措词

cuò cí [ cuo ci]
繁体 措詞
注音 ㄘㄨㄛˋ ㄘˊ

词语释义

1.选择词语,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意见。 2.说话,表示意见。

词语解释

  1. 见“ 措辞 ”。

引证解释

⒈ 见“措辞”。

措词的国语词典

选用语词来表达自己的意念。

如:「王教授的论文措词艰深,使得学生们一时无法领会。」

措词的网络释义

措词

  • 措词,是指人们在说话、写作、行文时精心选用的词语、句子。 说话、行文时选用的词句。如:措词强硬,他善于措词。
  • 措词造句

    妈妈措词严厉,哥哥被训斥哭了。
    当天上午,埃及军方发表措词严厉的声明,警告任何人不得诉诸暴力和破坏军事设施,违者必将受到严惩。
    措词严厉的知识产权法律,只有通过人们在违法后所面临的民事和刑事惩罚的严厉程度才能体现出来。
    该本采用节译法,措词简练,句式短小,加入回目,显出译者深厚的国学功底。
    他马上写了认罪书,承认自己措词不当,不能指出确据,请求皇上治罪。
    我外长措词严厉回答中日僵局提问。
    欧洲在措词上找岔子的做法既虚伪又狡诈。
    绝大数传播谚语的人都喜欢其思想的美妙性甚于它的正义性,喜欢它的措词特色甚于它的真切含义。
    我只是迫不及待想要保护你,生怕你受一点伤害,因为我知道无论怎样完美的措词都不能减轻你的痛苦,但是如果可以,我真的愿意把所有的悲伤都拿过来,我替你承担。
    微信不行,急急忙忙发个信息,常常信息发出去,又为措词不当懊恼,连沉淀修改的时间都没有。
    问对未来新娘、新郎的祝酒词应如何措词?
    现在是闲谈和读书的最好时光,整个世界融化在字里行间,虽然有时候一些措词太美丽了以致我不得不踱上几圈让它们有头绪。
    这样的条幅归咎于措词不当大抵不错。
    有效的沟通取决於沟通者对话题的充分掌握,而非措词的甜美。
    记得那天星光像在写诗,忘了我们还相爱的样子,记得你说你爱我的措词,却忘了对自己诚实。
    如果说此轮巡视的“反馈情况”措词严厉、令人惊愕,那么巡视过程对央企高管的处理速度亦让人咋舌。
    我们不能不怀疑这样的措词会模糊侵略者与被侵略者的区别。
    乾隆皇帝当场将郑信的文书掷还,还命军机处以两广总督李侍尧的名义,回了一封措词严厉的饬文。
    一阵的胡思乱想,突然醒过神来,顿时有点尴尬,搜肠刮肚的措词说道“这个,在下姓侯名一行,冒昧前来,实属唐突。
    这些公函措词不当、格式混乱、内容偏执、编号有误、印章不对、显系假冒,遂转交公安机关立案侦查。

    汉字详情

    cuò [cuo]
    部首: 330
    笔画: 11
    五笔: RAJ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QTA
    四角: 54061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昔声。本义:放置,安放)

    (2) 同本义

    措,置也。——《说文》。

    则民无所措手足。——《论语·子路》

    学之弗能,弗措也。——《礼记·中庸》。疏:“学不至于能,不措置休废也。”

    几致刑措。——《汉书·文帝纪》。师古曰:“措,置也。民不犯法,无所刑也。”

    (3) 又如:措置(安放;料理);措身(安身,置身);措手(着手处理);措手不迭(形容做事迅速敏捷)

    (4) 处理,安排 。如:措注(处置);措处(料理;安排)

    (5) 筹划办理 。如:筹措;措画(筹划);措处(筹办,置办)

    (6) 施行;用 。如:措施(施行,设施)

    (7) 废弃;搁置

    驱天下之人入于罪,又缓而慢之以滋其懈怠,此刑之所以不措也。——柳宗元《断刑论下》

    英文翻译

    place; collect, arrange; employ

    方言集汇

    ◎ 粤语:cou3 zaak3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cu3 [台湾四县腔] co5 cu5 [客英字典] cih5 [东莞腔] cu5 [梅县腔] ze5 chu5 [宝安腔] cu5 [海陆丰腔] co5 cu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一暮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倉故去聲開口一等choh/cuhtsʰu
    [ci]
    部首: 226
    笔画: 7
    五笔: YNGK
    五行:
    吉凶:
    仓颉: IVSMR
    四角: 3772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言,司声。本义:言词。按,“辞”、“词”在“言词”这个意义上是同义词。但在较古的时代,一般只说“辞”,不说“词”。汉代以后逐渐以“词”代“辞”)

    (2) 同本义

    词,意内而言外也。——《说文》

    词色甚强。——《世说新语·轻诋》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杜甫《石壕吏》

    门者故不入,则甘言媚词,作妇人状,袖金以私之。——宗臣《报刘一丈书》

    (3) 又如:名词;动词;形容词;词色(声色);词锋(犀利的文笔,好像刀剑的锋芒);词不达意

    (4) 诗文中的词语

    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姜夔《扬州慢》

    (5) 又如:词科(文词科场;科举考场);词场(文坛、文苑、文辞荟萃的地方;文词科试的场所);词翰(词章);词章(文辞的通称。后用以专称诗赋文章而言)

    (6) 状纸;诉讼

    次日,一乘轿子抬到县门口,正值知县坐早堂,就喊了冤,知县叫补进词来。——《儒林外史》

    (7) 又如:词状(状词;诉状);词因(原因,情由。多指供词,讼状所陈述的内容);词讼(同辞讼。诉讼)

    (8) 文体名,诗歌的一种 。一种韵文形式,由五言诗、七言诗或民间歌谣发展而成,起于唐代,盛于宋代。原是配乐歌唱的一种诗体,句的长短随歌调而改变,因此又叫长短句。有小令和慢词两种,一般分上下两阕

    动词

    说,告诉

    其词于宾曰。——《礼记·曾子问》

    英文翻译

    words; phrase, expression

    方言集汇

    ◎ 粤语:ci4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