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口

jiē kǒu [ jie kou]
注音 ㄐ一ㄝ ㄎㄡˇ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接口 jiēkǒu

(1) 两个不同系统(或子程序)交接并通过它彼此作用的部分

interface

(2) 稍带台阶形的形成金属平板的壁阶(如为了提供法兰盘)

joggle

词语解释

  1. 紧接着别人的话题说话。

    《二刻拍案惊奇》卷四:“一日酒酣, 史应 便伸伸腰道:‘……我们遇得好兄弟,到此一番,尽兴一番。’ 魏能 接口道:‘ 纪二哥 待我们弟兄只好这等了。’”《儿女英雄传》第四回:“ 张三 手里拿着鐝头看了一眼,接口説:‘怎么马仰人翻呢?’” 茅盾 《子夜》十四:“ 王金贞 也接口说,眼却看着 莫干丞 。”

  2. 交接处。

    郁达夫 《春风沉醉的晚上》一:“摆好了画架的板,我就朝着了这张由画迭成的桌子坐在小一点的那堆书上吸烟,我的背自然朝着了梯子的接口。”

引证解释

⒈ 紧接着别人的话题说话。

《二刻拍案惊奇》卷四:“一日酒酣, 史应便伸伸腰道:‘……我们遇得好兄弟,到此一番,尽兴一番。’ 魏能接口道:‘ 纪二哥待我们弟兄只好这等了。’”
《儿女英雄传》第四回:“张三手里拿着鐝头看了一眼,接口説:‘怎么马仰人翻呢?’”
茅盾《子夜》十四:“王金贞也接口说,眼却看着莫干丞。”

⒉ 交接处。

郁达夫《春风沉醉的晚上》一:“摆好了画架的板,我就朝着了这张由画迭成的桌子坐在小一点的那堆书上吸烟,我的背自然朝着了梯子的接口。”

接口的国语词典

接著别人的话题说话。

如:「这个接口没有黏好,所以一不小心就弄断了。」

接口的网络释义

接口 (词语概念)

  • 接口泛指实体把自己提供给外界的一种抽象化物(可以为另一实体),用以由内部操作分离出外部沟通方法,使其能被内部修改而不影响外界其他实体与其交互的方式。
  • 人类与电脑等信息机器或人类与程序之间的接口称为用户界面。电脑等信息机器硬件组件间的接口叫硬件接口。电脑等信息机器软件组件间的接口叫软件接口。
  • 在计算机中,接口是计算机系统中两个独立的部件进行信息交换的共享边界。这种交换可以发生在计算机软、硬件,外部设备或进行操作的人之间,也可以是它们的结合。
  • 接口的翻译

    英语: interface, port, connector
    德语: Schnittstelle, Interface (S)​
    法语: interface

    接口造句

    着重在总线接口单元的标准化、实用化和高速化方面做了研究。
    这两个方法提供了通过命令行接口应用补丁包的能力。
    通常是以太网卡和点到点设备,以及猫的接口。
    使用文档注释来描述程序接口。
    组织应对参与设计和开发的不同小组之间的接口实施管理,以确保有效的沟通,并明确职责分工。
    这个东西显得傻大黑粗的,一本硬壳画册大小,上面附着一根腰带和两个看起来像小音箱的接口,充满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的那种已经褪色的风格。
    真差分输入结构使单端输入和差分输入接口均支持各种输入范围。
    了解,需要的是强大的力量和宽广的自我系统,不能了解是因为你的软弱和狭窄,只有单一的接口。如果你足够有力,足够丰富,不以喂养和满足自我为目的,你会了解为什么对方“不了解”。了解也就达成了。
    可能由于计算机的这个接口抗干扰能力比较弱,此时您可以考虑换另外一个接口再试一下。
    新型巡检仪具有许多新的特点,用来作为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的智能过程接口,可使配置大大简化。
    功能测试通过孤立的请求检验用户接口。
    目前,用户接口界面只在进行游戏动画的时候关闭。
    本文以令牌环网软件接口为基础,构造了一个可实现站点机和网络智能适配器并行处理的接口驱动程序。
    无线能通过标准的网络应用接口,为多种移动终端提供综合宽带业务的传输和交换。
    属地室:属地各大户室与中心的接口,调动中心资源支撑属地大户室。
    适用于手机立体声接口,小型收音机,播放器,无线电话,播放器等等。
    介绍了天津大学在这方面的研究开发,包括机器人的焊接系统的组成,机器人与电焊机的接口,所用的焊接规范,机器人对电弧焊生产的适应性等。
    可以通过一系列标准接口来访问国际化上下文。
    所有应用层协议都使用套接字层作为与传输层协议之间的接口。
    强大的程序接口可以窃听人们在电脑上的输入字符。

    汉字详情

    jiē [jie]
    部首: 330
    笔画: 11
    五笔: RUVG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QYTV
    四角: 50044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妾声。本义:两手交叉)

    (2) 交合;会合

    接,交也。——《说文》

    接,合也。——《广雅》

    昼日三接。——《易·晋》

    两君偃兵接好。——《国语·吴语》。注:“合也。”

    兵刃既接。——《孟子·梁惠王上》

    车鉷毂兮短兵接。——《楚辞·九歌·国殇》

    兵不接刃。——《吕氏春秋·怀宠》

    敌皆以走为利,则刃无与接。——《吕氏春秋·爱士》

    (3) 迎接

    笙箫细乐,却安排接驾。——《宣和遗事》

    (4) 又如:接场(迎接从科举考场回来的生员);接构(联合);接三(人死后三日举行的迎接魂魄归来的仪式);接煞(为接死人灵魂回家而举行的仪式)

    (5) 接见;接待

    接遇宾客。——《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尽礼相接。——唐· 李朝威《柳毅传》

    (6) 又如:接伴(接待外国使臣);接待使(陪同官员;担任迎接、陪伴来宾使命的人);接遇(接待);接对(接待应对)

    (7) 靠近;接触

    车错毂兮短兵接。——《楚辞·九歌·国殇》

    宾立接西塾。——《仪礼·聘礼》

    (8) 又如:接物(与外物接触;与人交往);接膝(膝盖相接。指彼此对坐靠得很近);接仗(交战,打仗);接席(坐席相接。多形容亲近);接翅(翅膀碰着翅膀。形容禽鸟多)

    (9) 连续;继续

    心不怡之长久兮,忧与愁其相接。——《楚辞·九章·哀郢》

    圣人食足以接气。——《淮南子·精神》

    故使工人为木材以接手。——《战国策·秦策五》

    (10) 又如:接响(接连不断的声响);接轸(车辆相连而行。比喻靠近);接脚(一个跟着一个,紧接在后;接替;接脚夫,接脚婿。妇女丈夫死后再招的后夫);接偈(接诵偈语)

    (11) 连接

    接天莲叶无穷碧。——宋·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与国邻接。——《资治通鉴》

    首尾相接。

    (12) 又如:接武(前后足迹相连接。形容步子很小);接境(地界相连,交界);接衫(上下用两种颜色的料子拼接起来的长衫)

    (13) 承接,收受

    汉兴,接 秦之敝。——《史记·平准书》

    (14) 又如:接茶(女方允婚,接受男方聘礼);接丝鞭(女方招亲时,送给男方丝鞭,男方接丝就表示同意);接凑(能够接续)

    (15) 嫁接 。如:接头(供嫁接用的植物顶梢)

    (16) 托,手掌向上承受 。如:接球;我往下扔,他在下面接着

    (17) 缚

    武士反接之。——《史记》

    名词

    (1) 交往,交情

    君子之接如水。——《礼记·表记》

    (2) 姓

    英文翻译

    receive; continue; catch; connect

    方言集汇

    ◎ 粤语:zip3
    ◎ 客家话:[客英字典] ziap7 [台湾四县腔] ziap7 [客语拼音字汇] jiab5 [东莞腔] ziap7 [梅县腔] ziap7 [宝安腔] ziap7 [海陆丰腔] ziap7 [陆丰腔] ziap7 [沙头角腔] ziak7
    ◎ 潮州话:zih4 , ziab4 [澄海]ziag4 ,(chih chiap)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九葉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罗马字
    即葉葉A入聲開口三等鹽Aciep/ziep
    kǒu [kou]
    部首: 319
    笔画: 3
    五笔: KKKK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R
    四角: 60000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人的口形。本义:口腔器官,嘴)

    (2) 同本义。人类用来发声和进食的器官

    口,人所以言食也。——《说文》

    且夫口三五之门也。——《国语·晋语》

    口之为言达也。——《春秋·元命苞》

    口者心之门户。——《鬼谷子·捭阖》

    勺饮不入口七日。——《左传·定公四年》

    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后汉书·张衡传》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白居易《卖炭翁》

    (3) 又如:口腹(指饮食);口分(口福);口滑(指吃东西失去控制;说话不谨慎);口辅(面颊。辅:颊);口眼弗闭(放心不下;死不瞑目);口里摆菜碟儿(比喻嘴上说得很好,但无实惠)

    (4) 出入通过的地方

    山有小口。——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由接官亭至城门口。——《广东军务记》

    俱会大通口。——《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彭蠡之口有 石钟山焉。—— 宋· 苏轼《石钟山记》

    (5) 又如:井口;矿井口;火山口

    (6) 人口,人口数量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孟子·梁惠王上》

    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清· 洪亮吉《治平篇》

    (7) 又

    视高曾祖时口已不下五六十倍。

    (8) 又

    而户与口之数常处其有余也。

    (9) 又如:口赋(古时按人口征收的赋税);口合不敷(口粮不够,难以度日);口井(计口分田,实行井田制)

    (10) 言语 。如:口声(议论;舆论;口实;话柄);口重(言语太重,使人难以接受)

    (11) 口才

    王有女陵,慧有口。——《汉书·淮南王刘安传》

    (12) 又如:口沸(说话滔滔不绝,如水之沸腾);口困(说破了嘴);口稳(说话谨慎);口拙(不善言语);口卞(口才;能言善辩)口坠天花(比喻说话有声有色,非常动听)

    (13) 指牲口的年龄 。如:口小(牲口年龄小);口硬(指牲口年龄较小,较壮的)

    (14) 关口。指长城的关口 。如:口外(长城以北的地区。亦指关外);口内(泛指长城以内的地区)

    (15) ∶性质相同或相近单位的管理系统 。如:归口;农林口;丝毛织品的生产单位应归轻纺口儿管理

    (16) 通商码头,港口 。如:五口通商;口澳(港口)

    (17) 刃,武器或器具上刀片的切割边

    刀口不捲。——《水浒传》

    (18) 边、沿、圈,物的外缘或边界、常成弯形或圆形 。如:碗口;杯口

    形容词

    口头的。嘴说的,说话的,非书写的 。如:口词(案件中原告或被告的口供);口谈(口头禅;冠冕堂皇的话);口论(口头论说);口对(口头回答)

    量词

    (1) 用于某些物品、家畜及人等

    发炮数口。——《广东军务记》

    (2) 又如:三口之家;一口井;二口猪;一口钢刀

    英文翻译

    mouth; open end; entrance, gate

    方言集汇

    ◎ 粤语:hau2
    ◎ 客家话:[沙头角腔] kieu3 heu3 [宝安腔] kiu3 hiu3 [客语拼音字汇] heu3 keu3 [东莞腔] keu3 [梅县腔] heu5 keu3 [陆丰腔] keu3 [客英字典] keu3 heu3 [台湾四县腔] kieu3 heu3 [海陆丰腔] kieu3 heu3
    ◎ 潮州话:kau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四十五厚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苦后上聲開口一等kʰəukhux/qo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