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同“捧脚”。 管桦 《竹》:“有的官看皇帝眼色办事,明知道皇帝错了,他却溜须拍马,捧臭脚,一个劲儿地奉承:‘万岁圣明!万岁圣明!’”
引证解释
⒈ 同“捧脚”。
引管桦《竹》:“有的官看皇帝眼色办事,明知道皇帝错了,他却溜须拍马,捧臭脚,一个劲儿地奉承:‘万岁圣明!万岁圣明!’”
捧臭脚的国语词典
奉承谄媚。
如:「光会对长官捧臭脚的人令人讨厌。」
捧臭脚的网络释义
捧臭脚
近义词
捧臭脚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奉声。本义:两手承托。古多作“奉”)
(2) 同本义
捧,两手承也。——《广韵》
捧馈而哭。——《穆天子传》。注:“捧,两手持也。”
捧土以塞孟津,多见其不知量也。——《后汉书·朱浮传》
君与康先生捧诏恸哭。—— 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两手捧头及剑奉之。——晋· 干宝《搜神记》
(3) 又如:捧戴(托举;扶拥);捧脚(捧承他人的脚。形容随从众多);捧檄(接受诏书为官就任);捧头鼠窜(形容抱头而逃、狼狈至极);捧茗(端茶)
(4) 拱手 。如:捧手(拱手);捧袂(犹拱手)
(5) 掬 。如:捧起水来喝了一大口
(6) 代人吹嘘或奉承、拥戴别人 。如:捧日(拥戴帝王。旧时以日喻帝王)
(7) 簇拥 。如:捧拥(簇拥);捧心西子(比喻白海棠的娇弱柔美)
量词
用于两手能捧的东西 。如:两捧豆子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英字典] bung3 [沙头角腔] bung3 [梅县腔] bung3 [海陆丰腔] bung3 [客语拼音字汇] bung3 [陆丰腔] bung3 [东莞腔] bung3 [宝安腔] bung3 [台湾四县腔] bung3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捧 | 敷奉 | 滂 | 鍾 | 上聲 | 腫 | 開口三等 | 通 | 鍾 | pʰĭwoŋ | phyungx/phivnk |
详细解释
chòu
名词
(1) (会意。从犬,从自(鼻)。狗鼻特别灵敏,故从二字会意。(
)本义:闻气味)(2) 气味之总名
臭,禽走臭而知其迹者,犬也。——《说文》
无起秽以自臭。——《书·盘庚》。疏:“古者香气秽气皆名之臭。”
其臭如兰。——《易·系辞传》
巽为臭。——《易·说卦》
鼻欲綦臭。——《荀子·王霸》。注:“臭,气也。”
香臭芬郁腥臊洒酸奇臭以鼻异。——《荀子·正名》
(3) 难闻的气味
惠公改葬 申生,臭彻于外。——《国语·晋语》
(4) 又如:臭不 可当(极言其臭);臭短臊长(各种污言秽语);臭皮囊(肉体;躯壳)
(5) 香气
同心之言,其臭如兰。——《易·系辞上》
形容词
(1) 惹人厌恶 。如:臭幺(臭架子);臭老鼠(惹厌的人)
(2) 腐败
若乘舟,汝弗济,臭厥载。——《书·盘庚中》
动词
〈方〉∶失效 。如:打了一枪,没想到子弹“臭”了,没有过火
副词
(1) 表示程度很深 。如:臭打一顿;臭骂一通
(2) 另见
xiù
名词
(1) 气味的总称
人通于鼻者谓之臭。臭者,气也。——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无起秽以自臭。——《书·盘庚》。疏:“古者,香气、秽气皆名为臭。”
薋葹妒其臭,茞芟兰竟被芟。——《红楼梦》
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诗·大雅·文王》。郑玄笺:“耳不闻声音,鼻不闻香臭。”
口之于味也,目之于色也,耳之于声也,鼻之于臭也,四肢之于安佚也,性也。——《孟子》
(2) 又如:乳臭;臭味(气味;比喻志趣;比喻同类);臭败(气味败坏)
动词
(1) “嗅”的古字。用鼻子辨别气味
彼臭之而无嗛于鼻。——《荀子·荣辱》
(2)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沙头角腔] cu5 [宝安腔] cu5 ciu5 [海陆丰腔] chiu5 [客英字典] chiu5 [台湾四县腔] cu5 [陆丰腔] chiu5 [东莞腔] ciu5 [客语拼音字汇] ceu4 cu4 [梅县腔] chu5 chiu5
◎ 潮州话:cau3 hiuⁿ3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臭 | 尺救 | 昌 | 尤 | 去聲 | 宥 | 開口三等 | 流 | 尤 | tɕʰĭəu | chjuh/tcow |
详细解释
jiǎo
名词
(1) (形声。从肉,却声。本义:胫,小腿)
(2) 同本义
脚,胫也。——《说文》
捶笞膑脚。——《荀子·正论》
(3) 又如:脚膀(指小腿);脚胫(小腿);腿杆(方言。腿)
(4) 足的别称
雄兔脚扑朔。——《乐府诗集·木兰诗》
脚著谢公屐。—— 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5) 又如:脚炉(烘脚的小铜炉);脚踏(炕前供垫脚用的矮凳);脚踪(足迹);脚驴(供人雇用骑行的驴子)
(6) 某物的底座(作为它的支承部件)
水面初平云脚低。——唐·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7) 又如:根脚;杯脚;山脚;墙脚;脚灯;脚底下人
(8) 残渣,即最后留下的渣滓 。如:茶脚;酒脚
(9) 脚步 。如:脚头(脚步,行动)
(10) 担任传递或运输的人 。如:脚家(脚夫);脚子(旧时对搬运工人的蔑称);脚户(脚夫);脚步钱(跑腿钱);脚费(脚钱);脚乘(运载工具,如舟车骡马等;指搬运费)
(11) 帮手
我又不能自去,少不得要他作脚。——《红楼梦》
(12) 末端 。如:脚舰(系在战船尾部备用的小船);太阳光线的末端叫日脚
jué
名词
(1) 传统戏曲中的人物类型
崛,山短高也。——《说文》
崛,特立也。——《埤苍》
神明崛其特起。——张衡《西京赋》
洪台崛其独出兮。——《文选·扬雄·甘泉赋》
(2) 又如:脚儿(也作“角儿”、“脚色”);脚色(出身履历;演员;人物)
(3)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沙头角腔] giok7 [客英字典] giok7 [台湾四县腔] giok7 ka2 [梅县腔] giok7 [海陆丰腔] giok7 ka2 [宝安腔] giok7 [陆丰腔] giok7 [东莞腔] giok7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腳 | 居勺 | 見 | 藥開 | 入聲 | 藥 | 開口三等 | 陽 | 宕 | kiak | kĭa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