掘柘枝

jué zhè zhī [ jue zhe zhi]
注音 ㄐㄩㄝˊ ㄓㄜˋ ㄓ

词语释义

1.亦称"掘柘枝"。 2.舞曲名。

词语解释

  1. 见“ 掘柘词 ”。

引证解释

⒈ 见“掘柘词”。

汉字详情

jué [jue]
部首: 330
笔画: 11
五笔: RNBM
五行:
仓颉: QSUU
四角: 57072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屈声。本义:挖)

(2) 同本义

掘,搰也。——《说文》

掘,穿也。——《广雅》

掘褚师定子之墓。——《左传·哀公二十六年》

阙(掘)地下冰而床焉。——《左传·僖公二十五年》

掘坎南顺。——《仪礼·既夕记》

土中有水,弗掘无泉。——《淮南子·说林》

断木为杵,掘地为臼。——《易·系辞》

掘野鼠去草实。——《汉书·李广苏建传》

掘地深逾寻丈。——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3) 又如:掘室(掘地而成的房间);掘阅(小虫化生,穿地而出。阅,通穴);掘藏(发掘埋藏之物。指得到意外之财);掘穴(打洞)

(4) 通“屈”。竭尽;穷尽

虚而不掘,动而愈出。——《老子》

(5) 通“崛”。突起;翘起

穷巷掘门。——《战国策·秦策》

洪臺掘其独出兮。——《汉书·扬雄传》

唯北狄野心,掘强沙塞之间。——丘迟《与陈伯之书》

掘强岁月之间。——《后汉书·卢芳传论》

(6) 又如:掘尾(翘尾巴);掘起(崛起;突起)

形容词

(1) 通“拙”。愚笨;粗劣

田农掘业,而秦阳以盖一州。——《史记·货殖列传》

(2) 又如:掘笔(秃笔);掘头船(简陋、头尾不显著的小船)

(3) 通“倔”。倔强 。如:掘强(性刚强,不屈服的样子)

英文翻译

dig, excavate; excavate cave

方言集汇

◎ 粤语:gwat6
◎ 客家话:[梅县腔] kiut7 kut8 [陆丰腔] kiat7 [东莞腔] kut7 [海陆丰腔] kut8 kiut7 [客英字典] kiut7 kwut7 kwut8 [宝安腔] kut7 [客语拼音字汇] kiud6 kud6 [台湾四县腔] kut8 kiut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八物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衢物入聲合口三等gyot/giutgʰĭuət
zhè [zhe]
部首: 420
笔画: 9
五笔: SDG
五行:
仓颉: DMR
四角: 41962

详细解释

名词

(1) 柘树 。落叶灌木或乔木,树皮灰褐色,有长刺,叶子卵形或椭圆形,花小,排列成头状花序,果实球形。叶子可以喂蚕,木材中心为黄色,质坚而致密,是贵重的木料

(2) 唐教坊舞曲《柘枝舞》的省称

柘因零落难重舞,莲为单开不并头。——《警世通言》

(3) 又如:柘袖(柘枝舞者的衣袖);柘舞(柘枝。即柘枝舞);柘枝花帽(舞柘枝时所带的帽子)

(4) 通“蔗”。甘蔗

有柘浆些。——《楚辞·招魂》。王夫之云:“柘,与蔗通。”

泰尊柘浆析朝酲。——《汉书·礼乐志》

诸柘巴苴。——司马相如《子虚赋》

(5) 注:“诸柘,甘蔗也。”

英文翻译

a thorny tree; sugarcane

方言集汇

◎ 粤语:ze3
◎ 客家话:[海陆丰腔] zha5 [客语拼音字汇] za4 [台湾四县腔] za5 [客英字典] zha5 [宝安腔] za5 [梅县腔] zha5
◎ 潮州话:zia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四十禡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之夜麻三開去聲開口三等cjah/tjahtɕĭa
zhī [zhi]
部首: 420
笔画: 8
五笔: SFCY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DJE
四角: 4494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木,支声。本义:主干上分出的茎条)

(2) 同本义

枝,木别生条也。——《说文》

草荄之枝。——《素问·移精变气论》

千朵万朵压枝低。——唐·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不蔓不枝。——宋· 周敦颐《爱莲说》

明月别枝惊鹊。——宋· 辛弃疾《西江月》

正用一枝鸣。——宋· 洪迈《容斋续笔》

(3) 又如:枝任(树叶多的树枝);枝末(树枝的梢头);枝主(枝条和主干);枝杪(树木枝条的梢头);枝柯(枝条);枝干(树枝和树干)

(4) 古代指嫡长子以外的宗族子孙

《诗》云:“本枝百世。”——《左传·庄公六年》

(5) 又如:枝庶(嫡长子以外的支系);枝嗣(旁支的子孙);枝萼(枝上的花萼。喻宗族旁支)

(6) 通“肢”。人的手足与鸟兽翼足的总称

四枝坚固。——《管子·内业》

若生四枝。——《荀子·儒效》

人之有形体四枝。——《吕氏春秋·圜道》

量词

(1) 通常是细长的从树主干或大枝上长出的细茎或者由植物芽苞长出的嫩茎或部分

竹外桃花三两枝。——宋· 苏轼《惠崇》

春江晚景

(2) 又如:一枝苹果花

(3) 小的由植物芽苞长出的嫩茎或部分 。如:一枝月桂;一枝欧芹

(4) 用于指杆状的东西,与“支”通。现常用“支”。如:一枝步枪;一枝笔;一枝蜡烛

英文翻译

branches, limbs; branch off

方言集汇

◎ 粤语:kei4 zi1
◎ 客家话:[东莞腔] zi1 [陆丰腔] zhi1 gi1 [梅县腔] gi1 tje1 [宝安腔] zi1 | ki1 [客语拼音字汇] gi1 zi1 [沙头角腔] zi1 [台湾四县腔] gi1 zih1 [客英字典] zhi1 [海陆丰腔] gi1 zhi1
◎ 潮州话:gi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五支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章移支A開平聲開口三等支Atɕĭecje/tj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