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搞鬼
(1) 捣鬼。暗中使用诡计
词语解释
谓暗中使用诡计。
赵树理 《实干家潘永福》:“ 潘永福 同志见那个人神色不正,怕他搞鬼,略一思忖便跟了出来,却不见他往哪里去了。”
指搞不正当的男女关系。
草明 《乘风破浪》五:“她怕丈夫在外头搞鬼,管他管得很严。”
引证解释
⒈ 谓暗中使用诡计。
引赵树理《实干家潘永福》:“潘永福同志见那个人神色不正,怕他搞鬼,略一思忖便跟了出来,却不见他往哪里去了。”
⒉ 指搞不正当的男女关系。
引草明《乘风破浪》五:“她怕丈夫在外头搞鬼,管他管得很严。”
搞鬼的国语词典
暗中使用计谋。
如:「你不要暗中搞鬼,破坏这件事。」
搞鬼的网络释义
搞鬼
搞鬼的翻译
搞鬼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
)形声。从手,高声。本义:做,干,办,弄)(2) 同本义
你们这里的事我搞不来,你们不是革命,是胡闹。——《潘虎》
(3) 又如:搞得不坏;搞价(商议价钱)
(4) 进行;开展 。如:搞运动
(5) 暗中使用 。如:搞鬼;搞阴谋诡计
(6) 拟订 。如:搞个计划
(7) 生产 。如:搞核武器
(8) 玩弄 。如:搞花样;搞政治
(9) 挣 。如:搞钱
(10) 设法得到 。如:你去给我们搞点吃的来
(11) 使…变成——后面接补语 。如:搞糟;搞清楚;搞混;搞通;搞臭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gau3 [东莞腔] gau3 [客语拼音字汇] gau3 go3 [宝安腔] gau3 [台湾四县腔] gau3 [海陆丰腔] gau3
◎ 潮州话:gau2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絞 | 古巧 | 見 | 肴 | 上聲 | 巧 | 開口二等 | 肴 | 效 | kraux/keav | kau |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个“人”字,上面象一个可怕的脑袋(非“田”字),是人们想象中的似人非人的怪物。“鬼”是汉字部首之一,从“鬼”的字大多与迷信、鬼神有关。本义:迷信的人认为人死后有“灵魂”,称之为“鬼”)
(2) 同本义
鬼,人所归为鬼。——《说文》
众生必死,死必归士,此之谓鬼。——《礼记·祭义》
载鬼一车。——《易·睽》
为鬼为蜮。——《诗·小雅·何人斯》
苍颉作书鬼夜哭。——《淮南子·本经》
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楚辞·屈原·国殇》
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林觉民《与妻书》
(3) 又如:鬼伯(鬼王);鬼雄(鬼中的强者);鬼物(鬼怪,鬼魅。有别于生人,故称鬼物);鬼教(说阴间鬼神之事)
(4) 万物的精怪
鬼者,老物之精也。——《论衡·订鬼》
庶人庶士无庙,死曰鬼。——《礼记·祭法》
山鬼吹灯灭,厨人语夜阑。——唐· 杜甫《移居公安山馆》
僧是愚氓犹可训,妖为鬼蜮必成灾。——毛泽东《七律·和郭沫若同志》
(5) 又如:鬼王(群鬼的首领);鬼车(传说中长有九头的妖鸟);鬼名(神灵统率之兵。即神兵);鬼卒(即鬼兵、神兵)
(6) 沉迷于不良嗜好或患病已深的人 ——通常用于骂人语。如:酒鬼;色鬼;烟鬼;鸦片鬼;懒鬼
(7) 不可告人的打算或计谋 。如:捣鬼;心里有鬼
(8) 用于对小孩等表示爱昵的称呼 。如∶小鬼;机灵鬼
(9) 对人表示轻蔑的称呼。如∶小气鬼,吝啬鬼
(10) 蠢人,莽汉—— 用于骂人话 。如:死鬼;老鬼
(11) 姓
形容词
(1) 隐密不测
故明主之行制也天,其用人也鬼。——《韩非子·八经》
(2) 又如:鬼促促(鬼鬼祟祟);鬼诨(应酬;应付);鬼慌(暗里着急;心慌)
(3) 慧黠,机警
这孩子真鬼
突兀压神州,峥嵘如鬼工。——唐· 岑参《高适薛据同登慈恩寺》
(4) 又如:鬼工(形容制作的精巧,非人力所能及);鬼才(才情怪谲,资质出众的人);鬼幻(似鬼神般变化莫测);鬼出电入(比喻出没迅速而难测)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沙头角腔] gui3 [客英字典] kwui3 [海陆丰腔] gui3 [客语拼音字汇] gui3 [梅县腔] gwi3 [陆丰腔] gui3 [台湾四县腔] gui3 [东莞腔] gui3 [宝安腔] gui3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鬼 | 居偉 | 見 | 微合 | 上聲 | 尾 | 合口三等 | 微 | 止 | kyoix/kvoj | kĭwə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