330
    笔画: 13
    五笔: RAJD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QTAK
    四角: 54084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莫声。本义:用手接触或轻摩物体)

    (2) 同本义

    邕读(曹娥碑),能手摸其文读之。——《后汉书·蔡邕传》

    (3) 又如:摸脸;摸摸她的手;这衣料摸着很软;摸索(抚摩,以手接触);摸挲(亦作“摸娑”。抚摩);摸牌(玩牌)

    (4) 用手探取

    摸地上刑械。——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5) 又如:摸鱼;从口袋里摸出一把钥匙来

    (6) 在黑暗中行进 。如:摸夜(摸黑夜行);摸营;摸椿(摸营。夜里偷袭敌人);摸黑

    (7) 偷 。如:他一天到晚都想摸点钱

    (8) 暗中抓人 。如:摸壮丁去了;摸个舌头来

    (9) 通过试探而了解 。如:摸量(估量,约摸);摸情况;摸索(试探,寻求)

    (10) 同“摹”。描摹;模仿;描绘;拓印

    余少时常有志乎兹事,得国本,绝人事而摸得之。——唐· 韩愈《画记》

    (11) 又如:摸写(描写,描绘;仿效);摸拟(模仿,仿效)

    英文翻译

    gently touch with hand; caress

    方言集汇

    ◎ 粤语:mo2 mok3
    ◎ 客家话:[宝安腔] mo1 [梅县腔] mo1 mio1 mok7 [沙头角腔] mo1 [东莞腔] mo1 [陆丰腔] mo1 [客英字典] mo1 mio1 [海陆丰腔] mo1 mu2 mia1 [客语拼音字汇] mia3 mo1 mo3 [台湾四县腔] mo1 mu2 mia1
    ◎ 潮州话:mong5(mông) [揭阳、潮阳]mou5(môu)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一模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莫胡平聲開口一等mo/mumu
    [pa]
    部首: 448
    笔画: 8
    五笔: RHYC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HOAU
    四角: 77231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爪,巴声。爪,手爪。本义:搔,爬梳)

    (2) 同本义

    爬,搔也。——《广韵》

    怯烦类决痈,惬兴剧爬疥。——韩愈等《雨中寄孟刑部几道联句》

    支分闲事了,爬背向阳眠。——白居易《自咏老身示诸家属》

    (3) 又如:爬挲(爬搔,摩挲);爬栉(梳理,整理。同爬梳);爬耳搔腮(急切无奈貌);爬拉(频频拨饭菜入口)

    (4) 爬行,匍匐。躯体贴地(如虫、蛇、龟)缓慢向前行

    爬沙脚手钝,谁使女解缘青冥。——韩愈《月蚀诗效玉川子作》

    (5) 又如:爬蹉(来回爬动);爬沙(缓慢地爬动);爬坑缸弗上(屎尿失控,来不及上厕所;离死不远);爬滩弗动(趴在地上,无法走动)

    (6) 攀登

    他们为了出风头,向上爬,却把我们踩在脚底下!——《星火》1979年第二期

    (7) 又如:爬树;爬上高枝儿(依附地位高的人);爬得越高,跌得越惨

    (8) 俯伏 。如:爬蛋(方言。产仔);爬窝(方言。谓牲畜卧圈不起);爬伏(趴下,伏倒)

    (9) 整治 。如:爬栉(整治清理);爬剔(剔除,挑剔)

    (10) 疏导;发掘 。如:爬罗(发掘搜罗);爬棺材黄鼠狼(盗墓贼)

    英文翻译

    crawl, creep; climb; scramble

    方言集汇

    ◎ 粤语:paa4
    ◎ 客家话:[梅县腔] pa1 pa2 [沙头角腔] pa2 [宝安腔] pa2 [海陆丰腔] pa2 [客语拼音字汇] pa2 [陆丰腔] pa3 [东莞腔] pa2 [台湾四县腔] pa2 [客英字典] pa2
    ◎ 潮州话:bê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九麻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蒲巴麻二開平聲開口二等bra/beabʰa
    gǔn [gun]
    部首: 331
    笔画: 13
    五笔: IUCE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EYCV
    四角: 30132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水,衮声。本义:大水奔流貌)

    (2) 同本义

    无边落叶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唐· 杜甫《登高》

    (3) 又如:滚滚(水涌流的样子)

    (4) 连续不断,急速翻腾的样子

    尘滚滚东向驰去。后遂不复至。——明· 魏禧《大铁椎传》

    (5) 又如:滚滚滔滔(不绝的样子);滚滚当潮(滚滚当道。相继不断地掌握政权)

    (6) 圆的

    个个是生青滚壮。——茅盾《春蚕》

    动词

    (1) 滚动,滚转

    球滚来滚去

    譬如甑蒸饭,气从下面滚到上面又滚下,只管在里面滚,便蒸得熟。——《朱子语类》

    (2) 又如:滚落;滚碌(滚动);滚尘(翻滚的尘土);滚绣球;滚崖(从陡峭的岩石上滚下来的一种技巧)

    (3) 引申为急速流泄 。如:水滚入船里;屁滚尿流

    (4) 液体温度达到沸点以上而翻腾

    俗以汤之未滚者为盲眼,初滚曰蟹眼,渐大曰鱼眼。——宋· 庞元英《谈薮》

    (5) 又如:水滚了!滚白水(白开水);滚汤泼雪(形容极为容易)

    (6) 立即离开 。如:滚!

    (7) 沿着衣服等的边缘镶上布条、带子 。如:在衣服上滚上花边;滚边

    (8) 混同 。如:滚说(混为一谈);滚同(混同);滚杂(混杂)

    (9) 利息上加利息 。如:滚息;滚利;滚利钱;滚账(算账)

    副词

    非常,极其 ——达到很高程度地。如:滚瓜溜(儿)圆;滚熟(非常熟悉);滚张(涨得滚圆);滚壮;滚瓜流水(形容说话极其熟练流利)

    英文翻译

    turn

    方言集汇

    ◎ 粤语:gwan2 kwan2

    宋本广韵

    dǎ,dá [da]
    部首: 330
    笔画: 5
    五笔: RSH
    五行:
    仓颉: QMN
    四角: 51020

    详细解释

    量词

    (1) 12个构成的一组 。如:一打火柴;一打鸡蛋;一打铅笔

    (2) 另见

    动词

    (1) (形声。从手,丁声。本义:击)

    (2) 同本义

    打,击也。——《说文新附》

    身世浮沉雨打萍。——宋· 文天祥《过零丁洋》

    (3) 又如:用棍打狗;打拍(敲击);打火刀(用来敲打火石的刀形铁片)

    (4) 殴打;斗殴。亦指武术表演或戏剧中的武打 。如:打捶(打架);打孽(报仇,械斗);打把子(练武功)

    (5) 攻打;进攻 。如:打援(攻打敌人的援军)

    (6) 射击 。如:打冷枪;打炮

    (7) 攻讦 。如:打短(说别人短处)

    (8) 发出 。如:打哨(吹口哨);打唤(呼唤)

    (9) 猜,猜谜 。如:打一字;打一物;打虎(猜谜);打灯虎(猜灯谜)

    (10) 围棋术语。即叫吃 。如:打劫(谓双方在一处可以交换吃一子的争夺战)

    (11) 印上;拓印 。如:打本(即拓本);打郑方(盖公章);打印子(盖图章)

    (12) 扎入;注入 。如:打针

    (13) 往;去

    你打华州,须从这条路走。——《水浒传》

    (14) 制造;建造

    九子不葬父,一女找荆棺。——《荆棺峡谵》

    (15) 又如:打船(造船)

    (16) 砍;割

    只在左近人家佣工,替人家挑土打柴。——《儒林外史》

    (17) 汲取;盛取 。如:打米(盛米,装米)

    (18) 捕捉;猎取 。如:打捕(打猎捕鱼,渔猎)

    (19) 买 。如:打酒;打票;打勾(购买)

    (20) 振作 。如:打扳(振作);打迸(振作,焕发)

    (21) 除去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22) 又如:打麦(用工具使麦子去皮或脱粒);打灭(打消;消除;消灭)

    (23) 摇荡

    西江水阔 吴山远,却打船头向北行。—— 王建《扬州寻张籍不见》

    (24) 收获 。如:打夹账(谓经手人从中索取好处费);打抹(谓没收额外所得酬金)

    (25) 贬;退;减 。如:打扣(降低商品的原定价格;减少或者降低事物的数量、质量);打短(克扣)

    (26) 评定 。如:打成分

    (27) 相处;交结 。如:打交待,打交道;打伙计(交朋友,恋爱);打影(结伴;合伙)

    (28) 张、举、提。亦谓携带 。如:打旗

    (29) 编织 。如:打草垫;打竹席;打领带;打个结;打发辫

    (30) 转;绕 。如:打方旋(徘徊);打胡旋(兜圈子);打旋磨(盘旋;围绕着某物转);打转转(旋转,绕圈子);打独磨(盘旋;徘徊);打踅(打转。走江湖,跑码头)

    (31) 把一物附着在他物上 。如:打胭脂,打粉;打背(裱糊布片)

    (32) 谓用某种语言或腔调说话 。如:打牙配嘴(谓相互戏谑,闲扯说笑);打令(行酒令)

    (33) 谓从事某种工作或做出某种行动 。如:打饼(做面食);打印子(借印子钱);打行(保镖、打手的行帮)

    (34) 表示通过一定手段完成某种任务 。如:打铺;打介绍信;打轿;打花(采花;摘花)

    (35) 与某些动词结合成复词,表示进行之意。如:打掠(用眼扫视);打勘(查问;拷问,审讯)

    介词

    (1) ∶从 ——带有北方方言色彩,普通话里一般用“从”,在单音方位词前只能用“从”。如:从南到北,从早到晚,从里到外

    (2) 表示处所、时间、范围的起点。如:打这儿往东去;打县里回来;打明儿开始

    (3) 表示经过的路线、场所。如:打水路走,三天可以到

    名词

    (1) 武术 。如:教打;练打。亦指京剧里指武打。如:唱、做、念、打

    (2) 另见

    英文翻译

    strike, hit, beat; fight; attack

    方言集汇

    ◎ 粤语:daa1 daa2
    ◎ 客家话:[梅县腔] da3 [沙头角腔] da3 [客英字典] da3 [东莞腔] da3 [客语拼音字汇] da1 da3 [宝安腔] da3 | da1 [陆丰腔] da3 [海陆丰腔] da3 [台湾四县腔] da3
    ◎ 潮州话:da2 pah4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三十八梗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德冷庚二開上聲開口二等tɐŋt'rangx/tea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