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亦作“ 掩苒 ”。披靡,偃倒。
唐 柳宗元 《袁家渴记》:“每风自四山而下,振动大木,掩苒众草,纷红骇緑,蓊葧香气。” 宋 苏轼 《和饮酒》之三:“身如受风竹,掩冉众叶惊。俯仰各有态,得酒诗自成。”
摇曳貌。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小秦淮录》:“池荷掩冉於左右,陇菊迤邐於东西。”
柔弱貌。
宋 苏辙 《寓居》诗之四:“弱榴生掩冉,插竹强支叉。旋叠封根石,能开著子花。” 宋 陆游 《感怀》诗:“阡眠香草茂,掩苒烟柳弱。”
轻盈柔美貌;柔和貌。
宋 洪迈 《夷坚丁志·临卭李生》:“女从水面掩冉而返。” 宋 辛弃疾 《喜迁莺》词:“掩冉如羞,参差似妒,拥出芙渠花发。”
萦绕貌。
宋 王质 《游东林山水记》:“一色荷花,风自两岸来,红披緑偃,摇荡葳蕤,香气勃郁,冲怀罥袖,掩苒不脱。” 明 高启 《焚香》诗:“乍飘犹掩冉,将断更氤氲。”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掩苒”。
⒉ 披靡,偃倒。
引唐柳宗元《袁家渴记》:“每风自四山而下,振动大木,掩苒众草,纷红骇緑,蓊葧香气。”
宋苏轼《和饮酒》之三:“身如受风竹,掩冉众叶惊。俯仰各有态,得酒诗自成。”
⒊ 摇曳貌。
引清李斗《扬州画舫录·小秦淮录》:“池荷掩冉於左右,陇菊迤邐於东西。”
⒋ 柔弱貌。
引宋苏辙《寓居》诗之四:“弱榴生掩冉,插竹强支叉。旋叠封根石,能开著子花。”
宋陆游《感怀》诗:“阡眠香草茂,掩苒烟柳弱。”
⒌ 轻盈柔美貌;柔和貌。
引宋洪迈《夷坚丁志·临卭李生》:“女从水面掩冉而返。”
宋辛弃疾《喜迁莺》词:“掩冉如羞,参差似妒,拥出芙渠花发。”
⒍ 萦绕貌。
引宋王质《游东林山水记》:“一色荷花,风自两岸来,红披緑偃,摇荡葳蕤,香气勃郁,冲怀罥袖,掩苒不脱。”
明高启《焚香》诗:“乍飘犹掩冉,将断更氤氲。”
掩冉的网络释义
掩冉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手,从奄,奄亦声。本义:遮蔽)
(2) 同本义
掩,敛也。小上曰掩。——《说文》
掩练帛,广终幅。——《仪礼·士丧礼》。注:“裹首也。”
掩薄草渚。——《史记·司马相如传》
空正掩日。——《周髀算经》
掩口胡卢而笑。——《聊斋志异·促织》
掩其上哉。——清· 方域《壮梅堂文集》
手巾掩口。——《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势拔五岳掩 赤诚。—— 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3) 又如:掩圹(将棺木放入墓穴内,加土掩埋);掩心(护胸的铠甲);掩土(盖土埋葬);掩面(盖在尸体面部的白色的布或绢);掩著(掩盖剽窃他人文章的痕迹)
(4) 藏
掩贼为臧。——《左传·文公十八年》。注:“匿也。”
处必掩身。——《礼记·月令》
(5) 又如:掩掩缩缩(躲躲藏藏);掩敛(遮藏躲闪);掩败(掩饰失败);掩秘(隐瞒,秘而不宣)
(6) 止
掩,止也。——《方言》十三
掩以绝灭。——王褒《洞箫赋》。注:“止息貌。”
掩细柳而抚剑。——潘岳《西征赋》。注:“止也。”
(7) 乘其不备 。如:掩取(乘其不意而夺取或捕捉);掩捕(乘其不备而逮捕)
(8) 袭击 。如:掩攻(袭击,乘人不备而加以攻击);掩击(袭击;冲杀)
(9) 关闭;合上
为掩户。——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10) 又如:掩亚(关闭);掩关(关闭;关门)
(11) 意外地被夹住 。如:小心门掩了你的手
(12) 抹杀
一眚掩大德。——《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yam3 [海陆丰腔] ram3 am1 [梅县腔] jam3 jim5 [陆丰腔] jam3 [东莞腔] jam3 [宝安腔] jam3 [客英字典] jam3 [台湾四县腔] jam3 am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奄 | 衣儉 | 影 | 鹽B | 上聲 | 琰 | 開口三等 | 咸 | 鹽B | ʔĭɛm | qiemx/yeem |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象形。本义:毛柔弱下垂的样子)
(2) 同本义
冄,毛冄冄也。——《说文》
(3) 又如:冉弱(荏弱)
(4) 逐渐,渐进。常作“冉冉”
老冉冉其将至兮。——《离骚》。注:“行貌。”
冉内,行也。又冉冉,进也。——《广雅》
(5) 又如:冉冉悠悠(行动飘忽貌);冉冉缠缠(慢慢腾腾);冉内趋(指仕宦为政)
名词
(1) 龟壳的边缘
(2) 姓。如:冉魏(国名(350—352)东晋冉闵篡后赵自立,国号魏,史称冉魏。后为前燕所灭);冉求、冉雍、冉伯牛(春秋鲁人。都为孔子弟子)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ngiam3 [客英字典] ngiam1 ngiam3 [客语拼音字汇] ngiam1 [梅县腔] ngiam3 [东莞腔] ngiam1 [海陆丰腔] ngiam3 [宝安腔] ngiam1 ngiam3 [陆丰腔] jan3
◎ 潮州话:而嫣6(染),riam2 (jíam) 「澄海」riang2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意思相近分类信息词性分类字数分类含数字词语含十二生肖词语描写人物的词语描写颜色的词语描写月份的词语描写季节的词语描写二十四节气的词语拼音首字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