捉奸

zhuō jiān [ zhuo jian]
繁体 捉姦
注音 ㄓㄨㄛ ㄐ一ㄢ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捉奸 zhuōjiān

(1) 捉拿正在通奸的人

capture the persons who are in adultery

词语解释

  1. 亦作“ 捉奸 ”。捉拿正在通奸的人。

    《水浒传》第二六回:“后巷住的 乔老 儿子 鄆哥 ,去 紫石街 帮 武大 捉姦,闹了茶坊。” 周立波 《扫盲志异》:“你毁坏了我的名誉。你几时看见我们偷人了,老远地跑来捉奸?”

  2. 见“ 捉姦 ”。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捉奸”。捉拿正在通奸的人。见“捉姦”。

《水浒传》第二六回:“后巷住的乔老儿子鄆哥,去紫石街帮武大捉姦,闹了茶坊。”
周立波《扫盲志异》:“你毁坏了我的名誉。你几时看见我们偷人了,老远地跑来捉奸?”

捉奸的国语词典

捉捕正在通奸的男女。

捉奸的网络释义

捉奸

  • 捉奸,捉到奸情,或者是捕捉奸情的过程,即找到婚姻中另一方不忠于婚姻的事实,有时可取得作为离婚索赔的证据。造成的后果往往有,打骂第三者,(故意伤害),闯进第三者的家中,(私闯民宅),有了证据后,故意散布第三者的隐私,(侵犯他人隐私)。捉奸基本上算是一件损人不利己的事,它等于是主动把对方造成的伤害和侮辱最大程度的固定在自己的脸面和心灵上,也等于是把自己和配偶的尊严同时折杀殆尽,并把彼此推到了无可挽回的绝境上。
  • 捉奸造句

    人常说“捉贼见赃,捉奸见双”,没有真凭实据谁敢给他下结论。
    半夜爬龙床群臣现场捉奸,“朕与洛爱卿是纯粹的男女关系!”。
    咱们不说谁知道?捉贼要赃,捉奸要双,无凭无据,谁敢说朱有烺是咱弟兄放跑的?
    可是,俗话说,捉贼捉赃,捉奸捉双。
    我肯定我老婆现在家里偷情,所以今天我提早回了家,想来个捉奸捉双。
    捉贼捉赃,捉奸捉双,就凭李猛空口无凭的胡话,就将私藏宝物罪责推到我白虎门头上,我虎石山可不服气。
    老板爱面子,在办公室被手下的小喽罗扇了耳光,这事要是传了出去,比被人捉奸在床还要丢人。
    而就是嫁给这样的男人还不满足,女星李赛凤被爆料和罗启仁的义子发生了不伦恋,并且老公捉奸在场,好不震惊啊。
    不过不要对这些抱太大的希望,捉奸捉双,拿贼拿赃,这种事情就算是有线索了也不好查下去。
    男子将女友捉奸在床,偷情男女依偎视若无人引热议。
    林杰一喜,飞快的冲过去,所谓是捉贼捉赃,捉奸在……无论怎么样,在游戏初期,哪怕是盗贼的速度也比新手快不了多少,林杰的爪子狠狠的钳制住了这个盗贼。
    但是,在这个容易寻到足迹的数字化时代,偷腥和被捉奸在床的的几率比以往任何时代都大。捉奸造句。
    捉贼捉赃,捉奸捉双,我们是现场抓获,人赃具在,你还能抵赖过去不成?告诉你,只有老实交待,才是唯一出路;顽抗到底,绝没有好下场!
    玛莉和米克被牵涉入一宗捉奸案中,两人须抖颤在其中并尝试调停。
    李炜抽出一张百元钞票,拍在操作台上,作出一付痛心疾首的样子说“大哥,帮帮忙吧,我怀疑这老东西和我老婆有问题,我要去捉奸。
    别的男人来替他洞房,随后又来捉奸,那人却将她纳入怀中,在她红灿灿的结婚证面前睁眼说瞎话,她,是我的女人。
    男子率众捉奸掀被子让人拍摄妻子裸体。
    终于一天东窗事发被邻家的汉子捉奸在床,打了个狗血喷头逃了出来,害的自家的几间门脸房也给人占了去,老婆就更不用说了,改嫁他乡从此杳无音讯。
    瞧这情形,铁定是张青发现孙二娘和武松的事,跑过来捉奸捉双了。
    可是张夫郎亲眼所见?捉奸捉双,捉贼捉脏,张夫郎这样诬蔑我,让我以后怎么见人?

    汉字详情

    zhuō [zhuo]
    部首: 330
    笔画: 10
    五笔: RKHY
    五行:
    仓颉: QRYO
    四角: 56081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足声。本义:握,持)

    (2) 同本义

    捉,搤也。——《说文》

    捉,持也。——《广雅》

    伊便能捉杖打人。——《世说新语·方正》

    叔武将沐,闻君至,喜,捉发走出。——《左传》

    孙权捉 预手,涕泣而别。——《三国志》

    (3) 又如:捉发(手握头发);捉秤(拿秤,掌秤);捉手(握手);捉身(把握身体);捉船(撑船,划船);捉笔(执笔)

    (4) 捉拿,擒拿;追捕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唐· 杜甫《石壕吏》

    往日用钱捉私铸,今许铅锡和青铜。——杜甫《岁晏行》

    遍捉乡民。——《广东军务记》

    不能行捉。——《聊斋志异·促织》

    (5) 又

    迅不可捉。

    余捉蟋蟀。——清· 袁枚《祭妹文》

    (6) 又如:捉事人(捉拿罪犯的公人);捉生替死(陷害无罪之人为有罪者抵死);捉生(活捉敌人);捉取(擒拿;捕捉)

    (7) 戏弄

    张珙新来,受了别人家捉。—— 董解元《西厢》

    (8) 又如:捉掐(捉弄);捉狭(捉弄);捉搦(戏弄)

    (9) 捡,拾

    若见女人一发在地,自言持戒,不肯捉之。——《百喻经》

    (10) 找,趁

    当日权且欢天喜地,并无他说。明日捉个空,便一径到临安府前叫起屈来。——《京本通俗小说》

    你瞧,太太们老在一起,哪有我捉空儿跟他说话的机会。——茅盾《霜叶红似二月花》

    (11) 又如:捉个空(找个空子);捉冷眼(趁人没看见);捉脉(堪舆家据地势,寻找所谓龙脉);捉空(趁空);捉破(抓出破绽)

    (12) 控制

    那小二不曾提防,捉脚不定,翻筋斗直跌出门外,磕碎脑后,鲜血直淌。——《醒世恒言》

    原来杨志吃的酒少,便醒得快,爬将起来,兀自捉脚不住。——《水浒全传》

    (13) 又如:捉不住(控制不住);捉兵(提调军队);捉店(守护店铺)

    介词

    相当于“把”、“将”

    身边铜钱又无,吃了却捉什么还他?——《警世通言》

    好得合头痴。向吾宅里坐,却捉主人欺。——《敦煌变文集》

    英文翻译

    grasp, clutch; catch, seize

    方言集汇

    ◎ 粤语:zuk1 zuk3
    ◎ 客家话:[沙头角腔] zuk7 [客英字典] zok7 zuk7 [陆丰腔] zok7 [客语拼音字汇] zog5 [东莞腔] zuk7 [梅县腔] zok7 zuk7 [海陆丰腔] zok7 [zuk7] [宝安腔] zuk7 [台湾四县腔] zok7 [zuk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四覺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側角入聲開口二等ʧɔkcruk/treok
    jiān [jian]
    部首: 323
    笔画: 6
    五笔: VFH
    五行:
    仓颉: VMJ
    四角: 41440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会意。从三女。本义:奸邪,虚伪狡诈)

    (2) 同本义

    姦,私也。——《说文》

    姦,盗也。——《广雅》

    在内曰姦,在外曰宄。——《三苍》

    用轨之财者为姦。——《国语·鲁语》

    寇贼姦宄。——《书·舜典》

    是以其民饥寒并至,故为奸衺(xié同邪)。——《墨子·辞过》

    故以刑治则民威,民威则无姦,无姦则民安其所乐。——《商君书·开塞》

    荡渨湋之姦咎兮。——《梦辞·惜贤》。注:“乱在内曰姦。”

    盗器为姦。——《左传·文公十八年》

    多贼姦些。——《楚辞·招魂》。注:“恶也。”

    姦宄是防。——张衡《西京赋》。注:“邪也。”

    作奸犯科。——诸葛亮《出师表》

    攘除奸凶。

    吏奸而不知禁。——明· 刘基《卖柑者言》

    奸人构陷。——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3) 又如:奸慝(奸诈;邪恶);奸顽(奸诈凶顽);奸回(奸恶邪僻;奸邪);奸智(奸诈邪恶的企图);奸侠(心怀邪恶的人。即俗称的无赖汉);奸非(作奸犯法的人);奸利(作奸犯法所获得的利益);奸证(做坏事的脏证);奸钱(私铸的钱币);奸事(不正当的事;非法的事);奸市(违法交易);奸宄(违法作乱的事情)

    (4) 伪

    姦,伪也。——《广雅》

    夫神者好和而恶姦。——《庄子·徐无鬼》。注:“私自许者姦也。”

    十姦。——《周书·宝典》。注:“不诚之行故曰姦。”

    动词

    (1) (会意。从女,从干,干亦声。本义:奸淫;私通)

    (2) 同本义

    奸,犯淫也。——《说文》

    夫人姜氏会齐侯于禚。书,姦也。——《左传·庄公二年》

    (3) 又如:奸私(通奸);奸占(非法占人妻女);奸状(男女私通);奸宿(奸通);奸乱(淫乱)

    (4) 作乱或窃夺

    奸,犯也。——《小尔雅》

    臣敢奸之。——《左传·襄公十四年》

    是再奸也。——《左传·昭公二十年》

    奸时以动。——《左传·成公十六年》

    以奸忠直。——《汉书·孔光传》

    以奸者七十二君。——《庄子·天运》

    各守其职,不得相姦。——《淮南子·主术》。按,姦假借为干。”

    (5) 又如:奸赃(营私纳贿);奸盗(指为非作歹、劫盗财物)

    (6) 欺骗;作弄

    你奸得我索性。——元· 高明 《琵琶记》

    名词

    (1) 犯法作乱的人,歹徒;恶人

    故佼众者誉多,外内朋党,虽有大姦,其蔽主多矣。——《管子·明法》

    不告奸者腰斩。——《史记·商君列传》

    奸宄不得萌动而破灭。——《汉书·辛庆忌传》

    (2) 又如:奸宄(为非作歹的坏人;奸臣);奸凶(邪恶凶顽的人);奸乱(心术不正,行迹不轨)

    (3) 出卖国家、民族、集团利益的人 。如:奸相(指弄权误国的宰相);奸谍(间谍。为敌方刺探情况的人);奸蠹(有害国家社会的不法行为;亦指行为不法的坏人);内奸;汉奸

    英文翻译

    crafty, villainous, false

    方言集汇

    ◎ 粤语:gaan1
    ◎ 客家话:[客英字典] gan1 gien1 [东莞腔] gan1 [梅县腔] gian1 [宝安腔] gan1 [客语拼音字汇] gan1 gian1 [台湾四县腔] gien1 gan1 [海陆丰腔] gien1 gan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二十五寒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古寒平聲開口一等kankɑ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