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契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掌握要领。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通变》:“是以规略文统,宜宏大体,先博览以精閲,总纲纪而摄契。”
引证解释
⒈ 掌握要领。
引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通变》:“是以规略文统,宜宏大体,先博览以精閲,总纲纪而摄契。”
摄契的网络释义
摄契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shè
动词
(1) (形声。从手,聂声。本义:牵曳)
(2) 同本义
摄,引持也。——《说文》
摄车从之。——《左传·襄公二十三年》
(3) 又如:摄力(引力);摄弓(张弓注矢作射击准备);摄水(引水)
(4) 执;持
庭实皮,则摄之。——《礼记·聘礼》。注:“右手并执前足,左手并后足也。”
摄少马兹。——《国语·吴语》
皆摄弓而驰,荷兵而走。——司马相如《喻巴蜀檄》
(5) 又如:紧紧摄住娘的手指;摄守(掌管);摄知(执掌)
(6) 拘捕
摄少司马兹与王士五人。——《国语·吴语》
(7) 辅助、佐助
朋友攸摄。——《诗·大雅·既醉》
摄,佐也。——《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8) 吸引
磁石摄铁,不摄鸿毛。——顾况《广陵白沙大云寺牌》
(9) 拍照
摄影纪盛游,或左亦或右。——郑泽《壬子秋日钝庵邀摄影像作诗奉呈》
(10) 假借为“代”。代理,兼理
若王不与祭,则摄位。——《周礼·大宗伯》。注:“代行其祭祀。”
不书即位,摄之。——《左传·隐公元年》
摄王位。——《礼记·明堂位》。疏:“代也。”
用助祭之服亲迎,摄盛也。——《仪礼·士昏礼》注
羊舌鲋摄司马。——《左传·昭公十三年》
(11) 又如:摄行(代理执行);摄相(代理宰相);摄位(代理君主行事);摄行(代人处理职务);摄祚(摄政);摄职(代理官职);摄辅(摄政辅佐);摄领(代理);摄选(兼任吏部尚书)
(12) 上台阶时提起长衣
予乃摄衣而上。——苏轼《后赤壁赋》
(13) 又如:摄齐(提起衣摆)
(14) 治理 。如:摄事(治事,理事)
(15) 收敛,聚
摄缄縢(绳索),固扃鐍(钥匙),一人之智力,不能胜天下欲得之者之众。——清· 黄宗羲《原君》
(16) 又如:摄心(收敛心神);摄念,摄意(收敛心神);摄敛(聚集);摄想(聚精会神地思念)
(17) 整顿;整理
侯生摄敝衣冠,直上载公子上坐。——《史记·魏公子列传》
(18) 又如:摄衣(整饬衣装);摄衽(整饬衣襟);摄袂(整理衣袖)
(19) 管辖;统领 。如:摄下(统领部属);摄统(统辖勇士)
(20) 控制 。如:摄持(护持;控制)
(21) 保养
动无死地,而谓之善摄生。——《韩非子·解老》
(22) 又如:摄护(保护);摄养(保养;养生)
(23) 借贷
冉子摄束帛乘马而将之。——《礼记·檀弓》
(24) 夹,箝
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论语》
(25) 通“慑”。恐惧,威胁,使慑服
不然,则武震以摄威之。——《左传·襄公十一年》
时屈时伸,弱柔如薄苇,非摄夺也。——《淮南子·汜论》
名词
缘,边 。如:摄服(有缘饰的衣服)
niè
(古汉语)
安静;安定:“天下摄然,人安其生”。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qì
名词
后时圣人易之以书契。——《易·系辞》
掌稽布之书契。——《周礼·质人》。注:“取予市物之券也,其券之象书两札,刻其侧。”
献粟者执右契。——《礼记·曲礼》
翟璜操右契而乘轩。——《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得人遗契者。——《列子·说符》
言已应,则执其契。——《韩非子·主道》
(1) 又如:契卷(互相约束的证据);契印(骑缝印。预备分离后对证用);契箭(作符契用的箭);契面银(回赎或悔约时,按照契约规定须付出的费用);立契为凭
(2) 古代在龟甲、兽骨上灼刻文字和灼刻文字用的刀具,皆称契
(3) 刻龟甲的凿子
菙氏掌共燋契,以待卜事。——《周礼》
(4) 又如:契文
(5) 泛指雕凿用具
如室斯构而去其凿契,如水斯积而决其堤防。——晋· 干宝《晋纪总论》
(6) 感情志趣投合的朋友
愿言蹑轻风,高举寻吾契。——陶潜《桃花源诗》
(7) 又如:契交(契士。情投意合的朋友);契旧(老朋友);契好(契交);契弟(结拜兄弟);契己(犹知己)
(8) 友谊,情义 。如:契厚(交情深厚);契密(密切;亲密);契分(交谊,情分);契重(友情深厚);契谊(交情,友谊);契义(友谊,情分)
动词
(1) 通“栔”。用刀刻
栔,刻也。——《说文》
契,绝也。——《尔雅》。注:“今江东呼刻断物为契断。”
爰契我龟。——《诗·大雅·緜》。传:“契,开也。”笺:“契灼其龟。”
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遂契其舟。——《吕氏春秋·察今》
(2) 又
从其所契者。
斯契船而求剑,守株而伺兔也。——《后汉书·张衡传》
契臂(刻臂沥血);契令(古代管理刻印书籍的官吏);契领(断颈)
(3) 投合 。如:契分(亲密投合的情分);契重(器重;投合尊重);契切(投契,意气相投);契心(心意投合;称心)
(4) 合,符合 。如:契寝绳(比喻行为符合准则);契会(符合;相通)
qiè
(1) 古同“锲”,用刀子刻。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ke.3 giet7 ke.5 [台湾四县腔] kie5 siet7 [客英字典] ke5 giet7 [海陆丰腔] kie5 siet7 [沙头角腔] kie5 [东莞腔] ke5 [客语拼音字汇] ke4 [宝安腔] ke5 [陆丰腔] ke3
◎ 潮州话:koi3 ngeg4 sih4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契 | 苦計 | 溪 | 齊開 | 去聲 | 霽 | 開口四等 | 蟹 | 齊 | kʰiei | kheh/qe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