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近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接近。
《淮南子·人间训》:“物类之相摩近而异门户者,众而难识也。” 章炳麟 《代议然否论》:“所遣者本无政党题号,亦非以是为荣名,而得摩近仕宦。若己意与舆人反,则辞谢不行可也,行者必与民同意之士。”
引证解释
⒈ 接近。
引《淮南子·人间训》:“物类之相摩近而异门户者,众而难识也。”
章炳麟《代议然否论》:“所遣者本无政党题号,亦非以是为荣名,而得摩近仕宦。若己意与舆人反,则辞谢不行可也,行者必与民同意之士。”
摩近的网络释义
摩近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mó
动词
(1) (形声。从手,麻声。本义:摩擦,磨蹭)
(2) 同本义
摩,研也。——《说文》
刮摩之工。——《考工记》
鎋击摩车而相过。——《战国策·齐策》
人肩摩。——《战国策·秦策》
濯手以摩之,去其皱。——《礼记·内则》
(3) 又如:摩戛(摩擦。也作磨戛);摩厉(磨物使锐。引申有磨炼、钻研的意思);摩肩接毂(肩挨着肩,车子擦着车子);摩肩(肩挨着肩);摩拭(揩擦)
(4) 迫近,接近
(5) 又如:摩近(接近);摩垒(迫近敌垒);摩霄(接近云天,冲天)
(6) 通“磨”。磨砺
阴阳相摩,天地相荡。——《礼记·乐记》
是故刚柔相摩,八卦相荡。——《易·系辞上》
(7) 通“磨”。磨炼
反己而不穷,循古而不摩。——《庄子·徐无鬼》
(8) 通“磨”。磨灭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汉书·司马迁传》
(9) 又如:摩牙(磨其牙使之锐利);摩灭(磨损消灭,消亡);摩砻(犹磨光)
(10) 切磋;研究
刚柔相摩。——《易·系辞上》
相观而善之谓摩。——《礼记·学记》
(11) 又如:观摩(观看成绩,交流经验,互相学习);摩切(切磋琢磨);摩研(切磋研究);摩拟(比拟研究)
(12) 抚摸
摩顶受戒。——《西游记》
(13) 又如:摩拊(抚摩;安抚);摩捋(顺手抚摩);摩触(抚摩;摸索);摩按(按摩)
(14) 另见
mā
暂无详细释义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mo2 [海陆丰腔] mo2 mo1 [东莞腔] mo2 [沙头角腔] mo3 [客英字典] mo2 [台湾四县腔] mo2 mo1 [客语拼音字汇] mo1 [陆丰腔] mo1 [宝安腔] mo1 | mo2
◎ 潮州话:mo5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摩 | 莫婆 | 明 | 戈一合 | 平聲 | 歌 | 合口一等 | 果 | 戈 | muɑ | mua |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辵(
),表示与行走有关,斤声。本义:走近,接近)(2) 同本义
近,附也。——《说文》
为其近于道也。——《礼记·祭义》
小大近丧。——《诗·大雅·荡》
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史记·项羽本纪》
稍出近之。——唐· 柳宗元《三戒》
近出前后。
稍近。
时敌军已近寨。——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3) 又如:逼近(靠近;接近);挨近;近傍(接近;靠近);近晚(傍晚);近火(靠近火)
(4) 引申追求,希求
为近利市三倍。——《易·说卦》
(5) 又如:近名(追求名誉);近利(逐利)
(6) 逼近
二与四同功而异位,其善不同。二多誉,四多惧,近也。——《易·系辞下》。韩康伯注:“位逼于君,故多惧也。”
(7) 得宠
襄子必近 幸子。——《战国策·赵策》
有七孺子皆近。——《战国策·齐策》
虽有贵戚近习。——《礼记·月令》
(8) 又如:近上(接近上司);近上的(接近上层的;等级高的);近珰(皇帝宠信的太监);近爱(帝王所亲近宠爱)
(9) 位于边缘;濒于 。如:已近老年;近天(天边,极远之处);近正(接近正确;接近标准);近边(接近边疆)
(10) 知晓
慈亲不能传于子,忠臣不能入于君,唯有其材者为近之。——《吕氏春秋》
形容词
(1) 指时间或空间的距离短
无有远近幽深。——《易·系辞》
忘路之远近。——陶潜《桃花源记》
日始出时去人近。——《列子·汤问》
而日中时近也。
远者小而近者大。
近者热而远者凉。
(2) 又如:四近(周围附近的地方);邻近(位置挨近;附近);近宅(附近左右的住宅);近局(近邻,邻居);近火先焦(比喻无辜的人因最接近祸源而首先遭殃)
(3) 最近
近三世纪则学校大备。——蔡元培《图画》
(4) 又如:新近(不久以前);近目(近日;目前);近夜(傍晚);近忧(近虞。目前的忧虑)
(5) 亲近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李密《陈情表》
(6) 又如:近宾(亲近的宾客;有亲密关系的宾客);近侍(亲近侍奉);近属(血缘关系较近的亲属);近党(关系密切的亲族)
(7) 浅近,容易理解,容易明白的
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孟子·尽心下》
(8) 又如:近识(识见浅陋);近器(才识浅陋平庸的人);近鄙(鄙薄);近浅(浅陋,平庸);近俗(浅近通俗);近事(浅鄙之事)
副词
(1) 将近;差不多
应者近万人。——《资治通鉴·唐纪》
官盛则近谀。——唐· 韩愈《师说》
(2) 又如:近半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kiun1 kiun6 [客英字典] kiun1 kiun5 [沙头角腔] kiun1 kiun5 [客语拼音字汇] kiun1 kiun4 [台湾四县腔] kiun1 kiun5 [梅县腔] kiun1 kiun3 [东莞腔] kiun3 [宝安腔] kiun3 | kiun1 [陆丰腔] kiun6 kiun1
◎ 潮州话:geng6(kũrng) [揭阳]gêng6[潮阳]ging6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近 | 其謹 | 羣 | 欣 | 上聲 | 吻 | 開口三等 | 臻 | 欣 | gʰĭən | gionx/gio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