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搪瓷
(1) 一种不透明或半透明的玻璃似的成分,熔结在金属、玻璃或陶瓷表面作为装饰或保护层,或作为彩饰的基底
词语解释
用石英、长石、硝石、碳酸钠等烧制成的像釉子的物质。涂在铁质器物上,可防锈。广泛用于日用器皿和医疗及工业设备中。
万全 《搪瓷茶缸》:“至今我碰到各种搪瓷茶缸,仍不免要看它们一眼。”
引证解释
⒈ 用石英、长石、硝石、碳酸钠等烧制成的像釉子的物质。涂在铁质器物上,可防锈。广泛用于日用器皿和医疗及工业设备中。
引万全《搪瓷茶缸》:“至今我碰到各种搪瓷茶缸,仍不免要看它们一眼。”
搪瓷的国语词典
一种工艺品。金属表面熔合一层珐瑯的器件。将石英、长石、硼砂、碳酸钠等矿物原料,经高温熔制成珐瑯后,涂抹在以低碳薄钢板冲压成各式的器皿胚胎上,等干燥后送入炉内焙烧。质地坚硬具光泽性,能耐强酸、溶剂腐蚀及防锈,所以这种技术广泛用于生活用品、医疗器皿、工业设备上。
搪瓷的网络释义
搪瓷
搪瓷的翻译
近义词
搪瓷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唐声。本义:张)
(2) 同本义
搪,张也。——《方言十三》。郭注:“谓彀张也。”
(3) 抵挡
斗不数合,小龙委实难塘。——《西游记》。又如:搪不住风雨;搪拒(抵御,抗拒);搪撑(牴触);搪报(紧急军情报告);搪撞(冲撞,冒犯);搪击(抗击);搪突(冒犯;抵触;接触)
(4) 敷衍,应付,马马虎虎干 。如:搪抹(敷衍);搪差使;你先搪一阵,等我回来再说
(5) 骗取,混
搪得几碗酒吃。——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
那厮一地里去塘酒吃,只是搬是弄非。——《水浒传》
(6) 荡;划
只见那只船搪将开去。——《水浒传》
(7) 均匀涂抹 。如:搪泥;四壁用细泥搪过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英字典] tong2 [宝安腔] tong2 [客语拼音字汇] tong2 [台湾四县腔] tong5 tong2 [海陆丰腔] tong5 tong2
◎ 潮州话:tang5(thâng) teng7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唐 | 徒郎 | 定 | 唐開 | 平聲 | 陽 | 開口一等 | 唐 | 宕 | dang | dʰɑŋ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瓦,次声。本义:用高岭土烧制成的质料。也指瓷器) 同本义
肴止于脯、醢、菜羹,器用瓷、漆。——司马光《训俭示康》
(2) 又如:瓷碗;细瓷;瓷枕;瓷仙(瓷器的人物造像);瓷注(陶瓷茶壶)
动词
〈方〉∶眼珠不动
严志和弯下腰,瓷着眼珠盯着地上老半天。—— 梁斌《红旗谱》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cih2 [梅县腔] ze2 [台湾四县腔] cih2 [客英字典] cih2 [宝安腔] cu2 [东莞腔] cu2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茨 | 疾資 | 從 | 脂A開 | 平聲 | 支 | 開口三等 | 止 | 脂A | dzʰi | zii/dz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