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荡

yáo dàng [yao dang]
繁体 搖蕩
注音 一ㄠˊ ㄉㄤˋ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摇荡 yáodàng

(1) 摇晃摆动

rock;sway

词语解释

  1. 摇摆晃荡。

    《文子·精诚》:“四时失政,镇星摇荡。” 汉 司马相如 《上林赋》:“汎淫泛滥,随风澹淡,与波摇荡,奄薄水渚。” 唐 柳宗元 《法华寺石门精室三十韵》:“羈木畏飘浮,离旌倦摇荡。” 朱自清 《温州的踪迹·绿》:“瀑布在襟袖之间;但我的心中已没有瀑布了。我的心随潭水的绿而摇荡。”

  2. 动荡。

    《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楚 汉 久相持不决,百姓骚动,海内摇荡。”

  3. 撼动,摇动。

    《后汉书·邓骘传》:“ 凉部 叛 羌 摇荡 西州 ,朝廷忧之。” 南朝 陈 虞寄 《谏陈宝应书》:“夫以 王琳 之彊, 侯瑱 之力,进足以摇荡中原,争衡天下。” 元 谷子敬 《城南柳》第四折:“从此后溪花喜有人相傍,巖枝怕甚风摇荡。”

  4. 鼓动,鼓舞。

    《庄子·天地》:“大圣之治天下也,摇荡民心,使之成教易俗。” 南朝 梁 锺嵘 《诗品·总论》:“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

引证解释

⒈ 摇摆晃荡。

《文子·精诚》:“四时失政,镇星摇荡。”
汉司马相如《上林赋》:“汎淫泛滥,随风澹淡,与波摇荡,奄薄水渚。”
唐柳宗元《法华寺石门精室三十韵》:“羈木畏飘浮,离旌倦摇荡。”
朱自清《温州的踪迹·绿》:“瀑布在襟袖之间;但我的心中已没有瀑布了。我的心随潭水的绿而摇荡。”

⒉ 动荡。

《史记·郦生陆贾列传》:“楚汉久相持不决,百姓骚动,海内摇荡。”

⒊ 撼动,摇动。

《后汉书·邓骘传》:“凉部叛羌摇荡西州,朝廷忧之。”
南朝陈虞寄《谏陈宝应书》:“夫以王琳之彊, 侯瑱之力,进足以摇荡中原,争衡天下。”
元谷子敬《城南柳》第四折:“从此后溪花喜有人相傍,巖枝怕甚风摇荡。”

⒋ 鼓动,鼓舞。

《庄子·天地》:“大圣之治天下也,摇荡民心,使之成教易俗。”
南朝梁锺嵘《诗品·总论》:“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

摇荡的国语词典

摇动晃荡、动荡不安。

摇荡的网络释义

摇荡

  • 摇荡,是一个汉语词汇,

  • 拼音是yáo dàng,

  • 释义:1、摇晃摆动。2.动荡。3. 撼动,摇动。4. 鼓动,鼓舞。

摇荡造句

重以背德违言,摇荡疆场;昼伏夜游,鼠窃狗盗。
泛淫泛滥,随风澹淡,与波摇荡,奄薄水渚,唼喋菁藻,咀嚼菱藕。
中庭多杂树,偏为梅咨嗟。问君何独然?念其霜中能作花,露中能作实。摇荡春风媚春日,念尔零落逐风飚,徒有霜华无霜质。
我感到空虚,仿佛苍天哗啦一声在我身边崩塌下来;我感到胸口郁闷疼痛,好像重重地挨了一闷棍;我神魂摇荡,犹如从万丈悬崖坠入无底的深渊。
翼阳城外泗水河畔,秋风渐凉,大片大片枯黄的芦苇在滩淤浅水间随风摇荡。
水阁里,人影几点,吊桶打水晃晃悠悠;小河中,浆声欸乃,小舟来往摇摇荡荡。
我的关心,天冷时升温;我的牵挂,风起时摇荡;我的思念,下雨时滴落;我的祝福,飘雪时飞扬!停留在有我体温的短信上,为你送去冬日暖阳!
让我埋葬在心中那个亲情的嫩芽猛烈的摇荡着。
那是我第一次看戏,舞台上隐隐飘动的绛紫色的天鹅绒幕布,让我心旌摇荡着无比神奇的感觉。
他的脖子挂在绳子里,绳子圈在榕树的枝桠上,那白袍人的身体随风摇摇荡荡。
有别于别处的观赏方式,在兴化,游客可以坐上小舟,摇摇荡荡穿行于油菜花形成的“小岛”之间,与景色融为一体。
那夜空中盘旋的私人飞机是路过时开来救人的,隐约可见的是直升飞机上放下的绳索梯子,依旧在空中摇荡着,记者解释说。
湖畔边有两个身影,把脚伸进水里轻轻摇荡着。
暮色苍茫,冷月摇荡,忧伤如落日仓皇。
池边有一棵古老的垂杨,它柔长的丝儿,映在清清的水中,随着涟漪妩媚地摇荡。
新鲜的、轻盈的空气静静地象波浪似地摇荡着,滚动着,似乎在高处它也感到更加自由了。
由于江都周围已经摇荡不已,粮食渐渐吃完,从行的禁卫军多是关中人,人心思归,不时有兵将逃亡,斩诛多人也止不住。
而神农大帝坐的金銮,由当地年轻人前后簇拥抬着前行,摇摇荡荡,据说轿子荡得越厉害就越能保平安。
韩雨童想起那一剑又不免心旌摇荡。
他们在长绳的末端拴上一件东西,让绳子像钟摆一样摇荡,当绳子向他们荡过来的时候,他们就把绳子抓住,并把它和短绳系在了一起。

汉字详情

yáo [yao]
部首: 330
笔画: 13
五笔: RERM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QBOU
四角: 52072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本义:摇动;摆动)

(2) 同本义

摇,动也。——《说文》

摇,作也。——《尔雅》

摇者不定。——《管子·心术》

复命摇作。——《庄子·则阳》

夹而摇之。——《考工记·矢人》

四顾何茫茫,东风摇百草。——《古诗十九首》

蒙络摇缀。——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痒不得搔,痹不得摇。——柳宗元《断刑论》

摇头而歌。——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动摇承之。——清· 姚鼐《登泰山记》

(3) 又如:摇旗打鼓(四处张扬,闹得满城风雨);摇铃打鼓(摇旗打鼓);摇颭(摇摆颤动。形容女人走路的妖娆姿态);摇风(谓风吹摆动);摇摆气势(摇头摆尾,虚张声势);摇席破座(兴奋得坐不安移);摇唇鼓舌(凭借能言善辩而游说煽动)

(4) 动摇

本根一摇,忧患非浅。——《新唐书·狄仁杰传》

(5) 又如:摇心(人心动摇);摇易(动摇更易);摇悦(一会儿动摇,一会儿喜悦的矛盾心理)

(6) 骚扰 。如:摇毒(骚扰为害);摇乱(扰乱;作乱)

形容词

(1) 疾

摇,疾也。——《广雅》

将摇举,谁与期。——《汉书·礼乐志》

遂乃风举云摇,浮游溥览。——汉· 班固《西都赋》

(2) 又如:摇举(腾升高举)

英文翻译

wag, swing, wave; shake; scull

方言集汇

◎ 粤语:jiu4
◎ 客家话:[宝安腔] jau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四宵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餘昭宵A平聲開口三等宵Ajĭɛujeu
dàng [dang]
部首: 301
笔画: 9
五笔: AINR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TENH
四角: 44127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皿,从汤,汤亦声。本义:洗涤)

(2) 同本义

荡亡秦之毒螫。——班固《西都赋》

(3) 动;摇动;震动

此四六者不荡,胸中则正。——《庄子·庚桑楚》

天下不能荡也。——《荀子·劝学》

以荡上心。——《吕氏春秋·季春纪》

以其休止不荡也。——《淮南子·说山》

从流漂荡,任意东西。——吴均《与朱元思书》

波心荡,冷月无声。——宋· 姜夔《扬州慢》

(4) 又如;荡突(冲撞);荡心(摇荡心神);荡摇(动摇);荡荡悠悠(摇荡、飘流的样子)

(5) 清除

荡平塞表。——曹操《表论田畴功》

(6) 又如:荡风(两广的一种风俗。女婿在未见岳父岳母前,依俗饮一大杯酒。有荡除行路风寒之意);荡除(消灭)

(7) 毁坏;破坏

家乡既荡尽,远近理亦齐。——杜甫《无家别》

(8) 又如:荡产(破产,耗尽财产);荡散(消失;毁败);荡灭(毁灭;消灭)

(9) 诱惑;迷惑 。如:荡心(惑乱心志);荡惑(迷惑)

(10) 宽恕 。如:荡宥(宽恕;原谅)

(11) 冲撞;冲杀;触碰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唐· 柳宗元《三戒》

(12) 又如:荡突(冲撞。即唐突);荡析(游走离散)

形容词

(1) 放纵,放荡

余心荡。——《左传·庄公四年》

德荡者其行伪。——《淮南子·俶真》

吉驭者耆酒,数逋荡。——《汉书·丙吉传》

古之 狂也肆,今之狂也荡。——《论语·阳货》

(2) 又如:荡荡(放纵邪僻);荡子(远行在外,流荡不归的男子;游荡放浪,不务正业的男子)

(3) 平坦

山顶有大池,相传以为雁荡。—— 宋· 沈括《梦溪笔谈》

(4) 又如:坦荡;荡无高卑(地位平等,没有高低尊卑);荡荡(平坦、宽坦的样子)

(5) 广阔

荡荡洪水滔天。——《史记·五帝纪》

荡荡乎!民无能名焉。——《论语·泰伯》

(6) 又如:荡漭(广阔无边貌);荡荡(广大的样子)

名词

(1) 浅水湖 。如:黄天荡

(2) 积水长草的洼地 。如:芦苇荡;荡地;芦花荡;菱荡

(3) 姓

英文翻译

pond, pool; wash away, cleanse

方言集汇

◎ 粤语:dong6

宋本广韵

摇荡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