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骨
词语释义
接骨
(1) 中医用手法(必要时可配以药物和器械)为断骨病人续上断骨,使能愈合正常
词语解释
基本解释
中医指用一定的手法(必要时配合药物和器械)把折断的骨头接起来使它逐渐复原。
词语来源
该词语来源于人们的生产生活。
词语造句
1、对于MMA斗士的面部整形包括对骨折的接骨,从身体其它部位取骨的骨骼移植,和用人造材料对骨骼缺失部位进行填充。
2、有治疗作用,舒缓的糖浆和茶也可以从接骨木浆果酿造。
3、目的:总结应用邵氏系列接骨丹对促进骨折愈合作用效果的体会。
4、锁定头螺钉技术和微创钢板接骨术一并发展,将软组织保护放在内固定治疗的中心环节。
5、目的:肱骨后方接骨板内固定手术中容易损伤桡神经。
6、锁定钢板接骨术是骨折治疗花费昂贵的选择,必须谨慎选择。
7、锁定钢板接骨术是解决骨质疏松性骨折治疗的一种可能性选择。
8、应用任何新区域的具体锁定钢板系统都要有较以前传统钢板接骨术和其他手术以及非手术治疗的选择。
9、接骨木浆果因其治疗身体和精神的声誉在人类历史上已有几个世纪了。
10、钢钉被改进成为带有锁钉技术的,而简单的钢板也被改进为接骨板、加压接骨板以及现在的锁定钢板。
11、目的探讨TINISMA形状记忆合金环抱式接骨板对骨折内固定的适应症及临床效果。
12、本文讨论胫骨骨折治疗过程中腓骨接骨与截骨的得失。
13、结论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对于骨质疏松的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14、本土到欧洲和北美洲,接骨木浆果(黑接骨木)是一种像树木一样的灌木。它产生锯齿状叶片,精美的鲜花和多汁浆果,这些因其有益的性能都被人们使用。
15、若想获得良好临床结果,必须理解桥接钢板接骨术生物力学背景。
16、目的评价普通钢板挤压复位接骨术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疗效。
17、与传统钢板接骨术相比,应用LCP时不再推荐每块骨折块固定的确切的螺钉数或皮质数。
18、目的探讨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微创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
19、相对传统钢板接骨术,新一代LCP要求适应该手术技术。
20、结论国产PDLLA接骨板能够在体内逐步自行降解吸收;其降解过程与骨折的愈合过程相吻合,并能够促使骨折早期愈合。
21、在河的彼岸,我们可以看得见在接骨木排垂下的石质桥墩。
22、目的:比较分析微型接骨板和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对手功能恢复的影响。
23、许多治疗方案被用于治疗全髋关节和膝关节置换术后周围骨折,包括锁定和非锁定接骨板、异体移植材料、环扎捆绑带、髓内装置和关节翻修。
24、主导产品伤科接骨片为国家中药保护产品。
25、目的检验三叶接骨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疗效。
26、结论接骨中药提取物植入颅骨缺损部位后能促进间充质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从而加速骨缺损的愈合。
27、目的:探讨接骨胶囊促进家兔骨折愈合及对小鼠的抗炎及镇痛作用。
接骨的国语词典
医治受伤断骨的方法。把折断的骨头接起来,使它逐渐复原。
接骨的网络释义
接骨
接骨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妾声。本义:两手交叉)
(2) 交合;会合
接,交也。——《说文》
接,合也。——《广雅》
昼日三接。——《易·晋》
两君偃兵接好。——《国语·吴语》。注:“合也。”
兵刃既接。——《孟子·梁惠王上》
车鉷毂兮短兵接。——《楚辞·九歌·国殇》
兵不接刃。——《吕氏春秋·怀宠》
敌皆以走为利,则刃无与接。——《吕氏春秋·爱士》
(3) 迎接
笙箫细乐,却安排接驾。——《宣和遗事》
(4) 又如:接场(迎接从科举考场回来的生员);接构(联合);接三(人死后三日举行的迎接魂魄归来的仪式);接煞(为接死人灵魂回家而举行的仪式)
(5) 接见;接待
接遇宾客。——《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尽礼相接。——唐· 李朝威《柳毅传》
(6) 又如:接伴(接待外国使臣);接待使(陪同官员;担任迎接、陪伴来宾使命的人);接遇(接待);接对(接待应对)
(7) 靠近;接触
车错毂兮短兵接。——《楚辞·九歌·国殇》
宾立接西塾。——《仪礼·聘礼》
(8) 又如:接物(与外物接触;与人交往);接膝(膝盖相接。指彼此对坐靠得很近);接仗(交战,打仗);接席(坐席相接。多形容亲近);接翅(翅膀碰着翅膀。形容禽鸟多)
(9) 连续;继续
心不怡之长久兮,忧与愁其相接。——《楚辞·九章·哀郢》
圣人食足以接气。——《淮南子·精神》
故使工人为木材以接手。——《战国策·秦策五》
(10) 又如:接响(接连不断的声响);接轸(车辆相连而行。比喻靠近);接脚(一个跟着一个,紧接在后;接替;接脚夫,接脚婿。妇女丈夫死后再招的后夫);接偈(接诵偈语)
(11) 连接
接天莲叶无穷碧。——宋·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与国邻接。——《资治通鉴》
首尾相接。
(12) 又如:接武(前后足迹相连接。形容步子很小);接境(地界相连,交界);接衫(上下用两种颜色的料子拼接起来的长衫)
(13) 承接,收受
汉兴,接 秦之敝。——《史记·平准书》
(14) 又如:接茶(女方允婚,接受男方聘礼);接丝鞭(女方招亲时,送给男方丝鞭,男方接丝就表示同意);接凑(能够接续)
(15) 嫁接 。如:接头(供嫁接用的植物顶梢)
(16) 托,手掌向上承受 。如:接球;我往下扔,他在下面接着
(17) 缚
武士反接之。——《史记》
名词
(1) 交往,交情
君子之接如水。——《礼记·表记》
(2) 姓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英字典] ziap7 [台湾四县腔] ziap7 [客语拼音字汇] jiab5 [东莞腔] ziap7 [梅县腔] ziap7 [宝安腔] ziap7 [海陆丰腔] ziap7 [陆丰腔] ziap7 [沙头角腔] ziak7
◎ 潮州话:zih4 , ziab4 [澄海]ziag4 ,(chih chiap)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罗马字 |
接 | 即葉 | 精 | 葉A | 入聲 | 葉 | 開口三等 | 咸 | 鹽A | ciep/ziep |
详细解释
gū
(1) ——表示声、形、动作。如:骨都都(形容连续不断向外冒);骨骨农农(咕咕哝哝;嘀嘀咕咕);骨辘辘(象声词。滚动声)
(2) 另见
gǔ
名词
(1) (会意。从冎(
小篆象去掉肉的骨形,意思是“剐”。从肉,表示骨与肉相连。“骨”是汉字部首之一,从“骨”的字多与骨头和人体有关。本义:骨头)(2) 同本义
骨,肉之覈也。——《说文》
骨者,髓之府。——《素问·脉要精微论》
风生木与骨。——《管子·四时》
马已死,买其骨五百金。——《战国策·燕策》
以刀刺骨。——《韩非子·安危》
而额焦烂不可辨,左膝以下筋骨尽脱矣。——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3) 骨头,脊椎动物的骨骼的各个坚硬的部分。解剖学名词。如:骨空(即骨孔);骨腔;尺骨;肋骨;龙骨(鸟类的胸骨);听骨;颌骨
(4) 比喻在物体内部支撑的架子。如:钢骨水泥;船的龙骨;主心骨;骨扇(折扇)
(5) 人的躯干 。如:骨相(依人的骨胳与相貌,可推测其穷通祸福之五星);骨骸(形体)
(6) 尸骨,尸首。指死去的人
当时虽觭梦幻想,宁知此为归骨所耶?——清· 袁枚《祭妹文》
(7) 又如:骨殖;骨朽(死亡已久)
(8) 人的品质、气概
自是君身有仙骨,世人那得知其故?——唐· 杜甫《送孔巢父发游江东兼呈李白》
(9) 又如:傲骨;媚骨;骨清(超凡脱俗,具有神仙资质);骨格(品德;气度)
(10) 比喻文学作品的刚健风格
蓬莱文章 建安骨,中间 小谢又清发。—— 唐·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11) 又如:骨格(诗文的体式和风格);风骨(诗文雄健有力的风格)
(12) 比喻刚毅正直 。如:骨直(躯干挺直。比喻刚正强毅);骨鲠之臣(刚正直谏之臣)
(13) 比喻瘦劲的书体
蔡邕书骨气洞达,爽爽有神。—— 唐· 张彦远《法书要录》引 南朝梁· 袁昂《古今书评》
(14) 又如:骨力
(15)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沙头角腔] gut7 [客语拼音字汇] gud5 [海陆丰腔] gut7 [客英字典] gwut7 [台湾四县腔] gut7 [东莞腔] gut7 [宝安腔] gut7 [陆丰腔] gut7 [梅县腔] gut7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骨 | 古忽 | 見 | 沒 | 入聲 | 月 | 合口一等 | 魂 | 臻 | kuot | kuə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