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底

mō dǐ [ mo di]
注音 ㄇㄛ ㄉ一ˇ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摸底 mōdǐ

(1) 了解底细、内情

这事我不摸底,你可以问问别人
know the real situation

词语解释

  1. 了解底细;摸清底细。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十:“他们爷俩在这屯子里住了两辈子,屯子里人谁好谁赖,他都摸底。” 柯云路 《三千万》:“在维尼纶厂,一切和上层有联系的干部、工人,他都要摸底。”

引证解释

⒈ 了解底细;摸清底细。

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十:“他们爷俩在这屯子里住了两辈子,屯子里人谁好谁赖,他都摸底。”
柯云路《三千万》:“在维尼纶厂,一切和上层有联系的干部、工人,他都要摸底。”

摸底的国语词典

探查底细。二字通常分开使用。

如:「他形迹可疑,不妨派人摸他的底。」

摸底的网络释义

摸底

  • 摸底,指了解底细、内情。
  • 摸底的翻译

    英语: to have a clear view (of a situation)​, to fish for information, fact-finding

    摸底造句

    侦破这起爆炸案,排队摸底工作好比大海捞针,任务十分艰巨。
    考前集训,在黄志忠的台词课上,学生们作了一次摸底考试。
    儿子刚升入初中半个月,摸底考试就进行了五六次,面对突然增多的科目和作业,孩子变沉默了,总说学习压力很大。
    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对西洋楼景区石刻文物的保护试验还处于“摸底儿”阶段,待时机成熟,试验将率先在大水法、海宴堂的石刻文物上进行。
    连日来,石狮市蚶江边防派出所组织民警对辖区内的物流寄递企业进行了全面的调查摸底。
    为慎重起见,两名民警先潜进去摸底,发现这确实是一个挂着饭店招牌的淫窝。
    小组培训以外教测试摸底后报价为准。
    市直各部门经负责人签章后,将摸底表报市编办审核。
    这些工作量都是非常大的,往往要出动上百名老师到中学摸底。
    今年文三街小学本部的户籍生摸底情况跟去年同期差不多,其中大部分仍是一表生。
    今年以来,偏关县地税局对零散税源按行业进行调查摸底,建立台账,注重与工商、国税等部门的信息比对,发现问题及时列入清理范围,堵塞征管漏洞。
    美日扯顺风旗,越南紧急访华摸底。
    杨某报案后,文姬路派出所民警根据杨某提供的情况,进行了逐一摸底排查,但并未发现可疑情况。
    昨天对上海世博会来说,是第一次的“摸底考试”。
    像崔可夫这样和孙磊有过接触的人,都经过了摸底,因为孙磊再也不想看到坐探在自己身边存在了。
    终于,在闹钟响起第四遍时,伴随着咕咕作响的腹鸣声,他总算想起,今天还有整个高三学年的最后一次摸底考试在等着他。
    他对这事是什么态度?你摸底了吗?
    因此,交警总队决定对市区范围内的全天性或时段性禁货措施所涉及道路分布、交通流量和流向、居民区分布以及道路基本条件等基础情况开展调查摸底工作。
    对卫生资源的调查摸底是开展一切卫生项目的基础性工作。
    前不久,某团按照上级通知要求,组织优秀士兵保送入学摸底考核。

    汉字详情

    [mo]
    部首: 330
    笔画: 13
    五笔: RAJD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QTAK
    四角: 54084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莫声。本义:用手接触或轻摩物体)

    (2) 同本义

    邕读(曹娥碑),能手摸其文读之。——《后汉书·蔡邕传》

    (3) 又如:摸脸;摸摸她的手;这衣料摸着很软;摸索(抚摩,以手接触);摸挲(亦作“摸娑”。抚摩);摸牌(玩牌)

    (4) 用手探取

    摸地上刑械。——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5) 又如:摸鱼;从口袋里摸出一把钥匙来

    (6) 在黑暗中行进 。如:摸夜(摸黑夜行);摸营;摸椿(摸营。夜里偷袭敌人);摸黑

    (7) 偷 。如:他一天到晚都想摸点钱

    (8) 暗中抓人 。如:摸壮丁去了;摸个舌头来

    (9) 通过试探而了解 。如:摸量(估量,约摸);摸情况;摸索(试探,寻求)

    (10) 同“摹”。描摹;模仿;描绘;拓印

    余少时常有志乎兹事,得国本,绝人事而摸得之。——唐· 韩愈《画记》

    (11) 又如:摸写(描写,描绘;仿效);摸拟(模仿,仿效)

    英文翻译

    gently touch with hand; caress

    方言集汇

    ◎ 粤语:mo2 mok3
    ◎ 客家话:[宝安腔] mo1 [梅县腔] mo1 mio1 mok7 [沙头角腔] mo1 [东莞腔] mo1 [陆丰腔] mo1 [客英字典] mo1 mio1 [海陆丰腔] mo1 mu2 mia1 [客语拼音字汇] mia3 mo1 mo3 [台湾四县腔] mo1 mu2 mia1
    ◎ 潮州话:mong5(mông) [揭阳、潮阳]mou5(môu)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一模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莫胡平聲開口一等mo/mumu
    dǐ,de [di,de]
    部首: 314
    笔画: 8
    五笔: YQA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IHPM
    四角: 00242

    详细解释

    de

    (1) “底”在五四时期至三十年代用于领属关系,现已不用

    (2) 另见

    动词

    (1) (形声。从广( yǎn),氐( )声。本义:止住;停滞)

    (2) 同本义

    底,止居也。——《说文》

    勿使有壅蔽湫底。——《左传·昭公元年》

    (3) 又

    底禄以德。

    有所底止。——《左传·宣公三年》

    盟以底信。——《左传·昭公十三年》

    戾久将底。——《国语·晋语》

    (4) 又如:底止(结局);底着(停滞;滞留);底遏(遏止);底滞(滞留)

    (5) 隐藏 。如:底伏(隐伏)

    (6) 达到 。如:底定(稳定,平定);底豫(由不悦变成欢乐);底平(底定);底成(取得成功)

    (7) 引致 。如:底力(致力;尽力);底服(致使臣服)

    (8) 磨砺 。如:底厉(砥砺。指磨石);底兵(磨砺兵器)

    名词

    (1) 最下面,底端

    底,一曰下也。——《说文》

    实惟无底之谷。——《列子·汤问》

    则言黄泉之底。——《淮南子·脩务》

    清澈见底。——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全石以为底。——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2) 如:鞋底;箱底;桶底。引申为下层,下面。如:底下人(仆役);底土层;底冰

    (3) 底子;基础 。如:底簟(根基,基础);底下书(指学有根底的著作)

    (4) 草图、草案、草稿、预备性或试验性的略图或文本 。如:底样

    (5) 底细;内情 。又如:底里(内幕,内情;详细);底脚(底细;住址);底脚里人儿(内线人物)

    (6) 引申为尽头;末尾 。如:年底;月底;底极(终点;终极)

    (7) 几何图形的基线或基面 。如:圆锥的底

    (8) 文物,史料,以永久性形式保存下来的证据、知识或资料 。如:留个底儿

    (9) 构成观察或体验事物的背景的那些自然、物理或物质条件 。如:白底红花

    代词

    (1) 疑问代词。何,什么

    底处飞双燕,衔泥上药栏。——宋范成大《双燕》

    (2) 又如:底作(何为,干什么);底事(何事);底物(何物);底处(何处);底许(几许,多少)

    (3) 指示代词。此,这 。如:底事(此事)

    副词

    (1) 尽;极 。如:底发(尽量发出);底烦(愁闷之至)

    (2) 的确;确实 。如:底确(定准)

    (3) 另见 de

    英文翻译

    bottom, underneath, underside

    方言集汇

    ◎ 粤语:dai2
    ◎ 客家话:[陆丰腔] dai3 [客英字典] dai3 gi3 te3 [台湾四县腔] dai3 di3 [梅县腔] dai3 [东莞腔] dai3 [客语拼音字汇] dai3 di1 [宝安腔] dai3 [沙头角腔] dai3 [海陆丰腔] dai3 di3
    ◎ 潮州话:doi2 di2(tói tí) di1(ti)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十一薺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都禮齊開上聲開口四等tieitex/te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