挨肩擦脸

āi jiān cā liǎn [ ai jian ca lian]
繁体 挨肩擦臉
注音 ㄞ ㄐ一ㄢ ㄘㄚ ㄌ一ㄢˇ
词性 成语

词语释义

挨:靠近。擦,接触。形容狎昵之状。

词语解释

成语出处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第65回:“贾珍便和三姐挨肩擦脸,百般轻薄起来。”

成语用法

挨肩擦脸作谓语;指狎昵的样子。

挨肩擦脸的国语词典

形容狎近亲暱的样子。

挨肩擦脸的网络释义

挨肩擦脸

  • 挨肩擦脸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āi jiān cā liǎn, 形容狎昵之状。
  • 挨肩擦脸的翻译

    英语: Shoulder rub face
    法语: Essuie le visage près des épaules
    德语: Er streicht über das gesicht

    汉字详情

    āi,ái [ai]
    部首: 330
    笔画: 10
    五笔: RCTD
    五行:
    仓颉: QIOK
    四角: 53084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矣声。本义:以手击背)

    (2) 从后推击;打

    挨,击背也。——《说文》

    挨,击也。——《广雅》

    (3) 靠近

    对垒每欲相摩挨。——王安石《和王微之登高斋》。

    (4) 又如:挨晚(傍晚);学校挨着工厂;挨墙靠壁

    (5) 拥挤

    宝玉挨身而入。—— 曹雪芹《红楼梦》。*

    (6) 又如:挨肩擦背(形容人群拥挤);挨挨挤挤;挨挨擦擦

    (7) 依次,顺次

    挨次给假回还原籍,省亲祭祖。——《明实录·洪熙实录》。

    (8) 又如:挨门挨户,挨家比户(逐家逐户)

    (9) 另见 ái

    英文翻译

    near, close by, next to, towards, against; to wait; to lean on

    方言集汇

    ◎ 粤语:aai1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ai1 jai1 [梅县腔] ai1 jai1 [宝安腔] ai1 [东莞腔] ngai2 ai1 [陆丰腔] ai1 [客英字典] ai1 [沙头角腔] ngai1 [客语拼音字汇] ai1 ngai2 yai1 [海陆丰腔] ai1 zai1
    ◎ 潮州话:oi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十三駭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於駭皆開上聲開口二等qraix/aejʔɐi
    jiān [jian]
    部首: 444
    笔画: 8
    五笔: YNED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HSB
    四角: 302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从户,从肉。本义:肩膀)

    (2) 同本义

    肩,髆也。从肉,象形。——《说文》

    北方有比肩之民焉。迭食而迭望。——《尔雅》

    肩臂臑。——《仪礼·少牢礼》

    肩之所倚。——《庄子·养生主》

    并肩手相接。——《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3) 又如:肩巴(肩膀);肩甲(即肩胛);肩磨(肩膀耸动,浑身发抖);肩排(并肩排列;并排)

    (4) 动物的腿根部

    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啗之。——《史记·项羽本纪》

    (5) 担子 。如:歇肩;息肩

    动词

    (1) 担荷 。如:身肩重任;肩舆(两人抬的小轿子);肩舆入内(准予坐小轿入宫);肩位(承担;敢任);肩承(担当)

    (2) 任,任用

    肩,胜也。——《尔雅》

    朕不肩好货。——《书·盘庚》。传:“任也。”

    永肩一心。——《书·盘庚下》。注:“长任一心以示。”

    (3) 相提并论或等齐 。如:肩随(跟上,比得上);肩差(肩相差次。指并立)

    量词

    用于比喻重量、负担

    卫老婆子仿佛卸了一肩重担似的嘘了一口气。——鲁迅《祝福》

    英文翻译

    shoulders; to shoulder; bear

    方言集汇

    ◎ 粤语:gin1
    ◎ 客家话:[沙头角腔] gien1 [客语拼音字汇] gian1 [海陆丰腔] gien1 [宝安腔] gen1 [台湾四县腔] gien1 [梅县腔] gian1 gin1 [客英字典] gen1 gien1 [东莞腔] gen1 [陆丰腔] kian1
    ◎ 潮州话:goiⁿ1 [揭阳、潮阳]gaiⁿ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一先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古賢先開平聲開口四等kamken
    [ca]
    部首: 330
    笔画: 17
    五笔: RPWI
    五行:
    仓颉: QJBF
    四角: 53091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察声。本义:摩擦)

    (2) 同本义

    那块铁…擦擦儿筋伤!——《西游记》

    (3) 又如:擦背(方言。搓澡);擦肩(肩膀相摩);擦拳磨掌(即“摩拳擦掌”。形容打斗前情绪激愤的样子)

    (4) 揩,拭

    擦抹桌椅。——《红楼梦》

    (5) 又如:他用手帕擦鼻子;擦脸

    (6) 挨近 。如:天擦黑;擦西(挨近西边地面);擦桌儿的(旧称歌妓);擦坐(在酒店中巡座卖唱的)

    (7) 除去。多指田粮等的减免 。如:擦免(减免);擦减(减免)

    (8) 涂抹 。如:擦油

    (9) 刨擦。把瓜果等放在礤床儿上来回磨擦,使成细丝儿 。如:把胡萝卜擦成丝儿

    英文翻译

    wipe, scrub, rub, scour; brush

    方言集汇

    ◎ 粤语:caat3
    ◎ 客家话:[梅县腔] cat7 [海陆丰腔] cat7 [东莞腔] cat7 [沙头角腔] cat7 [客英字典] cat7 [陆丰腔] cat7 [客语拼音字汇] cad5 [宝安腔] cat7 [台湾四县腔] cat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十二曷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七曷入聲開口一等chat/cattsʰɑt
    liǎn [lian]
    部首: 444
    笔画: 11
    五笔: EWGI
    五行:
    仓颉: BOMM
    四角: 78219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肉,佥( qiān)声。古代表示人的整个面部用“面”。“脸”字在魏晋时期才出现,只表示两颊的上部,到了唐宋时期,口语中才用“脸”表示整个面部。本义:两颊的上部)

    (2) 同本义

    蛾眉与曼脸,见此空愁人。——吴均《小垂手》

    满面黄沙满鬓风,眉销残黛脸销红。——白居易《昭君怨》

    头圆筋骨紧,两脸明且光。——杜牧《冬至日寄小侄阿宜》

    (3) 又如:脸蛋(脸的两旁部分);脸巴子(面颊);脸上(面颊之上)

    (4) 脸面,人头的前部,包括下巴、嘴、鼻、颊、眼,且通常包括前额

    脸波春傍窈娘堤。——白居易《天津桥》

    你看你的脸…尽是血,我都不认识你了。——曹禺《雷雨》

    (5) 又如:脸脑(面孔);脸帕(洗脸巾);脸道(脸面,面容);脸庞(脸面形状轮廓);脸谱;脸相;脸模子;脸貌。又指情面;面子

    婆惜也不曾睡着,听得 宋江骂时,扭过身回道:“你不羞这脸!”——《水浒全传》

    (6) 又如:没脸见人;赏脸;丢尽了脸

    (7) 指某些物体的前部

    东西房全是敞脸的,是存车的所在。——老舍《骆驼祥子》

    (8) 又如:鞋脸;城门脸;脸戏儿(鞋面子);脸壳子(方言。喻指虚伪的表面);门脸儿(城门附近的地方;商店的门面)

    (9) 脸色;脸上的表情

    谁知你转背儿著他人也,又另是一样脸。——清· 吴骞《扶风传信录》

    (10) 又如:急赤白脸(心里着急,脸色难看);哭丧着脸;涎着脸;绷脸

    英文翻译

    face; cheek; reputation

    方言集汇

    ◎ 粤语:lim5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