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核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同“振覈”。
整顿考核。
引证解释
⒈ 同“振覈”。
⒉ 整顿考核。
振核的网络释义
振核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
(1) (形声。从手,辰声。本义:赈济;救济)
(2) 同本义
振,举救也。——《说文》
振,救也。——《小尔雅·广言》
三曰振穷。——《周礼·大司徒》
踣弊不振。——《国语·周语》
君子以振民育德。——《易·蛊》。
(3) 又如:振恤(赈济);振贷(赈济);振业(救济之使有产业);振穷(救助困穷的人)
(4) 挽救;救治
智困于内而政乱于外,则忘不可振也。——《韩非子·五蠹》。
(5) 又如:振理(救治);振除(救治)
(6) 抖动;摇动
振,动也。——《广雅·释诂一》
举若振槁。——《史记·礼书》
蛰虫始振。——《礼记·月令》
六月莎鸡振羽。——《诗·豳风·七月》
果敢而振。——《荀子·荣辱》
必振衣。——《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迁我如振落叶。——明· 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振衣裳。——清· 方苞《左宗毅公逸事》
(7) 又如:振玉(美玉受撞击震动的声音);振讯(抖动);振掉(动摇;震动);振董(振动);振落(谓叶将枯而震之使落);振摆(抖动)
(8) 举起;挥动
振长策而御宇内。——贾谊《过秦论》
然陵振臂一呼,创病皆起。——李陵《答苏武书》。
(9) 又如:振羽(鼓翅);振豪(竖起的细毛)
(10) 通“震”。震憾;震惊
被抑枉而自诬,事无苦而振慑者,怯人也。——《抱朴子·行品》
如有地动,尊则振龙。——《后汉书·张衡传》
(11) 又
振声激扬。
振之以威怒。——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12) 又如:振主(臣下震动君主);振色(震怒变色);振怒(震怒);振恐(震惊;恐惧);振悚(震惊)
(13) 整治,整顿
蹶而不复振。——宋· 苏轼《教战守》。
(16) 又如:振顿(振作);振举(振作;整顿);振矜(振作;自尊);振起(兴起;奋起)
(17) 消除
贤者死忠以振疑,百姓寓焉。——《管子》。
(18) 又如:振耻(除去耻辱);振蛊(清除积弊)
(19) 发出;生长
木体实而花萼振。——刘勰《文心雕龙》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zin3 [海陆丰腔] zhin3 tin1 [客英字典] zhin3 [宝安腔] zen3 [梅县腔] zhin3 [台湾四县腔] tsiin3 tin1 [陆丰腔] zhin6 [东莞腔] zen3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眞 | 側鄰 | 章 | 眞A | 平聲 | 眞 | 開口三等 | 臻 | 眞A | tɕĭĕn | cjin/tjin |
详细解释
hé
名词
(1) (形声。从木,亥声。本义:果核)
(2) 同本义
核,蛮夷以木皮为箧,状如籢尊。——《说文》
桃李丑核。——《尔雅·释木》
殽核维旅。——《诗·小雅·宾之初筵》
其实濡核。——《素问·五常正大论》
贻余核舟。——明· 魏学洢《核舟记》
桃核修狭者。
(3) 又如:枣核;樱桃核;葡萄核;橘核
(4) 原子核的简称 。如:核弹(原子武器的总称);核反应堆;核反应
(5) 有核的果实
门启,华堂复阁甚秀,馆中有樽酒盘核。——《太平广记》引
(6) 核心;中心
文吏不学,世之教无核也。——王充《论衡·量知》
(7) 出现在积分方程中积分号下的已知函数 。如:积分方程的核;积分变换的核
动词
(1) 查对;审查
凡学问之法,不为无才,难于距师,核道实义,证定是非也。——《论衡·问孔》
综核名实。——《汉书·宣帝纪赞》
其审核之,务准古法。——《汉书·刑法志》。颜师古云:核,究其实也。
研核阴阳。——《后汉书·张衡传》
(2) 又如:核正(查核订正);核批(审查批示);核视(审查察看);核夺(审核决定)
(3) 另见
hú
暂无详细释义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het8 fut8 [客英字典] fut8 het7 het8 [台湾四县腔] het8 fut8 [梅县腔] fut8 het8 ep7 [沙头角腔] fut8 [东莞腔] hak8 fut8 [宝安腔] het8 | fut8 [客语拼音字汇] fud6 had5 hed5
◎ 潮州话:hug8(hûk) hêg4(hek)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覈 | 下革 | 匣 | 麥開 | 入聲 | 陌 | 開口二等 | 耕 | 梗 | ghrek/haek | ɣæ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