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拨

tí bō [ ti bo]
繁体 提撥
注音 ㄊ一ˊ ㄅㄛ

词语释义

1.振作。 2.提醒;指点。 3.调拨。 4.处理、干办。

词语解释

  1. 振作。

    明 方孝孺 《深虑论》九:“则当博求众庶之善,施之於政,而持其大纲,以提拨天下之勌怠,洗濯天下之昏秽。”

  2. 提醒;指点。

    《水浒传》第七五回:“我叫这个干人跟随你去。他多省得法度,怕你见不到处,就与你提拨。” 清 李渔 《意中缘·卷帘》:“梅香姐,他们都説有一个男子,躲在桌闈里面,提拨他画画,可是真的么?” 冯不异 孙秀文 《住医院》:“我爱人胆儿小,直给我提拨:‘她是小人,别得罪她。’”

  3. 调拨。

    《明律·兵律·军政》:“若有病亡、残疾、提拨等项事故者,不在此限。”

引证解释

⒈ 振作。

明方孝孺《深虑论》九:“则当博求众庶之善,施之於政,而持其大纲,以提拨天下之勌怠,洗濯天下之昏秽。”

⒉ 提醒;指点。

《水浒传》第七五回:“我叫这个干人跟随你去。他多省得法度,怕你见不到处,就与你提拨。”
清李渔《意中缘·卷帘》:“梅香姐,他们都説有一个男子,躲在桌闈里面,提拨他画画,可是真的么?”
冯不异孙秀文《住医院》:“我爱人胆儿小,直给我提拨:‘她是小人,别得罪她。’”

⒊ 调拨。

《明律·兵律·军政》:“若有病亡、残疾、提拨等项事故者,不在此限。”

提拨的国语词典

调度分派。

提拨的网络释义

提拨

  • 提拨tí bō,
  • 振作。
  • 提醒;指点。
  • 调拨。
  • 出处《深虑论》。
  • 提拨造句

    陈局长许诺会提拨让他及瓜而代。
    一创立时就其资本总额提拨百分之一至百分之五。
    公司只需依据劳基法所规定的条例给予他们所需要的补偿,不需额外提拨。
    “铨叙部”认为,提高退抚提拨费率,才能收支平衡,但军公教人员的阻力及反对必然很大。
    在睿宗朝时他很不得意,后来通过找人走太子李隆基的门路说项,才慢慢提拨起来的。
    应该把那些德才兼备的年轻人提拨到领导岗位上来。
    金佛希望联邦政府,提拨十亿的计画,这将可以解决这个偷水的问题。
    如果你一直成绩出色,你的老板将会提拨你。
    如果银行业者必须为国家标准提拨更多资金、或是藉由国内存款筹措更多基金,银行收益都会锐减。
    研究结果显示,劳退新制提拨比例与国民年金保险费率越高,越不利于经济成长。
    对于公司每年提拨一部份利润作慈善,你有何看法?
    为诸如雇员退休计划等在资产负债表上列为长期负债的项目提拨预留款。
    约瑟夫,外来闪族,可能被提拨到高位,统治者的位置,这也就不那么令人惊奇了,如果我们假设当时有一个闪族王国。
    本公司员工所需退休给与费用,由本公司依精算之退休金额提拨支应,并应于民营化之前提足。
    在提拨五年内若无实际投资损失发生时,应将提拨之准备转作第五年度收益处理。

    汉字详情

    tí,dī [ti,di]
    部首: 330
    笔画: 12
    五笔: RJGH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QAMO
    四角: 56081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是声。本义:悬持;悬空拎着物品)

    (2) 同本义

    提,挈也。——《说文》

    匪面命之,言提其耳。——《诗·大雅·抑》

    提刀而立。——《庄子·养生主》

    一贼提刀。——明· 魏禧《大铁锥传》

    椊下提殴之。——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提竹筒丝笼。——《聊斋志异·促织》

    (3) 又如:提壶,提桶;提开水;提掳(拎,拿);提举(提而举之)

    (4) 引申为带领;统领。古代如提督、提举、提点、提刑、提学、提法诸官名,皆取此义

    今又提一旅孤军。——宋· 岳飞《五岳祠盟记》

    (5) 又如:提军(率领军队);提动(调动);提兵(率领军队)

    (6) 紧紧拿着;执持

    以是与天子提衡,争秩于诸侯。——《管子·轻重己》

    (7) 又如:提握;提笔(握笔。指写文章);提刀(持刀)

    (8) 说起,提及

    三桩儿誓愿明提遍。——关汉卿《窦娥冤》

    (9) 又如:提秽(话语不干净;指责);提名抖姓(提名道姓);提念(说起)

    (10) 指出;举出

    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唐· 韩愈《进学解》

    (11) 提拔;提升

    感其提拔之恩。——房玄龄《晋书》。

    (12) 又如:提引(提拔);提奖(提拔奖励)

    (13) 携带

    提一匕首。——《战国策·燕策》

    奉承亲戚,提挈妻子而寄托之。——《墨子·兼爱下》

    (14) 掷

    皇太子引博局提 吴太子,杀之。——《汉书·吴王濞传》。 师古曰:“提,掷也。”

    拔剑四面提出。——《汉书·王莽传下》

    宛市百姓共提击之。

    以冒絮提文帝。——《史记·绛侯周勃世家》

    (15) 请求回答或要求提供消息 。

    (16) 如:提问题;提方案;提要求;提意见

    (17) 提醒 。

    (18) 如:提撕点醒(提醒;提引);提撕(提引;提醒);提亮(提醒);提点(提醒指点);提省(提醒)

    (19) 扶持 。

    (20) 如:提掇(提携。帮助,照顾);提援(营救;解脱);提掖(挟住两腋将人拎起)

    (21) 传讯,指提取犯人 。

    (22) 如:提事(捕快);提犯人;提问(传讯审问);提解(押送犯人或财物)

    名词

    (1) 一种垂直向上舀油、酒等的器具,有很长的把儿,往往按舀液体的斤两制成大小不等的一套 。

    (2) 如:油提;酒提

    (3) 提梁。篮、壶等的提手 。

    (4) 如:提炉(有提梁的香炉)

    (5) 姓

    量词

    (1) 用于提着的物体,其重量没有确数。

    (2) 如:一提金;一提银

    (3) 另见

    (1) ——用于“提防”( dīfang)、“提溜”( dīliu)等

    (2) 另见

    英文翻译

    hold in hand; lift in hand

    方言集汇

    ◎ 粤语:dai2 tai4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ti2 [客英字典] ti2 [东莞腔] ti2 [客语拼音字汇] ti2 [宝安腔] ti2 [梅县腔] ti2 [陆丰腔] ti3 [海陆丰腔] ti2 [沙头角腔] ti2
    ◎ 潮州话:ti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五支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是支支A開平聲開口三等支Azjeʑĭe
    [bo]
    部首: 330
    笔画: 8
    五笔: RNTY
    五行:
    仓颉: QIVE
    四角: 5304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发声。本义:治理)

    (2) 同本义

    撥,治也。——《说文》

    玄王桓拨。——《诗·商颂·长发》

    拨乱世,反诸正,莫近诸《春秋》。——《公羊传·哀公十四年》

    (3) 又如:拨烦(治理烦杂的事务);拨乱(治理乱政;平定祸乱);拨畦(整治田畦);拨通(开导;启发)

    (4) 拨动东西;分开;拨开

    香炉风雪拨帘看。——唐· 白居易《香炉峰下新卜山居草堂初成偶题东壁重题》

    乃奋臂以指拨眦。——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试以猪鬣撩拨虫须,仍不动。——《聊斋志异·促织》

    (5) 又如:拨风(像拨开大风的样子,速度异常之快);拨火儿(拨动火种使火烧得旺,比喻挑拨);拨置(挑拨);拨嘴(拌口舌);拨正(拨动使正;曲与直)

    (6) 调拨

    吾与汝二万五千精兵,再拨一员上将,相助你去。——《三国演义》

    (7) 又如:拨款;拨降(发下);拨发(调拨发运);拨换(调换);拨兑(调拨;掉换)

    (8) 废弃

    秦拨古文。——《史记·太史公自序》

    (9) 又如:拨置(废置;挑拨);拨弃(抛开,丢弃);拨捐(犹泼弃,倾弃)

    (10) 排除

    虽然如此,早晚定拨冗而来。——毕魏《三报恩》

    (11) 断绝,折

    枝叶未有害,本实先拨。——《诗·大雅·荡》

    (12) 弹拨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白居易《琵琶行》

    (13) 碰撞;撞击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14) 掉转 。如:拨转(掉转;转动;回心转意);拨转文词(调转话题)

    名词

    拨子

    曲终收拨当心划,四弦一声如裂帛。——唐· 白居易《琵琶行》

    量词

    一群因共同利益、目的或任务而结合在一起的人 。如:分成两拨儿

    英文翻译

    move; dispel; distribute

    方言集汇

    ◎ 粤语:but6
    ◎ 潮州话:puah4

    宋本广韵

    提拨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