拴缚

shuān fù [ shuan fu]
繁体 拴縛
注音 ㄕㄨㄢ ㄈㄨˋ

词语释义

拴缚 shuānfù

(1) 捆扎;捆缚

拴缚包裹
tie up

词语解释

  1. 捆扎;约束。

    《水浒传》第六一回:“讨了十辆太平车子,唤了十个脚夫,四五十拽车头口,把行李装上车子,行货拴缚完备。”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上:“初学时,心猿意马,拴缚不定。”

引证解释

⒈ 捆扎;约束。

《水浒传》第六一回:“讨了十辆太平车子,唤了十个脚夫,四五十拽车头口,把行李装上车子,行货拴缚完备。”
明王守仁《传习录》卷上:“初学时,心猿意马,拴缚不定。”

拴缚的国语词典

捆束。

拴缚的网络释义

拴缚

  • 拴缚,汉语词汇。
  • 注音:shuānfù。
  • 注音:捆扎;捆缚。
  • 拴缚造句

    可解马缰绳接连,拴缚帝腰,放下船去。
    孰料,看着看着,他忽觉双眼剧痛,恍如灼烧,竟是不堪忍受,欲要移开视线,却发现无法办到,双眼仿佛被石门上的奇形纹路给牢牢拴缚住。
    教人为学,不可执一偏;初学时心猿意马,拴缚不定,其所思虑多是人欲一边,故且教之静坐,息思虑。
    因解身上鸾带,把他拴缚好了,背在背上,正要借着剑遁起身。
    王庆,段三娘,段二,段五,方翰,丘翔,施俊,李助,范全九个人,都结束齐整,各人跨了腰刀,架上了朴刀,唤集庄客,愿去的共是四十余个,俱拽扎拴缚停当。
    王进自去备了马,牵出后槽,将料袋袱驼搭上,把索子拴缚牢了,牵在后门外,扶娘上了马;家中粗重都弃了;锁上前后门。
    等水底冲起的泥雾和水泡散尽,于九十才看清楚,跟塑料袋相伴的,还有那两个小救生圈,也是被绳子拴缚在条石上,一同沉下了水底。
    王进自去备了马,牵出后槽,将料袋袱驼搭上,把索子拴缚牢了,牵在后门外,扶娘上了马。

    汉字详情

    shuān [shuan]
    部首: 330
    笔画: 9
    五笔: RWGG
    五行:
    仓颉: QOMG
    四角: 58014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全声。本义:绑住)

    (2) 同本义

    拴了倪二,拉着就走。——《红楼梦》

    (3) 又如:把你的马拴在树上;应当把恶狗拴好;拴束(捆绑;收拾)

    (4) 插上门闩

    武松把门关上,拴了。——《水浒传》

    (5) 出租 。如:拴车

    名词

    门闩

    门子只得捻脚捻手,把拴拽了。——《水浒全传》

    英文翻译

    bind with rope, fasten

    方言集汇

    ◎ 粤语:saan1
    ◎ 客家话:[客英字典] cien2 zien1 [海陆丰腔] cion2 cien2 [梅县腔] cien2 [台湾四县腔] cion2 cien2 [客语拼音字汇] san1 [宝安腔] cen2 [东莞腔] con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二仙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此緣仙A合平聲合口三等仙Achyen/cvenʑĭwɛn
    [fu]
    部首: 332
    笔画: 13
    五笔: XGE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VMIBI
    四角: 23142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糸( ),表示与线丝或缠织等有关。尃( )声。本义:捆绑)

    (2) 同本义

    缚,束也。——《说文》

    战之明日,晋襄公缚 秦囚。——《左传·文公二年》

    主缚者亦然,不如所欲,缚时即先折筋骨。——清· 方苞《狱中杂记》

    (3) 又如:缚人(捆绑人);缚绑(捆绑);缚住(捆住);缚虎(捆住猛虎。比喻征服极难征服之人);缚送(捆住押送);缚扎(捆扎)

    (4) 约束;限制 。如:缚束(裹扎);缚裤(扎紧套裤脚管,以便骑乘。泛指戎装)

    名词

    (1) 绳索

    夜半,童自转,以缚即炉火烧绝之。——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2) 又如:释缚(解缚。解绳)

    (3) 量词。用于捆起来的东西。如:一缚书(一捆书)

    英文翻译

    to tie

    方言集汇

    ◎ 粤语:bok3 fok3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