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凡

jù fán [ ju fan]
繁体 據凡
注音 ㄐㄨˋ ㄈㄢˊ

词语释义

占据要位。凡﹐要。

词语解释

  1. 占据要位。凡,要。

    汉 王充 《论衡·答佞》:“问曰:‘佞人养名作高有诸?’曰:‘佞人食利专权,不养名作高。贪权据凡,则高名自立矣。’”

引证解释

⒈ 占据要位。凡,要。

汉王充《论衡·答佞》:“问曰:‘佞人养名作高有诸?’曰:‘佞人食利专权,不养名作高。贪权据凡,则高名自立矣。’”

据凡的网络释义

据凡

  • 据凡是汉语词汇,读音为jù fán,意思是占据要位。
  • 汉字详情

    jù,jū [ju]
    部首: 330
    笔画: 11
    五笔: RNDG
    仓颉: QSJR
    四角: 57064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本义:手靠着;靠着)

    (2) 同本义

    据,杖持也。——《说文》

    冯几据杖。——《战国策·燕策》

    据轼低头。——《庄子·盗跖》

    (3) 依靠,凭借

    不可以据。——《诗·邶风·柏舟》

    神必据我。——《左传·僖公五年》

    诚据其势。——《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北据汉沔。——《三国志·诸葛亮传》

    向后据地。——《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4) 又如:据着(凭着);据梧(依靠着梧桐树);据争(据理争辩);据恃(凭仗);据高临下(凭借高处俯控低处);据凭(依仗)

    (5) 根据

    据于德。——《论语》

    据法而治者,吏习而民安。——《商君书·更法》

    (6) 又如:据经(依据经典);据乱(据乱世之史);据常(根据常理);据依(依据);据古(尊依古道)

    (7) 占有,占据

    乃入据陈。——《史记·陈涉世家》

    据其栅。——《资治通鉴·唐纪》

    据而有之。——《资治通鉴》

    悉为逆据。——《广东军务记》

    (8) 又如:据鞍(跨鞍。后用以指年老而壮志不减);据凡(占据要位);据重(占据要位);据窃(窃据,非法占据)

    (9) 按着

    稽首据掌致诸地。——《礼记·玉藻》。注:“以左手覆按右手也。”

    (10) 又如:据地(手按着地)

    (11) 安;定

    上党民走 赵, 赵军 长平,以按据 上党民。——《史记》

    名词

    (1) 证据,凭证 。如:立此为据;字据;据证(证据)

    (2) 古西域的长度单位。相当于晋代的十里

    (3) 另见

    (1) ——“拮据”(jié jū):经济上紧张、缺少钱用

    (2) 另见

    英文翻译

    to occupy, take possession of; a base, position

    方言集汇

    ◎ 粤语:geoi1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gi3 [宝安腔] gi3 | gi1 [客英字典] gi3 gi5 [陆丰腔] gi1 [海陆丰腔] gi3 [东莞腔] gi5 [客英字典] gi3 gi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九魚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九魚平聲開口三等kio/kivkĭo
    fán [fan]
    部首: 214
    笔画: 3
    五笔: MYI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HNI
    四角: 77210

    详细解释

    副词

    (1) (象形。金文字形,象造器之模范形。①本义:铸造器物的模子。②引申义:凡是,表示概括)

    (2) 凡是,一切

    凡,皆也。——《广雅》

    凡,数之总名也。——《三苍》

    深察名号,凡者,独举其大事也。号凡而略,名目而详。——《春秋繁露》

    凡有辜罪。——《书·微子》。郑注:“犹皆也。”

    凡内女之有爵者。——《周礼·春官序》

    凡所应有。——《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凡永嘉山水,游历殆遍。—— 宋· 沈括《梦溪笔谈》

    (3) 又如:凡有(一切;所有);凡此(所有这些)

    (4) 总共

    计凡付终。——《管子·版法》

    凡如是十许字。——宋· 洪迈《容斋续笔》

    轩凡四遭火。——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凡六百一十六言。——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5) 又如:全书凡六卷,五十章;孙中山先生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凡几(共计多少)

    形容词

    (1) 平常;普通

    他近日所见的这几个三等的仆妇,吃穿用度,已是不凡了。——《红楼梦》

    尽众人凡士。——《三国志·诸葛亮传》

    (2) 又如:平凡(平常;不稀奇);凡材(普通材料);凡常(普通,一般);凡费(平常的费用);凡等(普通人);凡浅(平凡浅陋)

    (3) 平庸

    巨是凡人。——《资治通鉴》

    (4) 又如:凡固(平庸鄙陋);凡品(平庸的人);凡曹(平庸之辈);凡恶(平庸低劣);凡短(才能平庸,见识短浅)

    名词

    (1) 纲要,概括之辞

    请略举凡,而客自鉴其切焉。——扬雄《长杨赋》

    (2) 又如:凡目(大纲与细目);凡最(总目;名目);凡要(簿书的纲要);凡号(总括的名称)

    (3) 人世间,尘世

    仙凡路阻两难留。——司空图《携仙箓》

    (4) 又如:尼姑思凡;神仙下凡;凡界(人世间);凡底(人间)

    (5) 古国名 。姬姓。始封之君为周公之子。在今河南省辉县西南

    (6) 凡人,普通人 。如:凡情(凡人的情感欲望);凡身(凡人之身);凡胎浊骨(凡人的重浊躯体);凡胎(凡人)

    英文翻译

    all, any, every; ordinary, common

    方言集汇

    ◎ 粤语:faan4
    ◎ 客家话:[沙头角腔] fam2 [海陆丰腔] fam2 fam1 [客英字典] fam2 [陆丰腔] fam3 [梅县腔] fam2 [宝安腔] fam2 [客语拼音字汇] fam2 [东莞腔] fam2 [台湾四县腔] fam2 fam1
    ◎ 潮州话:〖huam5 (hûam) [澄海]huang5〗 〖huam6 [澄海]huang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二十九凡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符咸平聲合口三等bʰĭwɐmbyam/bv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