嗽口

sòu kǒu [ sou kou]
注音 ㄙㄡˋ ㄎㄡˇ

词语释义

用水洗涤口腔。

词语解释

  1. 含水(或别的液体)洗口腔。

    明 郎瑛 《七修类稿·奇谑·种牙》:“俾患者饱食而吞丸药七粒,復与没药入汤,嗽口片时,牙皆动软可下矣。”《儿女英雄传》第九回:“一时,茶来了,大家嗽口喝茶。”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 曾皓 用茶嗽口, 愫方 拿过一个痰桶, 曾皓 吐入。”

引证解释

⒈ 含水(或别的液体)洗口腔。

明郎瑛《七修类稿·奇谑·种牙》:“俾患者饱食而吞丸药七粒,復与没药入汤,嗽口片时,牙皆动软可下矣。”
《儿女英雄传》第九回:“一时,茶来了,大家嗽口喝茶。”
曹禺《北京人》第一幕:“曾皓用茶嗽口, 愫方拿过一个痰桶, 曾皓吐入。”

嗽口的网络释义

嗽口

  • 嗽口,是汉语词汇,读音为sòu kǒu,释义是含水(或别的液体)洗口腔。
  • 嗽口造句

    抗感染和杀菌类嗽口液,也常常被用来控制的细菌污染和继发感染。
    边说边穿好了衣服,从床上下来,杵起拐杖,拿起脸盆和洗脸工具一跛一跛地去到灶房,打水嗽口,刷牙、洗脸。
    十一点半生活终如走上了惯例,打盆热水洗脸擦身,完了,换上一盆烫脚,这一切完成之后便刷牙,盐水嗽嗽口上床睡了。
    不论你在面试前吃什么,之后一定要嗽口、刷牙。
    你快点穿衣服洗脸嗽口,我这就去接你。
    周雅倩嗯了一声,让出一边,让他嗽口,但是朱妙山洗脸出来,周雅倩还是一样看着,直到吃早餐还是看着,看得朱妙山心中直打鼓,强笑道“是不是有什么事吗?”。
    而摆在盥洗室的漱口杯,他根本搞不清楚小叮当是他的抑或才是他的,他以为粉红色是女孩子的频色,所以他一直用著小叮当的嗽口杯。
    她听到丁男穿衣、嗽口、哼歌的声音。

    汉字详情

    sòu [sou]
    部首: 319
    笔画: 14
    五笔: KGKW
    五行:
    仓颉: RDLO
    四角: 67082

    详细解释

    动词

    (形声。从口,欶( shuò)声。本义:咳嗽) 同本义

    嗽,咳嗽。——《玉篇》

    冬季有嗽,上气疾。——《周礼》

    他干嗽了几声

    英文翻译

    cough, gargle, clear throat

    方言集汇

    ◎ 粤语:sau2 sau3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cuk8 [cuk7] seu5 [梅县腔] cuk8 [东莞腔] seu5 [客语拼音字汇] cug6 seu4 [宝安腔] siu5 [沙头角腔] sieu5 [海陆丰腔] cuk8 [cuk7] seu5 [客英字典] cuk7
    ◎ 潮州话:sau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五十候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蘇奏去聲開口一等səusuh/sow
    kǒu [kou]
    部首: 319
    笔画: 3
    五笔: KKKK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R
    四角: 60000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人的口形。本义:口腔器官,嘴)

    (2) 同本义。人类用来发声和进食的器官

    口,人所以言食也。——《说文》

    且夫口三五之门也。——《国语·晋语》

    口之为言达也。——《春秋·元命苞》

    口者心之门户。——《鬼谷子·捭阖》

    勺饮不入口七日。——《左传·定公四年》

    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后汉书·张衡传》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白居易《卖炭翁》

    (3) 又如:口腹(指饮食);口分(口福);口滑(指吃东西失去控制;说话不谨慎);口辅(面颊。辅:颊);口眼弗闭(放心不下;死不瞑目);口里摆菜碟儿(比喻嘴上说得很好,但无实惠)

    (4) 出入通过的地方

    山有小口。——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由接官亭至城门口。——《广东军务记》

    俱会大通口。——《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彭蠡之口有 石钟山焉。—— 宋· 苏轼《石钟山记》

    (5) 又如:井口;矿井口;火山口

    (6) 人口,人口数量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孟子·梁惠王上》

    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清· 洪亮吉《治平篇》

    (7) 又

    视高曾祖时口已不下五六十倍。

    (8) 又

    而户与口之数常处其有余也。

    (9) 又如:口赋(古时按人口征收的赋税);口合不敷(口粮不够,难以度日);口井(计口分田,实行井田制)

    (10) 言语 。如:口声(议论;舆论;口实;话柄);口重(言语太重,使人难以接受)

    (11) 口才

    王有女陵,慧有口。——《汉书·淮南王刘安传》

    (12) 又如:口沸(说话滔滔不绝,如水之沸腾);口困(说破了嘴);口稳(说话谨慎);口拙(不善言语);口卞(口才;能言善辩)口坠天花(比喻说话有声有色,非常动听)

    (13) 指牲口的年龄 。如:口小(牲口年龄小);口硬(指牲口年龄较小,较壮的)

    (14) 关口。指长城的关口 。如:口外(长城以北的地区。亦指关外);口内(泛指长城以内的地区)

    (15) ∶性质相同或相近单位的管理系统 。如:归口;农林口;丝毛织品的生产单位应归轻纺口儿管理

    (16) 通商码头,港口 。如:五口通商;口澳(港口)

    (17) 刃,武器或器具上刀片的切割边

    刀口不捲。——《水浒传》

    (18) 边、沿、圈,物的外缘或边界、常成弯形或圆形 。如:碗口;杯口

    形容词

    口头的。嘴说的,说话的,非书写的 。如:口词(案件中原告或被告的口供);口谈(口头禅;冠冕堂皇的话);口论(口头论说);口对(口头回答)

    量词

    (1) 用于某些物品、家畜及人等

    发炮数口。——《广东军务记》

    (2) 又如:三口之家;一口井;二口猪;一口钢刀

    英文翻译

    mouth; open end; entrance, gate

    方言集汇

    ◎ 粤语:hau2
    ◎ 客家话:[沙头角腔] kieu3 heu3 [宝安腔] kiu3 hiu3 [客语拼音字汇] heu3 keu3 [东莞腔] keu3 [梅县腔] heu5 keu3 [陆丰腔] keu3 [客英字典] keu3 heu3 [台湾四县腔] kieu3 heu3 [海陆丰腔] kieu3 heu3
    ◎ 潮州话:kau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四十五厚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苦后上聲開口一等kʰəukhux/qo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