掂量

diān liang,diān liáng [dian liang,dian liang]
注音 ㄉ一ㄢ ㄌ一ㄤˊ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 diān liang ] :

考虑。


[ diān liáng ] :

(动)①掂:~一下,看有多重。②斟酌:你~着办吧。[近]衡量。


引证解释

⒈ 估量;斟酌。

明无名氏《遇仙记》第一折:“我试掂量你掂量,子之玉体,如一叶之轻。”
《老残游记》第十五回:“贾老儿掂量这个亲事倒还做得。”
茹志鹃《百合花》:“她看看我,看看通讯员,好像在掂量我刚才那些话的斤两。”
杜鹏程《保卫延安》第四章:“陈旅长看着那些参谋们抄写的东西,一句一句地修改,掂量每一个字的轻重。”

掂量的国语词典

估测重量。

如:「你掂量一下,看这两个金饰那个重?」

掂量的网络释义

掂量

  • 掂量,汉语词汇,动词。一作动作“掂”,即估计物品重量;一作“斟酌”,即思考事情可行性、话语深意等。
  • 近义词:斟酌、掂度、揣摩、思量等。意思;估计物品重量。
  • 掂量的翻译

    英语: to weigh in the hand, to consider, to ponder
    法语: soupeser, réfléchir

    掂量造句

    他掂量一下那个苹果,说有半斤多重。
    做任何事情都不能好高婺远,首先要掂量自己的水平,量力而行才是最实际的。
    马上就要期末考试,爸爸说要掂量掂量,不要太贪玩了。
    考试考得一塌糊涂爸妈和老师的话要好好掂量。
    你竟然提出这样过分的要求,也不好好掂量掂量自己的斤两。
    爸爸语重心长地说:“你以后要走怎样的路,自己好好掂量掂量吧!”。
    爸爸整天都对妈妈说:“现在投资风险大,理财产品收益风险更须细掂量。”。
    我一直在掂量这道题到底怎么做?
    每到开学的時候,我都要掂量一下前一个学期学习的情況,从而进行调整,进行取长补短。
    父母都掂量着我的学习成绩,希望我的学习成绩越来越好。
    这个学期我的学习成绩在下滑,我很担心。所以我要掂量一下自己期末考试能否及格?
    小兰妈妈去买菜时,总喜欢掂量掂量菜的重量,生怕给菜贩欺骗。
    在梧桐山的山腰上,我已经累得气喘吁吁,经过一番掂量,还是决定继续朝上爬。
    妈妈说现在金融风暴来了,买什么东西都要仔细掂量掂量,能省就省。
    妈妈提着手中装着菜的袋子。掂量着有没有称够斤。
    每个人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掂量自己的能力,不能弄虚作假,应该切合实际。
    我左手拿着书包,我右手拿着水瓶,掂量着哪个重。
    小明提着两个袋子左右掂量着哪个重,哪个轻。
    每到奶奶生日时,妈妈总掂量着买甚么礼物送给奶奶比较合适。
    过生日时,我掂量着妈妈会买什么礼物给我呢!

    汉字详情

    diān [dian]
    部首: 330
    笔画: 11
    五笔: RYHK
    五行:
    仓颉: QIYR
    四角: 50061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店声。本义:以手称物)

    (2) 同本义 用手托着上下颤动来估量东西的重量。如:掂掂(掂量);掂人分两(依人的身分高低、地位尊卑而取不同的态度对待);掂掂播播(比喻拐弯抹角);掂一掂有多重

    (3) 计较 。如:掂详(端详,估量);掂札(安排停当,准备好)

    (4) 折 。如:掂折(摔断;折断)

    英文翻译

    heft, hold or weigh in palm

    方言集汇

    ◎ 粤语:dim1 dim6
    ◎ 客家话:[客英字典] diam5 [海陆丰腔] diam5 [东莞腔] diam5 [宝安腔] diam1 diam5 tiam3 [梅县腔] diam1 [台湾四县腔] diam5
    ◎ 潮州话:diam1 dim3(tiam tìm) [澄海]diang1 ding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二十五添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liáng,liàng [liang]
    部首: 429
    笔画: 12
    五笔: JGJF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AMWG
    四角: 60105

    详细解释

    liáng

    动词

    (1) (形声。本义:用量器计算容积或长度)

    (2) 同本义

    量,称轻重也。——《说文》。段注:“称者,铨也。汉志曰:量者,所以量多少也。衡权者,所以均物平轻重也。此训量为称轻重者,有多少斯有轻重,视其多少可辜搉其重轻也,其字之所以从重也。”

    苦称量之不审也兮。——《楚辞·惜誓》

    为之斗斛以量之。——《庄子·胠箧》

    不量凿而正枘兮。——《楚辞·离骚》

    量入以为出。——《礼记·王制》

    (3) 又如:比量(不用尺而用手、绳、棍等大概地量一量;比试);量柴头数米角比喻做事小气吝啬,斤斤计较;量地(丈量土地);量酒(量酒人,量酒博士。都指酒店中接待顾客的伙计);量珠(以斗量明珠以买侍妾。后指纳妾为量珠之聘);量视(衡量;看待)料量(计量);量校(以量器测定校核)

    (4) 衡量,酌量

    事君者量而后入。——《礼记·少仪》。注:“量其事意合成否。”

    量功名日,分财用,平板干。——《左传》

    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苏洵《六国论》

    进步未可量。——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度德量力。——《三国志·诸葛亮传》

    量敌之众寡。——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量力而处之。——《资治通鉴》

    (5) 又如:量移(被贬谪在边远地方的官员遇大赦时酌量移到京郊)

    (6) 通“緉”。双

    未知一生当箸几量屐?——《世说新语·雅量》

    (7) 另见 liàng

    liàng

    名词

    (1) 量器,计算物体容积的器具,如斗斛一类的容器

    齐旧四量:豆、区、釜、钟。——《左传》

    (2) 又如:量度(测量容量和长度的标准);量鼓(古量器名。量可知斗斛之数;鼓是量器名)

    (3) 数量;数目 。如:产量(产品的总量);少量(比较少的数量和分量);量度(事物在数量上、程度上的变化);量数(即数量)

    (4) 度量;器量

    上(皇上)少有大量。——李延寿《南史》

    (5) 又如:量窄(气量狭小);量浅(器量狭小);量气(气量);量识(识量,器量见识)

    (6) 容量,容受事物的限度

    唯酒无量,不及乱。——《论语·乡党》

    (7) 又如:酒量;饭量;容量;量中(指满足一定数额)

    (8) 由某一化学试验结果所得到的并用来表示被试验物质特征的数值 。如:脂肪油的含碘量

    (9) 标准;规格

    黄金者,用之量也。——《管子·乘马》

    (10) 又如:量度(计量多少和长短的标准)

    (11) 抱负

    瑜雅量高致。——《三国志》

    (12) 才华

    刘备以 亮有殊量。——《三国志》

    动词

    (1) 估量;揣度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韩愈《调张籍诗》

    愿将军量力而处之。——《资治通鉴》

    (2) 又如:量入为出;忖量;量抹(量视。轻视,蔑视);量人(衡量长短,以至苛责于人);量才称职(审量人的才能,授予适当的职务)

    (3) 料想

    自君别我后,人事不可量。——《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4) 如:量度(量忖。思量,考虑);量他不敢来

    (5) 另见 liáng

    英文翻译

    measure, quantity, capacity

    方言集汇

    ◎ 粤语:loeng4 loeng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liong2 liong6 [客英字典] liong5 | liong2 [沙头角腔] liong5 liong2 [陆丰腔] liong3 [客语拼音字汇] liong2 liong4 [东莞腔] liong5 liong2 [宝安腔] liong5 | liong2 [梅县腔] liong2 liong5 [台湾四县腔] liong2 liong5 [梅县腔] liong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陽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呂章陽開平聲開口三等lĭaŋl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