拴马造句
王丙抬眼看去,这是一座三间两进院落,一色青砖到顶,门前石狮、石鼓、拴马桩一应俱全。
馆内陈列众多的古迹,有陈友谅石刻像、刑锅、青云接武石牌、拴马石、喂马槽、玉泉古井等。
桑梓峪、纺绩台、拴马桩、蜘蛛洞等一串串神秘的景点隐匿在险崖峭壁之巅,顿时让人喜欢上这个神秘的地方。
走出来的那个人正是敖翊,此时他还是之前的那身盔甲,民居的另一头,长锋被他插在地上当成了个拴马桩,他的那匹坐骑此时正在百无聊赖地打着响鼻。
尽管如此,杨府的气派比之许多殷富人家还是要壮观许多,朱漆铜环的大门,条石砌的阶蹬,门左拴马石,门右悬灯杆,黛瓦白墙,高墙深院,飞檐翅角,富丽堂皇。
单侧内眦韧带撕脱移位采用“拴马桩式”或“抽屉式”复位固定术。
我没有打你,是你自己撞到拴马柱子上,然后你就昏睡了过去,当然有一件事情是确凿无疑的。
这座小城叫拴马城,用来圈马的。
过大门,石板漫道笔直通达,遥望舜帝圣相,顿生敬意;两侧雪松叶绿枝展,拴马石狮左右相嬉,古朴灵犀形神各异。
城墙下,不见狼烟升腾,老树拴马,却见荒烟蔓草,杂树丛生。
那里仍然有一个用于拴马的生锈铁箍。
骑上了老刘子提前准备好的马匹,两匹骏马,飞奔而去,倏尔就远离了紫禁城,抵达京城集市,于是下马将马拴在集市口酒店的拴马桩上。
砖、石、木雕刻的精湛,因门墩、隐壁、回廊、额首、石狮、阶石、门枕石、拴马桩、上马石、碑刻等感叹张家口先民们文化创造的厚重、古朴及永恒的美。
谭如海跑到拴马桩,解开缰绳牵来栗色马。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全声。本义:绑住)
(2) 同本义
拴了倪二,拉着就走。——《红楼梦》
(3) 又如:把你的马拴在树上;应当把恶狗拴好;拴束(捆绑;收拾)
(4) 插上门闩
武松把门关上,拴了。——《水浒传》
(5) 出租 。如:拴车
名词
门闩
门子只得捻脚捻手,把拴拽了。——《水浒全传》
英文翻译
bind with rope, fasten
方言集汇
◎ 粤语:saan1
◎ 客家话:[客英字典] cien2 zien1 [海陆丰腔] cion2 cien2 [梅县腔] cien2 [台湾四县腔] cion2 cien2 [客语拼音字汇] san1 [宝安腔] cen2 [东莞腔] con1
◎ 客家话:[客英字典] cien2 zien1 [海陆丰腔] cion2 cien2 [梅县腔] cien2 [台湾四县腔] cion2 cien2 [客语拼音字汇] san1 [宝安腔] cen2 [东莞腔] con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二仙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詮 | 此緣 | 清 | 仙A合 | 平聲 | 先 | 合口三等 | 仙A | 山 | chyen/cven | ʑĭwɛn |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早期金文字形,象马眼、马鬃、马尾之形。“马”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家畜名)
(2) 单蹄食草大型哺乳动物 。史前即为人类所驯化,用作驮畜、挽畜和乘骑;它和其他现存的马属和马科动物的区别是尾毛和鬃毛长,后腿飞节内下方有一块胼胝,还有一些非固定特征(如体型较大,蹄子较大,颈稍呈弓形,头小,耳短)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韩愈《马说》
(3) 又如:马伯乐(相马的人);马首(属马的人);马牌子(官府养马的伕役,他们身上都挂有腰牌作凭证);马曹(官署名。专门管马);马圈(养马的地方);马祭(祭祀马神);马绊(系马用的绳子);马褐(马的护衣);马祸(马的异象。古代以为灾变之兆);马图(传说中龙马背负出水的图)
(4) “码”的古字。古代用 以计算的筹码。近世也用以计数
为胜者立马。——《礼记·投壶》
(5) 又如:马子(筹码)
(6) 姓
动词
(1) 〈方〉∶发怒时把脸拉长像马脸 。如:马起面孔叫他们出去
(2) 驾着马
裘马过世家。——《聊斋志异·促织》
(3) 又如:裘马扬扬
形容词
大的。如:马道(大路);马包(被包。中间开口、两旁可以塞进东西的长布袋);马船(大型官船);马溜子船(航行速度较快的大船)
英文翻译
horse; surname; KangXi radical 187
方言集汇
◎ 粤语:maa5
◎ 潮州话:bhê2 maⁿ2
◎ 潮州话:bhê2 maⁿ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