捃摘

jùn zhāi [ jun zhai]
注音 ㄐㄨㄣˋ ㄓㄞ

词语释义

采集;摘取。

词语解释

  1. 采集;摘取。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五:“ 宋 严有翼 詆 东坡 诗……所用典故,被其捃摘,几无完肤。”《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独应<论文章之意义暨其使命因及中国近时论文之失>》:“然仅以自意立言,无徵不信,惧未足坚吾説也;则将以鄙陋所及,捃摘史迹,拉杂而列比之,令为徵言。”

引证解释

⒈ 采集;摘取。

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五:“宋严有翼詆东坡诗……所用典故,被其捃摘,几无完肤。”
《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独应<论文章之意义暨其使命因及中国近时论文之失>》:“然仅以自意立言,无徵不信,惧未足坚吾説也;则将以鄙陋所及,捃摘史迹,拉杂而列比之,令为徵言。”

捃摘的网络释义

捃摘

  • 捃摘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jùn zhāi,意思是采集;摘取。
  • 汉字详情

    jùn [jun]
    部首: 330
    笔画: 10
    五笔: RVTK
    五行:
    仓颉: QSKR
    四角: 57067

    详细解释

    动词

    (1) 拾,捡 。如:捃刀(拾取麦穗的农具);捃拾(拾取;收集);捃收(收集)

    (2) 取 。如:捃采(采集);招摭(采取;采集;拾取当道者之言隋声附和);捃摘(采集,摘取)

    (3) 指收集材料以打击别人。引申指弹劾 。如:捃摭(指搜罗材料以打击别人);捃诬(搜罗材料加以诬陷)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二十三問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居運去聲合口三等kĭuənkyonh/kiunn
    zhāi [zhai]
    部首: 330
    笔画: 14
    五笔: RUMD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QYCB
    四角: 5002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小篆字形,从手,啻( chì)声。本义:用手采下或取下)

    (2) 同本义

    摘,摭果树实也。——《说文》

    摘,取也。——《广雅》

    一摘使瓜好,再摘令瓜稀。——《新唐书·承天皇帝传》

    以摘之。——三国魏· 邯郸淳《笑林》

    摘而藏之。——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3) 又如:摘胆剜心(形容杀人者的凶残);摘肩儿(摘下肩上的担子);摘青(谓果实等未成熟即采摘);摘瓜抱蔓(喻一扫而空);摘桃子(比喻坐享其成);摘棉花;摘苹果

    (4) 除去,去掉

    过了三天再不去,叫人来摘门下瓦。——《儒林外史》

    (5) 又如:把灯泡摘下来;摘帽(脱下帽子);摘头(除去头上首饰);摘不开(摆脱不了)

    (6) 摘录

    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唐· 李贺《南国》

    (7) 又如:摘句(摘录文章诗歌之句);摘钞(择要抄录);摘句寻章(摘取搜寻文章的片断词句。指读书局限于文字的推求)

    (8) 调拨 。如:摘那(调拨);摘拨(调派)

    (9) 〈方〉∶借 。如:摘了几个钱救急;摘钱(因急用而临时告借)

    英文翻译

    pluck, pick; select; specify

    方言集汇

    ◎ 粤语:zaak6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zag5 [沙头角腔] zak7 [客英字典] zak7 [宝安腔] zak7 [梅县腔] zak7 [海陆丰腔] zak7 [台湾四县腔] zak7 [东莞腔] zak7 [陆丰腔] dit7
    ◎ 潮州话:diah4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一麥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
    陟革麥開入聲開口二等trek/ta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