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头

jiē tóur,jiē tóu [jie tour,jie tou]
繁体 接頭
注音 ㄐ一ㄝ ㄊㄡˊ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 jiē tóur ] :

〈名〉两个物体的连接处。


[ jiē tóu ] :

(名)两个条状物体的连接处:她落纱快,~好。② (口)(动)接洽;联系:你去找老刘~。③(动)熟悉某事的情况:我刚来不久,还不~。


词语解释

  1. 供嫁接用的植物顶梢。

    宋 欧阳修 《洛阳牡丹记·风俗记》:“ 洛 人甚惜此花,不欲传。有权贵求其接头者,或以汤中蘸杀与之。”

  2. 使两个条状物,或一个条状物的两端连接起来。

  3. 接洽;联系。

    张天翼 《谭九先生的工作》:“镇里镇外的人,都忙得蚂蚁似的,跑来跑去,一个个到他家里来接头。”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一:“货已经到 广州 ,正在接头。”

  4. 了解内情。

    《新晨报》1929.10.20:“但仍不外伺应伙友饮食,招待顾客烟茶,及包装取送而已。关于生意之内情,故然莫明其妙,不大接头也。”

  5. 对得上口,投机。

    沈从文 《贵生》:“ 贵生 看风头不大对,话不接头,默默的吹了几筒烟,只好走了。”

引证解释

⒈ 供嫁接用的植物顶梢。

宋欧阳修《洛阳牡丹记·风俗记》:“洛人甚惜此花,不欲传。有权贵求其接头者,或以汤中蘸杀与之。”

⒉ 使两个条状物,或一个条状物的两端连接起来。

⒊ 接洽;联系。

张天翼《谭九先生的工作》:“镇里镇外的人,都忙得蚂蚁似的,跑来跑去,一个个到他家里来接头。”
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一:“货已经到广州,正在接头。”

⒋ 了解内情。

《新晨报》1929.10.20:“但仍不外伺应伙友饮食,招待顾客烟茶,及包装取送而已。关于生意之内情,故然莫明其妙,不大接头也。”

⒌ 对得上口,投机。

沈从文《贵生》:“贵生看风头不大对,话不接头,默默的吹了几筒烟,只好走了。”

接头的国语词典

接洽。

如:「班刊就交给班代和出版社接头吧!」

接头的网络释义

接头

  • 在通信术语中,接头是安装在电缆与电缆之间,具有一定绝缘和密封性能,使得两根及以上电缆连续运行的设备。在基因工程技术中,使两个DNA分子或一个DNA分子的两端经酶切可以配对再经连接酶共价连接的序列。 现常用人工合成的六聚体接头(含有一特定酶的切口),也可多个六聚体接头连在一起,形成多聚接头(polylinker)。
  • 接头造句

    那个借化装术来接头的歹徒,如果不是警方逮捕了他,恐怕我们始终无法见到他的庐山真面。
    入户线没留长的问题很好解决,电缆连接有专业的接头,连接即可。
    王金宝成心装傻充愣,最后好歹算是完成了接头任务。
    电泵在潜入水中或吊起时,不得拉动电缆,以免电缆损坏或接头处断开。
    分析了弯曲强度、断裂挠度与焊合率之间的关系及接头的金相组织。
    将预装配接头体拆下,检查卡套刃边的嵌入情况,可见的突起带必须填满卡套端面的空间。
    主干电缆导体无接头,连续性好,减少了故障点。
    他坐在那儿,展卷读书,突然接头看见了她,微笑着说:“请来一杯白兰地。”。
    最危险点在接头的第一啮合齿的齿根处,最大应力应变值一般均超过屈服极限。
    用特氟龙胶带包裹上适配管、螺纹阀终端及所有的接头部位。
    结果表明:钻杆接头纵向开裂原因是摩擦裂纹引起的,摩擦裂纹的原因主要与井眼全角变化率偏大有关。
    黑铁壳,扣入式塑面,铜机芯,铜管子,铜接头。
    我公司主要生产经营喷雾接头、喷雾喷嘴、高压泵、柱塞泵、胶管、农用喷管等,欢迎广大新老客户光临。
    国内超大隧道衬砌管片试验已进行过整环试验,文中介绍的超大隧道衬砌管片接头足尺试验在国内尚属首次。
    量油尺,万向接头,呆接头,汽车排吸油复合管。
    外钳打在上边的接头上,内钳打在下边的接头上。
    使用超声波冲击焊趾来提高焊接接头及结构的疲劳强度,是国际上刚刚出现的一种新方法。
    防爆、隔爆挠性管、穿线盒接线箱,电缆密封接头、高温高压阀、蝶阀、高低压开关柜母线槽。
    再石膏倒模,根据患者的情况,细腻地加以调整,置入连接“金属腿杆”的“连接头”,最后树脂成型。
    铁路轨道中的支撑接头令轨枕直接置于轨端之下。

    汉字详情

    jiē [jie]
    部首: 330
    笔画: 11
    五笔: RUVG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QYTV
    四角: 50044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妾声。本义:两手交叉)

    (2) 交合;会合

    接,交也。——《说文》

    接,合也。——《广雅》

    昼日三接。——《易·晋》

    两君偃兵接好。——《国语·吴语》。注:“合也。”

    兵刃既接。——《孟子·梁惠王上》

    车鉷毂兮短兵接。——《楚辞·九歌·国殇》

    兵不接刃。——《吕氏春秋·怀宠》

    敌皆以走为利,则刃无与接。——《吕氏春秋·爱士》

    (3) 迎接

    笙箫细乐,却安排接驾。——《宣和遗事》

    (4) 又如:接场(迎接从科举考场回来的生员);接构(联合);接三(人死后三日举行的迎接魂魄归来的仪式);接煞(为接死人灵魂回家而举行的仪式)

    (5) 接见;接待

    接遇宾客。——《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尽礼相接。——唐· 李朝威《柳毅传》

    (6) 又如:接伴(接待外国使臣);接待使(陪同官员;担任迎接、陪伴来宾使命的人);接遇(接待);接对(接待应对)

    (7) 靠近;接触

    车错毂兮短兵接。——《楚辞·九歌·国殇》

    宾立接西塾。——《仪礼·聘礼》

    (8) 又如:接物(与外物接触;与人交往);接膝(膝盖相接。指彼此对坐靠得很近);接仗(交战,打仗);接席(坐席相接。多形容亲近);接翅(翅膀碰着翅膀。形容禽鸟多)

    (9) 连续;继续

    心不怡之长久兮,忧与愁其相接。——《楚辞·九章·哀郢》

    圣人食足以接气。——《淮南子·精神》

    故使工人为木材以接手。——《战国策·秦策五》

    (10) 又如:接响(接连不断的声响);接轸(车辆相连而行。比喻靠近);接脚(一个跟着一个,紧接在后;接替;接脚夫,接脚婿。妇女丈夫死后再招的后夫);接偈(接诵偈语)

    (11) 连接

    接天莲叶无穷碧。——宋·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与国邻接。——《资治通鉴》

    首尾相接。

    (12) 又如:接武(前后足迹相连接。形容步子很小);接境(地界相连,交界);接衫(上下用两种颜色的料子拼接起来的长衫)

    (13) 承接,收受

    汉兴,接 秦之敝。——《史记·平准书》

    (14) 又如:接茶(女方允婚,接受男方聘礼);接丝鞭(女方招亲时,送给男方丝鞭,男方接丝就表示同意);接凑(能够接续)

    (15) 嫁接 。如:接头(供嫁接用的植物顶梢)

    (16) 托,手掌向上承受 。如:接球;我往下扔,他在下面接着

    (17) 缚

    武士反接之。——《史记》

    名词

    (1) 交往,交情

    君子之接如水。——《礼记·表记》

    (2) 姓

    英文翻译

    receive; continue; catch; connect

    方言集汇

    ◎ 粤语:zip3
    ◎ 客家话:[客英字典] ziap7 [台湾四县腔] ziap7 [客语拼音字汇] jiab5 [东莞腔] ziap7 [梅县腔] ziap7 [宝安腔] ziap7 [海陆丰腔] ziap7 [陆丰腔] ziap7 [沙头角腔] ziak7
    ◎ 潮州话:zih4 , ziab4 [澄海]ziag4 ,(chih chiap)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九葉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罗马字
    即葉葉A入聲開口三等鹽Aciep/ziep
    tóu,tou [tou]
    部首: 308
    笔画: 5
    五笔: UDI
    五行:
    仓颉: YK
    四角: 34800

    详细解释

    tóu

    名词

    (1) (形声。从页( xié),豆声。页,人头。头在战国时期才出现,首出现较早。本义:首)

    (2) 同本义 本指人的头部,后也泛指各种动物的头部

    頭,首也。——《说文》

    苞头者,神所居。——《春秋·元命》

    头容直。——《礼记·玉藻》

    左头奉之。——《仪礼·士相见礼》

    杀人者刎头。——《公羊传》注

    王购子头千金。——晋· 干宝《搜神记》

    将子头与剑来。

    系向牛头充炭直。——唐· 白居易《卖炭翁》

    举头望明月。——唐· 李白《静夜思》

    低头思故乡。

    (3) 又如:头直上(头顶上);光头(剃光的头;头上没有戴帽子);头大(形容遇到困难头昏脑胀的样子);头抵(敌对,对头。也作“头敌”、“敌头”);头足异处(头脚分离。指人被杀。也作“头足异所”);头昏脑闷(头脑昏晕。形容思虑不清)

    (4) 发,毛发 。如:头须(束发的丝带);剃头;平头;头毛(头发);头白(老人发白。即白头);头发上指(形容盛怒);头发种种(形容老人头发短少)

    (5) 事情的开端 。如:起头;从头做起;头裹(开始);头阵(一切事情的开端或前段);头达(古代走在最前面的仪仗);头题(杂志目录中最前面的篇目);头讫(开端和结尾);头秋(秋收前的一段时间)

    (6) 物的两端或末梢

    暮至黑山头。——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既登峰头。——《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船头坐三人。——明· 魏学洢《核舟记》

    (7) 又如:水头;梢头;桥头;露头;炕头儿;街头;弹头;杆头;床头

    (8) 首领,头儿 。如:头目(首领;领导人);他是我们的头儿;头营(驻有指挥部的军营);头头脑脑(为首的人);头马(领头马);头儿脑儿(头面人物);头行人(带头的人)

    (9) 最上等级 。如:头高(指欲望大,要价高);头房(客舍中的上等房间);头酒(最香醇的酒,指醑);头厅(古称中央的最高行政机构)

    (10) 第一,第一次 。如:头上末下(第一次);头食(第一道食品。指面粉);头阵(战斗时的第一次交锋);头纲(指第一批运送到京都的春茶);头筹(第一。较技时得第一称为得头筹)

    (11) 上一个 。如:头年;头天(前一天);头里(先前;事先)

    (12) 借代人 。如:头影(人影子);头役(旧时官府中的差役);头翁(旧时对官府差役的謏称)

    (13) 特指敌对的人

    冤有头,债有主。——《五灯会元》

    (14) 头部有发部分

    头,首自发以上为头。——《六书故》

    (15) 路;途径 。如:分头进军

    (16) 赌博或买卖中抽的回扣

    凡有卖字画、古董物件的,俱要抽头。——《豆棚闲话》

    动词

    (1) 磕头 。旧时的一种跪拜礼

    父亲母亲吩咐我,叫给舅母行礼,请舅母到厢房里坐下受头。——《儿女英雄传》

    (2) 〈方〉∶临到;接近 。如:头吃饭要洗手;头五点就得动身

    量词

    (1) 件,桩

    这头亲事,不是情愿与的。——《水浒传》

    (2) 如∶多用以计算牲畜

    潭中鱼可百许头。——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以一头进。——《聊斋志异·促织》

    每责一头。

    捕得两三头。

    (3) 又如:一头牛;三头猪

    (4) 另见 tou

    助词

    置于方位词后,表处所可不译。

    路转溪头忽见。——宋· 辛弃疾《西江月》

    惶恐滩头说惶恐。——宋· 文天祥《过零丁洋》

    溪头卧剥莲蓬。——宋·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tou

    后缀

    (2) 附在某些名词后面,构成新的名词。如:木头;石头

    (3) 附在某些动词后面,构成名词。如:念头

    (4) 附在形容词后面,构成名词。如:他越学越有甜头

    (5) 附在方位后面,构成新的方位词。如:前头;后头;抽屉里头

    (6) 另见 tóu

    英文翻译

    head; top; chief, first; boss

    方言集汇

    ◎ 粤语:tau4
    ◎ 潮州话:tau5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