掷丸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辽 俗,于正旦抛掷饼团以惊鬼。
《辽史·礼志六》:“正旦国俗以糯饭和白羊髓为饼,丸之若拳,每帐赐四十九枚。戊夜,各於帐内窗中掷丸於外。数偶,动乐,饮宴。数奇,令巫十有二人鸣铃,执箭,绕帐歌呼,帐内爆盐壚中,烧地拍鼠,谓之惊鬼。居七日乃出。”
引证解释
⒈ 辽俗,于正旦抛掷饼团以惊鬼。
引《辽史·礼志六》:“正旦国俗以糯饭和白羊髓为饼,丸之若拳,每帐赐四十九枚。戊夜,各於帐内窗中掷丸於外。数偶,动乐,饮宴。数奇,令巫十有二人鸣铃,执箭,绕帐歌呼,帐内爆盐壚中,烧地拍鼠,谓之惊鬼。居七日乃出。”
掷丸的网络释义
掷丸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郑声。本义:扔,抛)
(2) 同本义
荆轲废,乃引其匕首以掷 秦王。——《史记·刺客列传》
少间,帘内掷一纸出。——《聊斋志异·促织》
莺解裙带掷于梁。—— 金·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
(3) 又如:掷丸(辽俗,于正旦抛掷饼团以惊鬼);掷骰(掷色,掷博,掷博齿,掷卢,掷钱。掷骰子之类的种种赌博游戏);掷铁饼
(4) 投射
多情过客,空费汝、星眸小掷。——清· 许田《解语花》
(5) 又如:掷目(投以目光)
(6) 腾跃,将自身抛入空中
澄波月上见鱼掷,晚径叶多闻犬行。——唐· 周贺《晚题江馆》
(7) 又如:掷身(纵身);掷倒(逆行连倒,翻筋斗)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潮州话:dan6(tăⁿ)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反体指事。小篆是仄的反写。本义:小而圆的物体)
(2) 同本义
丸,圜也。——《说文》
五六月累丸二不坠。——《庄子·达生》
市南宜僚弄丸。——《庄子·徐无鬼》
首衔铜丸。——《后汉书·张衡传》
机发吐丸。
(3) 又如:鱼丸;肉丸;丸熊(形容母善教子。唐朝柳仲郢幼年好学,其母曾和熊胆丸,让其夜嚼以助勤促学);丸丹(圆粒状丹药);丸散(中药的丸剂、粉剂之属);丸熊(用熊胆和制的药丸);丸散膏丹(中药各种型剂的总称)
(4) 特指弹丸
金丸落飞鸟,夜入琼楼卧。——唐· 李白《少年子》
(5) 小球 ,泛指球形的小东西。如:丸转(如丸转动,比喻圆滑);丸鼓(以铜丸击鼓);丸泥(一种泥丸)
(6) 量词
三次,三丸俱吞了。——《西游记》
(7) 又如:一次吃三丸;此药每服两丸
(8) 指鸟卵
流沙之西,丹山之南,有凤之丸,沃民所食。——《吕氏春秋·本味》
(9) 姓
动词
(1) 揉物使成小球形
行者道:“要丸药。”——《西游记》
熟剂与面剂相似,方可丸擀。——沈继孙《墨法集要·锤练》
(2) 完
丸,完也。——《广雅》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yan2 [沙头角腔] jen2 [宝安腔] jen2 [海陆丰腔] ren2 [台湾四县腔] jen2 [梅县腔] jan2 [东莞腔] jen2 [客英字典] jen2
◎ 潮州话:in5(îⁿ)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桓 | 胡官 | 匣 | 桓 | 平聲 | 寒 | 合口一等 | 桓 | 山 | ghuan/huan | ɣuɑ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