揠苗

yà miáo [ ya miao]
注音 一ㄚˋ ㄇ一ㄠˊ

词语释义

揠苗 yà miáo

(1) 古时候宋国有个人,嫌禾苗长得太慢,就一棵棵地往上拔起一点。后来用来比喻不顾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把事情弄坏

spoil things by excessive enthusiasm as one who tries to help the shoots grew by pulling them up

(2) 也说“拔苗助长”

词语解释

  1. 见“ 揠苗助长 ”。

引证解释

⒈ 见“揠苗助长”。

揠苗造句

学习要循序渐近,急于求成,只能是揠苗助长,得不偿失。
学习须渐进有功,一味跳级求深,无异于揠苗助长。
对学生的教育既不能揠苗助长,也不能放任自流。
你一下子给花施这么多肥,小心揠苗助长,适得其反。
练习技艺总须循序渐进,贪求速效,往往揠苗助长罢了。
不顾儿童身体需求,一味地让他们趴在桌上学习,节假日也不让他们休息,这是一种揠苗助长行为。
采取揠苗助长的做法对这件事没多大帮助。
做事宜按部就班,循序渐进,揠苗助长,反而容易失败。
因势利导的方法,将使事情获得成功;揠苗助长的做法,将导致事情的失败。
教学要循序渐进,填鸭式的做法无异于拔苗助长。又作“揠苗助长”。
对这样的一颗种子,我们根本就不必大费周章,花费心力去做任何揠苗助长的事。
一个好的园丁不会揠苗助长,而会耐心等待,因此我们必须有耐心。
揠苗助长的道理月儿不会不知道吧?
正常修炼法门不用,居然想着走捷径!真是浪费了你大好的天赋!揠苗助长就是揠苗助长,永远只能是虚有其表!
即便是你亲生的孩子,你也千万别揠苗助长,更别穷瞎操这个心吧!
成长是一个缓慢的过程,而有些时候命运会将我们揠苗助长。
我擦,该不会是我揠苗助长了吧?
现在面临危难,不得不揠苗助长,不过基础拥有都是走向巅峰之路的必经之境。
你这样会不会太过于揠苗助长啊……
可是在一瞬间就要成长起来的不得不收起了那些本属于年少的放纵,就像揠苗助长,只有用一个高冷的外壳来包裹。

汉字详情

[ya]
部首: 330
笔画: 12
五笔: RAJV
五行:
仓颉: QSAV
四角: 51014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匽( yán)声。本义:拔起)

(2) 同本义

揠,拔也。——《说文》

拔心曰揠。——《小尔雅·广物》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孟子·公孙丑上》

(3) 又如:揠苗助长

(4) 提拔

德与 琼素不相下,一旦揠之在上,则必争。——《宋书·岳飞传》

(5) 抓着马鞍

杀得曹操盔斜发乱,发甲捶胸,揠鞍吐血。——《老残游记》

英文翻译

to pull up, to eradicate

方言集汇

◎ 粤语:aat1 aat3
◎ 客家话:[梅县腔] jat7 [海陆丰腔] ret7 wat7 [客语拼音字汇] yad5 [宝安腔] jet7 [客英字典] jet7 vat7 [台湾四县腔] jet7 wat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十四黠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烏黠鎋開入聲開口二等qret/aetʔæt
miáo [miao]
部首: 301
笔画: 8
五笔: AL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女性
仓颉: TW
四角: 44600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田,从艸。田里生长的形状象草的东西。本义:禾苗,未吐穗的庄稼)

(2) 同本义;泛指初生的植物

苗,草生于田者。——《说文》

无食我苗。——《诗·魏风·硕鼠》。传:“嘉谷也。”

无苗。——《公羊传·庄公七年》。注:“苗者禾也。生曰苗,秀曰禾。”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孟子》

南门之外有黄犊食苗道左者。——《韩非子·内储说上》

八月苗未枯。——宋· 沈括《梦溪笔谈》

无苗时采。

有苗时采。

(3) 又如:补苗;间苗;秧苗;麦苗;豆苗;壮苗(健壮的幼苗)

(4) 指禾谷之实 。如:苗米(漕运上缴的官粮)

(5) 初生的动物 。如:鱼苗;猪苗

(6) 子孙后代

大王刘氏苗族, 绍世而起。——《三国志·诸葛亮传》

其先出自箕子苗。——《李翊碑》

(7) 又如:苗末(后代子孙);苗胄(后代的子孙);苗胤(子孙相承续。亦指后代子孙);苗嗣(后嗣,后代);苗绪(后代子孙)

(8) 事物的开端;事物的预兆

言者志之苗,行者文之根。——白居易《读张籍古乐府》

(9) 又如:苗脉(比喻事物的根源);苗头(端绪;预兆;因由)

(10) 露头,岩层露出地表的部分 。如:矿苗;苗脉(指矿苗和矿脉)

(11) 我国古代部族名 。也称“三苗”,“有苗”。如:苗民(指古代三苗部族之民;也指古三苗部族)

(12) 我国少数民族名。相传为古代三苗部族之后 。如:苗子(指苗族。分布于四川、云南、贵州、湖南、广西、广东等地);苗族(我国少数民族之一。半数以上在贵州,其余分布于云南、四川、湖南、广西、广东等地)

(13) 火的灼热发光的气化部分 。如:火苗

(14) 含有天花病毒的物质或制剂或减毒结核杆菌剂 。如:牛痘苗;卡介苗

(15) 姓

动词

(1) 庄稼出苗

苗而不秀者有矣夫。——《论语·子罕》

(2) 夏天的狩猎

之子于苗,选徒嚣嚣。——《诗·小雅·车攻》

春蒐,夏苗,秋狝,冬狩。——《左传·隐公五年》

(3) 又如:苗田(指夏季的狩猎);苗狩(夏猎与冬猎)

英文翻译

sprouts;Miao ethnic group

方言集汇

◎ 粤语:miu4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meu5 miau2 meu2 [客英字典] miau2 [海陆丰腔] miau2 meu2 [东莞腔] miau2 [沙头角腔] miau2 [客语拼音字汇] meu2 miau2 [陆丰腔] miau3 [梅县腔] miau2 [宝安腔] miau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四宵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武瀌宵B平聲開口三等宵Bmĭɛumieu/myeu

揠苗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