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取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基本解释
拾1①:在海岸上~贝壳。
词语来源
该词语来源于人们的生产生活。
词语造句
1、在“自动”按钮旁边,这里有三个“拾取”按钮。
2、下面有关碰撞检测的代码是是用来拾取的。
3、通过一些相当有创意的键盘映射和字符拾取列表,可以用U.S.或者UK键盘输入日文和中文字符。
4、客户机目的地可以利用通常的MQ机制从MQ中拾取它。
5、当另一个客户机立即拾取消息并在队列上放置响应消息来响应时,同步通信是适合的。
6、应用程序拾取该XML文件,并将信息减少到仅包括客户名称和电子邮件地址。
7、您只需插入新的设置到外观中,像魔法一样,所有调用都自动拾取这些更改。
8、他很有可能寻找集线器上的一个死端口,然后插上安装了包嗅探器的笔记本电脑,该嗅探器可以不加选择地拾取网段上的通信量。
9、平面文件适配器拾取密码文件,并将其转换为数据处理程序要求的数据结构(补充有关目标服务的信息)。
10、然而,他们却能够在周边视觉里拾取这些隐约的信号。
11、异步通信允许客户机在任何适当的时候拾取响应。
12、在红外线摄影中,数码相机上使用的胶片传感器或图像传感器对红外光感光,能让相机拾取人眼不可见的任何光线。
13、豌豆会拾取大树发出的疼痛信号,接着测谎仪会记录下豌豆的交感响应。
14、您可以拾取作为当前工作区一部分的任何构件(文件、文件夹、项目等)。
15、在这种情况下,消息可以由中介发送到JMS主题,然后由多个订阅者从此处拾取消息。
16、重新循环集群,使它们拾取新的更改。
17、地面系统快速参与并学会拾取RPG.军方研究者希望机载系统能完成同样的过渡,并很快完成。
18、FEMMDB拾取消息,更新数据库中的失败事件,并将状态设置为“失败”。
19、共和党随时准备拾取国印第安纳州和威斯康星州可能还有宾夕法尼亚州和伊利诺斯州在参议院的席位。
20、将消息回滚到拾取的地方。
21、并要从捆里抽出些来,留在地下任她拾取,不可叱吓她。
22、不可摘尽葡萄园的果子,也不可拾取葡萄园所掉的果子,要留给穷人和寄居的。
23、SCAMDB从SCA目的地拾取消息。
24、德黑兰在大选之后的骚乱消息像野火一样在Twitter上传播,并被BBC和NPR这样的新闻网拾取并在全世界予以扩散。
25、我们借助自己拾取收集的信息与传说和我们读过的作者,在头脑中形成自己的城市——有时在我们见到它之前,有时在我们对其感到绝望之后。
26、它的居住者对安全问题也十分在意,以至于每次将垃圾烧掉,而不是像周围邻居那样将垃圾放在街上供人拾取。
27、这是一个类,你可以用它来从场景结点中拾取三角形,以用作各种不同的用途,比如碰撞检测。
28、路得就去了,来到田间,在收割的人身后拾取麦穗。
拾取的国语词典
捡获、拾得。
拾取的网络释义
拾取
拾取的翻译
拾取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shè
动词
(1) 蹑足而上 。如:拾级
(2) 另见
shí
动词
(1) (形声。从手,合声。本义:捡取,从地上捡起来)
(2) 同本义
拾,掇也。——《说文》
犹拾遗于涂,摭弃于野。——《论衡·逢遇》
故周之夺殷也,拾遗于庭。——《韩非子·安危》
犹拾瀋也。——《左传·哀公三年》
俯有拾,仰有取。——《史记·货殖列传》
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况拾遗求利以污其行乎!——《后汉书·列女传》
拾视之,非字而画。——《聊斋志异·促织》
(3) 又如:拾粪;拾麦穗儿;拾毛(拣界外球。毛:用毛充塞内部的球);拾芥(拾取地上的小草。比喻取之极易);拾石为砚(从地上拾起一块石头用作砚台);拾夺(拾掇;收拾);拾拣(拣取);拾翠(拾取翠鸟羽毛以为首饰);拾沈(拾取汁水)
(4) 收敛,收集
妇人拾蚕。——《韩非子·说林下》
拾发以将乘矢。——《仪礼·大射仪》
请拾投。——《礼设·投壶》
萧何入 秦,收拾文书。——《论衡·别通》
(5) 又如:拾骨(收拾遗骨改葬);拾菜(采撷野菜);拾尘(本指捡起饭中的灰尘,后借为引起误会而猜疑);拾集(收集);拾摭(收集);拾纂(收集编纂)
(6) 碰撞 。如:一头拾将去(一头撞过去);拾头打滚(撒泼吵闹。拾头:碰头)
数量词
(1) 十,数目,九加一所得,汉字数目“十”的大写 。如:陆柒捌玖拾
(2)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sib6 [宝安腔] sip8 [客英字典] ship8 [陆丰腔] ship8 [梅县腔] ship8 [海陆丰腔] ship8 [台湾四县腔] siip8 [沙头角腔] sip8 [东莞腔] sip8
◎ 潮州话:sib8 zab8(sîp tsâp) [澄海]sig8 zag8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十 | 是執 | 常 | 緝A | 入聲 | 緝 | 開口三等 | 侵A | 深 | zjip | ʑĭĕp |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又,从耳。甲骨文字形。左边是耳朵,右边是手(又),合起来表示用手割耳朵。古代作战,以割取敌人尸体首级或左耳以计数献功。本义:割下左耳)
(2) 同本义
取,捕取也。——《说文》
大兽公之,小禽私之,获者取左耳。——《周礼》
且今之勍者,皆吾敌也,虽及胡者,获则取之,何有于二毛?——《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取吴元济。——《资治通鉴·唐纪》
(3) 斩获敌人的首级为取
恨君不取契丹首,金甲牙旗归故乡。—— 宋· 苏轼《阳关词》
(4) 拿
取数斗归。——三国魏· 邯郸淳《笑林》
对面取人物。
取一葫芦。——宋· 欧阳修《归田录》
取器械。——明· 崔铣《洹词·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5) 又如:从架上取书;从巢里取蛋;取受(拿取和收受);取则(取作准则,规范或榜样);取将(拿取)
(6) 通“娶”。娶妻
取妻如之何?——《诗·齐风·南山》
君取于吴,为同姓。——《论语·述而》
勿用取女。——《易·蒙》
可以冠子取妻。——《礼记·杂记》
昭公取于 吴。——《左传·哀公十二年》
终老不复取。——《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还必相迎取。
我近来取得一个老小,清河县人。——《水浒传》
(7) 又如:取女(娶妻);取亲(娶妻);取室(娶妻)
(8) 选取;选拔
深思而慎取。——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人取之。——明· 刘基《卖柑者言》
舍体而取面。——蔡元培《图画》
(9) 又如:取路(上路);取戏(采取游戏态度);取义(选择正义,就义而死);取人(选择人);取友(选取朋友);取途(选取经由的道路);取象(取某种事物之征象)
(10) 招致
谗毁竟自取。——唐· 杜甫《上水遣怀》
(11) 又如:取罪(自我罪责);取讥(招致讥讽);取毙(招致丧身);取醉(喝酒致醉)
(12) 得到;取得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诗·魏风·伐檀》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钻燧取火。——《韩非子·五蠹》
文能取胜。——《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于人也奚取焉。——唐· 韩愈《朱文昌校昌黎·先生集》
召闹取怒。——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13) 又如:取事(取得成就事功的机会;行事);取讨(讨取;索取);取和儿(取了和气。和睦相处);取真气(摄取天地间元气);取觅(收入;获得);取供(讨取口供)
(14) 博取 。如:取选(求取功名;应试);取应(应举;参加科举考试);取誉(博取称赞或好名声);取宠(博取别人的喜爱,称赞)
(15) 攻取,夺取
必取宋。——《墨子·公输》
取阳晋。——《史记·廉颇蔺相列传》
(16) 通“聚”。
(17) 会合,集合
郑国多盗,取人于萑苻泽。——《左传·昭公二十年》
(18) 积畜
而利取分寡。——《晏子春秋·外篇重而异者》
(19) 通“趋”。
(20) 跑,疾走
王良御之,则日取乎千里。——《韩非子·难势》
上高堂,行取殿下堂,孤儿泪下如雨。——《古乐府》
(21) 趋向
两者合而天下取。——《荀子·王霸》
夸主以为高,异取以为高。——《史记·秦始皇本纪》
副词
表示范围,相当于“才”、“仅”
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孟子·尽心上》
助词
表示动态,相当于“得”、“着”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ci3 [宝安腔] ci3 [沙头角腔] ci3 [东莞腔] ci3 [梅县腔] ci3 [台湾四县腔] ci3 [客英字典] ci3 [客语拼音字汇] qi3 [陆丰腔] ci3
◎ 潮州话:cu2 (tshú)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取 | 七庾 | 清 | 虞 | 上聲 | 麌 | 合口三等 | 虞 | 遇 | chyox/ciuu | tsʰĭ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