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口

jié kǒu [ jie kou]
注音 ㄐ一ㄝˊ ㄎㄡˇ

词语释义

利口,能言善辩。

词语解释

  1. 利口,能言善辩。

    《三国志·吴志·陆凯传》:“明王圣主取士以贤……非求颜色而取好服、捷口、容悦者也。”《宋书·邓琬传》:“﹝ 刘胡 ﹞出身郡将,捷口,善处分,稍至队主,讨伐诸蛮,往无不捷。”

引证解释

⒈ 利口,能言善辩。

《三国志·吴志·陆凯传》:“明王圣主取士以贤……非求颜色而取好服、捷口、容悦者也。”
《宋书·邓琬传》:“﹝刘胡﹞出身郡将,捷口,善处分,稍至队主,讨伐诸蛮,往无不捷。”

捷口的国语词典

利口、口才敏捷。

捷口的网络释义

捷口

  • 捷口,读音为jié kǒu ㄐㄧㄝ ˊ ㄎㄡˇ,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利口,能言善辩。
  • 汉字详情

    jié [jie]
    部首: 330
    笔画: 11
    五笔: RGVH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QJLO
    四角: 55081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手,疌( jié)声。本义:战利品)

    (2) 同本义

    捷,猎也。军获得也。——《说文》

    军得曰捷。——《谷梁传》

    六月,齐侯来献 戎捷。——《春秋·庄公三十一年》

    (3) 胜利

    一月三捷。——《诗·小雅·采薇》

    (4) 又如:大捷;祝捷大会;首战告捷;捷书;捷书(报告战胜的文书)

    (5) 成功

    捷,吾以女为夫人。——《左传·庄公八年》

    事若不捷。——《国语·吴语》

    形容词

    (1) 敏捷;迅速

    捷,疾也。——《小尔雅》

    夫唯捷径以窘步。——《楚辞·离骚》。注:“疾也。”

    则事业捷成。——《荀子·君子》

    吴起之智可谓捷矣。——《吕氏春秋·贵卒》

    趫捷之徒。——张衡《西京赋》

    征夫捷捷。——《诗·大雅·烝民》

    搏捷矢。——《庄子·徐无鬼》

    得之捷乎?——《列子·汤问》

    捷慑逐物。——《后汉书·赵壹传》

    捷敏辩给。——《韩非子》

    (2) 又如:捷给(言辞敏捷,应对不穷);捷才(才思敏捷的人);捷绸(捷快而稠密);捷巧(敏捷巧妙)

    动词

    (1) 旁出,斜出,抄行近道

    待我,不如捷之速也。——《左传·成公二十六年》

    不如捷而行也。——《国语·晋语》。注:“旁出为捷。”

    (2) 赶上

    岂驾鹅之能捷。——《汉书·扬雄传》

    英文翻译

    win, victory, triumph

    方言集汇

    ◎ 粤语:zit3 zit6
    ◎ 客家话:[宝安腔] ciap8 [客英字典] ciap8 [东莞腔] ciap8 [梅县腔] ciap8 [陆丰腔] ciap8 [客语拼音字汇] qiab6 [台湾四县腔] ciap8 [海陆丰腔] ciap8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九葉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疾葉葉A入聲開口三等鹽Adzʰĭɛpziep/dziep
    kǒu [kou]
    部首: 319
    笔画: 3
    五笔: KKKK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R
    四角: 60000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人的口形。本义:口腔器官,嘴)

    (2) 同本义。人类用来发声和进食的器官

    口,人所以言食也。——《说文》

    且夫口三五之门也。——《国语·晋语》

    口之为言达也。——《春秋·元命苞》

    口者心之门户。——《鬼谷子·捭阖》

    勺饮不入口七日。——《左传·定公四年》

    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后汉书·张衡传》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白居易《卖炭翁》

    (3) 又如:口腹(指饮食);口分(口福);口滑(指吃东西失去控制;说话不谨慎);口辅(面颊。辅:颊);口眼弗闭(放心不下;死不瞑目);口里摆菜碟儿(比喻嘴上说得很好,但无实惠)

    (4) 出入通过的地方

    山有小口。——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由接官亭至城门口。——《广东军务记》

    俱会大通口。——《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彭蠡之口有 石钟山焉。—— 宋· 苏轼《石钟山记》

    (5) 又如:井口;矿井口;火山口

    (6) 人口,人口数量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孟子·梁惠王上》

    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清· 洪亮吉《治平篇》

    (7) 又

    视高曾祖时口已不下五六十倍。

    (8) 又

    而户与口之数常处其有余也。

    (9) 又如:口赋(古时按人口征收的赋税);口合不敷(口粮不够,难以度日);口井(计口分田,实行井田制)

    (10) 言语 。如:口声(议论;舆论;口实;话柄);口重(言语太重,使人难以接受)

    (11) 口才

    王有女陵,慧有口。——《汉书·淮南王刘安传》

    (12) 又如:口沸(说话滔滔不绝,如水之沸腾);口困(说破了嘴);口稳(说话谨慎);口拙(不善言语);口卞(口才;能言善辩)口坠天花(比喻说话有声有色,非常动听)

    (13) 指牲口的年龄 。如:口小(牲口年龄小);口硬(指牲口年龄较小,较壮的)

    (14) 关口。指长城的关口 。如:口外(长城以北的地区。亦指关外);口内(泛指长城以内的地区)

    (15) ∶性质相同或相近单位的管理系统 。如:归口;农林口;丝毛织品的生产单位应归轻纺口儿管理

    (16) 通商码头,港口 。如:五口通商;口澳(港口)

    (17) 刃,武器或器具上刀片的切割边

    刀口不捲。——《水浒传》

    (18) 边、沿、圈,物的外缘或边界、常成弯形或圆形 。如:碗口;杯口

    形容词

    口头的。嘴说的,说话的,非书写的 。如:口词(案件中原告或被告的口供);口谈(口头禅;冠冕堂皇的话);口论(口头论说);口对(口头回答)

    量词

    (1) 用于某些物品、家畜及人等

    发炮数口。——《广东军务记》

    (2) 又如:三口之家;一口井;二口猪;一口钢刀

    英文翻译

    mouth; open end; entrance, gate

    方言集汇

    ◎ 粤语:hau2
    ◎ 客家话:[沙头角腔] kieu3 heu3 [宝安腔] kiu3 hiu3 [客语拼音字汇] heu3 keu3 [东莞腔] keu3 [梅县腔] heu5 keu3 [陆丰腔] keu3 [客英字典] keu3 heu3 [台湾四县腔] kieu3 heu3 [海陆丰腔] kieu3 heu3
    ◎ 潮州话:kau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四十五厚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苦后上聲開口一等kʰəukhux/qo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