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洽

jiē qià [ jie qia]
注音 ㄐ一ㄝ ㄑ一ㄚˋ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接洽 jiēqià

(1) 跟人联系,谈有关事项

接洽工作
arrange business with;take up a matter with

词语解释

  1. 跟人商量彼此有关的事项。

    瞿秋白 《饿乡纪程》十三:“九日上午八时,一切都已接洽妥帖。” 蹇先艾 《春和客栈》:“我们有五个代表被推选出来,先到 遵义 去接洽校舍。”

引证解释

⒈ 跟人商量彼此有关的事项。

瞿秋白《饿乡纪程》十三:“九日上午八时,一切都已接洽妥帖。”
蹇先艾《春和客栈》:“我们有五个代表被推选出来,先到遵义去接洽校舍。”

接洽的国语词典

与人商议事情。

如:「他负责与外国客户接洽生意。」

接洽的网络释义

接洽

  • 接洽,指跟人联系,洽谈有关事项。跟人商量彼此有关的事项。
  • 接洽的翻译

    英语: to discuss a matter with sb, to get in touch with, to arrange
    德语: ein Geschäft vereinbaren (V)​, sich in Verbindung setzen mit, Kontakt aufnehmen mit (V)​
    法语: entrer en rapport, se mettre en contact, avoir affaire à qqn, arranger une affaire, se consulter

    接洽造句

    兹有秦风同志,派遣至大山村担任村委会主任助理,请予以接洽。
    当时微软的财务总监彼得?克莱因也对的成就多有耳闻,于是在今年四月与德班进行了接洽。微软的手机软件业务还处在襁褓阶段,正是四处物色强援的时候。
    扣问其他接洽人的姓名。
    现在,海瑟的电报公之于众,人们得以从这位将军自己的话语中了解他和他的接洽人认为他得到的命令是什么。
    因此,环境要与社会公德接洽起来,与实际行动作为人格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
    销售季节日益临近,许多客户与我方接洽索要报盘。
    记者希望接洽范清平和政府发言人,但没有成功。越南造船工业集团一位接待人员表示,目前没人可以就此事发表言论。
    我国与日本相距甚近,同洲同文,取资尤易为力,亟应遴派专员前往调查,借得与彼都人士接洽研求。
    本公司遵循“质量第一、客户至上、诚信合作、以人为本”的一贯方针,提供优质产品,全力为客户提供方便,欢迎国内外客商直接洽谈业务。
    胜利是一个相闭实词,他会给你带来许多不相干的接洽。
    上广电表示,公司目前正在谋建第八代液晶面板生产线,包括与国际知名公司进行合作或合资的接洽,外界传闻的关于六代线的报道不实。
    纲后,空中交管员反在让议的威严心浪秃。由于最远有几腾飞机飞翔中接洽不到机场指挥塔,有法追求辅助着陆的事情产生。
    与游泳池、健身房、蹦蹦床游艺室和其它商业设施接洽,探讨是否可以为有特殊需要的家庭定期举办聚会活动。
    用人单位也可以与海外高层次人才协商接洽,达成意向后向开发区海外学人中心申报。
    作出确定的是,铝球,安排在杆端枢纽关头轴启可以降出自在。两洞钻于塑胶隔断,以即背内务两个螺丝用来举办球的接洽。
    机构的执行董事或公关经理往往是最精准、最可接近的采访资源,他们还会带你接洽到志愿者和其他消息来源。
    您可以接洽信用卡的发卡银行扣问情况。
    本公司常年大量生产新款勾针衫、棒针衫、机织衫,品质保证,价格公道,欢迎与我们接洽!
    而面对该企业的盛意拳拳,柴静也有些动心,目前双方正在接洽,进展良好。
    由于生意越做越大,古今金石集团已经在北京琉璃厂东西街还有报国寺各开了分店,最近又在接洽南方市成立分公司。

    汉字详情

    jiē [jie]
    部首: 330
    笔画: 11
    五笔: RUVG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QYTV
    四角: 50044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妾声。本义:两手交叉)

    (2) 交合;会合

    接,交也。——《说文》

    接,合也。——《广雅》

    昼日三接。——《易·晋》

    两君偃兵接好。——《国语·吴语》。注:“合也。”

    兵刃既接。——《孟子·梁惠王上》

    车鉷毂兮短兵接。——《楚辞·九歌·国殇》

    兵不接刃。——《吕氏春秋·怀宠》

    敌皆以走为利,则刃无与接。——《吕氏春秋·爱士》

    (3) 迎接

    笙箫细乐,却安排接驾。——《宣和遗事》

    (4) 又如:接场(迎接从科举考场回来的生员);接构(联合);接三(人死后三日举行的迎接魂魄归来的仪式);接煞(为接死人灵魂回家而举行的仪式)

    (5) 接见;接待

    接遇宾客。——《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尽礼相接。——唐· 李朝威《柳毅传》

    (6) 又如:接伴(接待外国使臣);接待使(陪同官员;担任迎接、陪伴来宾使命的人);接遇(接待);接对(接待应对)

    (7) 靠近;接触

    车错毂兮短兵接。——《楚辞·九歌·国殇》

    宾立接西塾。——《仪礼·聘礼》

    (8) 又如:接物(与外物接触;与人交往);接膝(膝盖相接。指彼此对坐靠得很近);接仗(交战,打仗);接席(坐席相接。多形容亲近);接翅(翅膀碰着翅膀。形容禽鸟多)

    (9) 连续;继续

    心不怡之长久兮,忧与愁其相接。——《楚辞·九章·哀郢》

    圣人食足以接气。——《淮南子·精神》

    故使工人为木材以接手。——《战国策·秦策五》

    (10) 又如:接响(接连不断的声响);接轸(车辆相连而行。比喻靠近);接脚(一个跟着一个,紧接在后;接替;接脚夫,接脚婿。妇女丈夫死后再招的后夫);接偈(接诵偈语)

    (11) 连接

    接天莲叶无穷碧。——宋·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与国邻接。——《资治通鉴》

    首尾相接。

    (12) 又如:接武(前后足迹相连接。形容步子很小);接境(地界相连,交界);接衫(上下用两种颜色的料子拼接起来的长衫)

    (13) 承接,收受

    汉兴,接 秦之敝。——《史记·平准书》

    (14) 又如:接茶(女方允婚,接受男方聘礼);接丝鞭(女方招亲时,送给男方丝鞭,男方接丝就表示同意);接凑(能够接续)

    (15) 嫁接 。如:接头(供嫁接用的植物顶梢)

    (16) 托,手掌向上承受 。如:接球;我往下扔,他在下面接着

    (17) 缚

    武士反接之。——《史记》

    名词

    (1) 交往,交情

    君子之接如水。——《礼记·表记》

    (2) 姓

    英文翻译

    receive; continue; catch; connect

    方言集汇

    ◎ 粤语:zip3
    ◎ 客家话:[客英字典] ziap7 [台湾四县腔] ziap7 [客语拼音字汇] jiab5 [东莞腔] ziap7 [梅县腔] ziap7 [宝安腔] ziap7 [海陆丰腔] ziap7 [陆丰腔] ziap7 [沙头角腔] ziak7
    ◎ 潮州话:zih4 , ziab4 [澄海]ziag4 ,(chih chiap)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九葉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罗马字
    即葉葉A入聲開口三等鹽Aciep/ziep
    qià,hé [qia,he]
    部首: 331
    笔画: 9
    五笔: IWGK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EOMR
    四角: 38161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水,合声。本义:沾湿,浸润)

    (2) 同本义

    洽,沾也。——《说文》

    仁洽道丰。——张衡《东京赋》

    是泽南洽而威北畅也。——《汉书·终军传》

    内洽五藏。——《淮南子·要略》

    (3) 又如:洽濡(沾湿,滋润);洽润(润泽);洽衿(沾湿衣襟)

    (4) 合,符合

    以洽百礼。——《诗·小雅·载芟》

    则无以祖洽于众也。——《礼记·仲尼燕居》

    (5) 又如:洽愿(称心如愿);洽意(合意;中意);洽悉(与事切合而详尽)

    (6) 商量,协商意见 。如:洽办;面洽;洽商

    (7) 假借为“给”。供应

    不洽而爟之,使客无得以助攻备。——《商君书·兵守》

    形容词

    (1) 周遍;广博

    元元本本,殚见洽闻。——班固《西都赋》。注:“洽,遍也。”

    (2) 又如:洽化(普遍受到薰陶教化);恰闻(见识广博);洽人(学识渊博的人);洽客(广见博闻者);洽浃(广博;周遍)

    (3) 和谐;融洽

    洽比其邻。——《诗·小雅·正月》

    民之洽也。——《诗·大雅·板》

    (4) 又如:洽平(太平盛世,四方融洽);洽同(协和统一);洽和(和睦); 洽悦(和睦欢乐)

    英文翻译

    to blend with, be in harmony; to penetrate; to cover; a river in Shenxi

    方言集汇

    ◎ 粤语:ap1 haap6 hap1 hap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giap7 hiap7 [客语拼音字汇] giab5 [宝安腔] giap7 [客英字典] giap7 [台湾四县腔] giap7 hiap7 [东莞腔] hap7 [梅县腔] giap7 hap8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三十一洽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侯夾入聲開口二等ɣɐpghrep/hae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