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

jiē chù [jie chu]
繁体 接觸
注音 ㄐ一ㄝ ㄔㄨˋ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接触 jiēchù

(1) 碰上;挨上

两个球体只接触于一点
touch;contact;come close to;come into contact with;get in touch with

(2) 接近并发生交往或冲突

接触群众
contact;engage

词语解释

  1. 碰上;挨上;牵涉。

    梁启超 《新民说·释新民之义》:“耳目所接触,脑筋所濡染……皆使之有可以为一个人之资格。” 萧红 《桥·烦扰的一日》:“他没有鞋子,并且他用裸露的膝头去接触一些冬天的石头。” 袁静 《伏虎记》第十回:“如今,在夜幕的笼罩下,只有和天空接触的地方,才显出曲曲折折的轮廓。” 孙厥 《新儿女英雄续传》第二一章:“于是,谈话就接触到起义的一些具体问题了。”

  2. 指人们间的接近交往。

    冰心 《我的邻居》:“大学一年级的班很大,我同她接触的机会不多。” 徐怀中 《西线轶事》一:“因为工作上无法分开,男女同志之间接触很平常。”

  3. 犹接火。用枪炮互相射击。

    沈从文 《会明》:“他期待前线的接触,却又并不因为这些事。” 魏巍 《东方》第二部第二章:“由你团派一个营同敌人保持接触,边打边撤。”

引证解释

⒈ 碰上;挨上;牵涉。

梁启超《新民说·释新民之义》:“耳目所接触,脑筋所濡染……皆使之有可以为一个人之资格。”
萧红《桥·烦扰的一日》:“他没有鞋子,并且他用裸露的膝头去接触一些冬天的石头。”
袁静《伏虎记》第十回:“如今,在夜幕的笼罩下,只有和天空接触的地方,才显出曲曲折折的轮廓。”
孙厥《新儿女英雄续传》第二一章:“于是,谈话就接触到起义的一些具体问题了。”

⒉ 指人们间的接近交往。

冰心《我的邻居》:“大学一年级的班很大,我同她接触的机会不多。”
徐怀中《西线轶事》一:“因为工作上无法分开,男女同志之间接触很平常。”

⒊ 犹接火。用枪炮互相射击。

沈从文《会明》:“他期待前线的接触,却又并不因为这些事。”
魏巍《东方》第二部第二章:“由你团派一个营同敌人保持接触,边打边撤。”

接触的国语词典

碰著、挨上。

如:「手指不要接触伤口。」

接触的网络释义

接触 (汉语词语)

  • 接触是一个词汇,(1)碰面;遇上;挨上。(2)牵涉。(3)指人们间的接近交往;联络。
  • 接触造句

    领导干部要多和群众接触,才能体察民情。
    我到这里时间不久,跟群众接触不多,对情况还若明若暗的。
    在我所接触的人中,先生的道德文章,堪称买静求安,令人景仰。
    通过这几次接触,我觉得张晓并不是一个不讲理的同学。
    如果你想学习龙马精神那你就多和这儿的人接触一下。
    他们最初的接触是在一年前。
    他是个花花公子,你应该少与他接触。
    一个作家,如果把自己关进象牙之塔,不去接触现实的广阔社会,就不可能写出感人的传世之作。
    他和她接触了几次,兴趣爱好总觉得格格不入,看来彼此很难产生感情了。
    新手一个,刚开始接触兵器,希望各位老师不吝赐教!
    我刚开始接触电脑时十分生疏,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现在已是熟能生巧了。
    别看他平时总是一副道貌岸然的样子,接触多了,才发现他其实品质卑劣。
    当你使这两条导线一接触,这台机器就会立刻开始运转。
    我劝他少跟那些不三不四的人接触,完全是出于善意。
    他常接触各方面的代表人物,见识很广。
    小张知书识礼,举止文雅,一接触便给人留下了好的印象。
    由于工作关系,我和他接触较多。
    由于接触太多,我对电脑的兴致变得淡薄了。
    接触越多古代的典籍,越觉得古人的话十分发人深省呢!
    小红对从没有接触过的电脑一窍不通。

    汉字详情

    jiē [jie]
    部首: 330
    笔画: 11
    五笔: RUVG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QYTV
    四角: 50044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妾声。本义:两手交叉)

    (2) 交合;会合

    接,交也。——《说文》

    接,合也。——《广雅》

    昼日三接。——《易·晋》

    两君偃兵接好。——《国语·吴语》。注:“合也。”

    兵刃既接。——《孟子·梁惠王上》

    车鉷毂兮短兵接。——《楚辞·九歌·国殇》

    兵不接刃。——《吕氏春秋·怀宠》

    敌皆以走为利,则刃无与接。——《吕氏春秋·爱士》

    (3) 迎接

    笙箫细乐,却安排接驾。——《宣和遗事》

    (4) 又如:接场(迎接从科举考场回来的生员);接构(联合);接三(人死后三日举行的迎接魂魄归来的仪式);接煞(为接死人灵魂回家而举行的仪式)

    (5) 接见;接待

    接遇宾客。——《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尽礼相接。——唐· 李朝威《柳毅传》

    (6) 又如:接伴(接待外国使臣);接待使(陪同官员;担任迎接、陪伴来宾使命的人);接遇(接待);接对(接待应对)

    (7) 靠近;接触

    车错毂兮短兵接。——《楚辞·九歌·国殇》

    宾立接西塾。——《仪礼·聘礼》

    (8) 又如:接物(与外物接触;与人交往);接膝(膝盖相接。指彼此对坐靠得很近);接仗(交战,打仗);接席(坐席相接。多形容亲近);接翅(翅膀碰着翅膀。形容禽鸟多)

    (9) 连续;继续

    心不怡之长久兮,忧与愁其相接。——《楚辞·九章·哀郢》

    圣人食足以接气。——《淮南子·精神》

    故使工人为木材以接手。——《战国策·秦策五》

    (10) 又如:接响(接连不断的声响);接轸(车辆相连而行。比喻靠近);接脚(一个跟着一个,紧接在后;接替;接脚夫,接脚婿。妇女丈夫死后再招的后夫);接偈(接诵偈语)

    (11) 连接

    接天莲叶无穷碧。——宋·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与国邻接。——《资治通鉴》

    首尾相接。

    (12) 又如:接武(前后足迹相连接。形容步子很小);接境(地界相连,交界);接衫(上下用两种颜色的料子拼接起来的长衫)

    (13) 承接,收受

    汉兴,接 秦之敝。——《史记·平准书》

    (14) 又如:接茶(女方允婚,接受男方聘礼);接丝鞭(女方招亲时,送给男方丝鞭,男方接丝就表示同意);接凑(能够接续)

    (15) 嫁接 。如:接头(供嫁接用的植物顶梢)

    (16) 托,手掌向上承受 。如:接球;我往下扔,他在下面接着

    (17) 缚

    武士反接之。——《史记》

    名词

    (1) 交往,交情

    君子之接如水。——《礼记·表记》

    (2) 姓

    英文翻译

    receive; continue; catch; connect

    方言集汇

    ◎ 粤语:zip3
    ◎ 客家话:[客英字典] ziap7 [台湾四县腔] ziap7 [客语拼音字汇] jiab5 [东莞腔] ziap7 [梅县腔] ziap7 [宝安腔] ziap7 [海陆丰腔] ziap7 [陆丰腔] ziap7 [沙头角腔] ziak7
    ◎ 潮州话:zih4 , ziab4 [澄海]ziag4 ,(chih chiap)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九葉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罗马字
    即葉葉A入聲開口三等鹽Aciep/ziep
    chù [chu]
    部首: 707
    笔画: 13
    五笔: QEJY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NBLMI
    四角: 25236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角,蜀声。本义:以角撞物)

    (2) 用角抵人或物

    触,牴也。——《说文》

    兽穷则触。——《新序杂事》

    触槐而死。——《左传》

    羝羊触藩。——《易·大壮》

    (3) 又如:触藩(以角触撞藩篱);触藩羝羊(公羊抵触藩篱,角被挂,无法摆脱很焦急)

    (4) 撞,碰

    手之所触。——《庄子·养生主》

    (5) 又如:触损(伤害);触抵(抵触顶撞);触搏(撞击)

    (6) 接触 。如:触物(接触景物、事物);触桶(便桶);触冒(接触,冒着)

    (7) 遇到;遭受

    触草木,尽死。——柳宗元《捕蛇者说》

    (8) 又如:触受(触及,遭受);触值(遭遇);触祸(遭受祸殃)

    (9) 触动 。如:触情(因遇到外物而兴起的感情或感想);触兴(遇到外物而兴起感想)

    (10) 干犯,冒犯

    去礼义,触刑法。——《汉书·元帝纪》

    (11) 又如:触突(触犯;刺激);触抵(触犯罪过);触冒(冒犯,冲犯)

    名词

    (1) 佛家语。与色、声、香、味、法合称“六尘”

    人之嗜欲,著于声、色、香、味、触、法,而仁义即由嗜欲而起。——章炳麟《菌说》

    (2) 姓

    英文翻译

    butt, ram, gore; touch

    方言集汇

    ◎ 粤语:cuk1 zuk1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