揜菼

yǎn tǎn [ yan tan]

词语释义

谓昏暗的光。

词语解释

  1. 谓昏暗的光。

    唐 卢仝 《月蚀诗》:“奴婢炷暗灯,揜菼如玳瑁。” 清 钱谦益 《效欧阳詹<翫月诗>》:“壁啣残灯,揜菼明灭。”

引证解释

谓昏暗的光。

唐卢仝《月蚀诗》:“奴婢炷暗灯,揜菼如玳瑁。” 清钱谦益《效欧阳詹<翫月诗>》:“壁啣残灯,揜菼明灭。”

揜菼的网络释义

揜菼

  • 词语解释
  • yǎn tǎn ㄧㄢˇ ㄊㄢˇ
  • 揜菼
  • 谓昏暗的光。 唐 卢仝 《月蚀诗》:“奴婢炷暗灯,揜菼如玳瑁。” 清 钱谦益 《效欧阳詹<翫月诗>》:“壁衔残灯,揜菼明灭。”
  • 汉字详情

    yǎn [yan]
    部首: 330
    笔画: 12
    五笔: RWGA
    仓颉: QORT
    四角: 58046

    详细解释

    动词

    (1) 通“掩”。捕取;袭取

    揜,自关以东,取曰揜,一曰覆也。——《说文》

    诸侯不揜群。——《礼记·王制》

    揜禽旅。——《谷梁传·昭公八年》

    揜群雅。——《史记·司马相如传》

    取之不围泽,不揜群。——汉· 刘向《说苑·修文》

    (2) 又如:揜群(捕取兽群)

    (3) 遮蔽;掩藏

    广轮揜坎。——《礼记·檀弓》

    出入相揜。——《荀子·富国》

    忽见一个人揜揜缩缩,在那瓜地中。——《二刻拍案惊奇》

    (4) 又如:揜覆(遮盖);揜著(掩饰自己的坏处,显示自己的好处);揜眼(眼罩);揜匿(遮掩)

    (5) 承袭

    教诲开导成王,使谕于道,而能揜迹于 文武。——《荀子·儒效》

    (6) 又如:揜迹(承袭先辈的事业)

    (7) 通“掩”。夺去

    见寝石,以为虎也。惧揜其气也。——《淮南子·泛论》

    英文翻译

    cover up; take by force, shut

    方言集汇

    ◎ 粤语:jim2
    ◎ 客家话:[梅县腔] jam3 [海陆丰腔] ram5 [客英字典] jam3 [台湾四县腔] jam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四十九敢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烏敢上聲開口一等qamx/aamʔɑm
    tǎn [tan]
    部首: 301
    笔画: 11
    五笔: AOOU
    仓颉: TFF
    四角: 44809

    详细解释

    名词

    初生的荻

    大车槛槛,毳衣如菼。——《诗·王风·大车》

    英文翻译

    rush or sedge

    方言集汇

    ◎ 粤语:taam2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jam2 tam2 [客英字典] tam2 jam2 [海陆丰腔] ram2 tam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四十九敢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