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焚救溺

zhěng fén jiù nì [zheng fen jiu ni]

词语释义

汉·王充《论衡·自纪》:“救火拯溺,义不得好;辩论是非,言不得巧。”

《明史·姜思睿传》:“举朝拯焚救溺之精神,专用之摘抉细微,而以察吏诘戎予夺大柄仅付二三阉寺。”

拯焚救溺,比喻救人于危难之中。出自汉代王充的《论衡·自纪》。

词语解释

成语出处

汉·王充《论衡·自纪》:“救火拯溺,义不得好;辩论是非,言不得巧。”

汉字详情

zhěng [zheng]
部首: 330
笔画: 9
五笔: RBIG
五行:
姓名学: 常用字
仓颉: QNEM
四角: 57019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丞( chéng)声。本义:向上举)

(2) 同本义

艮期腓,不拯其随。——《易·艮》。王弼注:“随,谓趾也。止其腓,故其趾不拯也。” 孔颖达疏:“拯,举也。”

(3) 救济;援救

吾必尽吾力以拯吾村。——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起而拯之。

(4) 又如:拯弊(匡救衰病);拯世(救世);拯物(济世);拯恤(援助;救济);拯抚(救济安抚);拯济(救助;救济)

英文翻译

help, save, aid; lift, raise

方言集汇

◎ 粤语:cing2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zin3 [东莞腔] zin2 [客英字典] zhin3 [海陆丰腔] zhin3 [梅县腔] zhin1 [台湾四县腔] tsiin3 [宝安腔] zin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四十二拯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上聲開口三等tɕĭəŋcjingx/tjonk
fén [fen]
部首: 414
笔画: 12
五笔: SSOU
五行:
仓颉: DDF
四角: 44809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火,从林。甲骨文字形,象火烧丛木。古人田猎,为了把野兽从树林里赶出来,就采用焚林的办法。本义:烧山)

(2) 用火烧山林宿草。

焚,烧田也。——《说文》

焚咸丘。——《公羊传·桓公七年》。传:“焚之者何,樵之也;樵之者何,以火攻也。”

焚林而田。——《韩非子·难一》

(3) 烧

焚,烧也。——《广雅》

焚如死如弃如。——《易·离》

遂从而尽焚之。——《左传·成公十三年》

乃焚大槐。——《庄子·外物》。司马注:“谓霹雳时烧大树也。”

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汉· 贾谊《过秦论》

焚拜如前人。——《聊斋志异·促织》

(4) 又如:玩火者必自焚;焚舟(烧毁渡船);焚池(祭祀时焚化祭品的器物);焚黄(烧掉黄表纸。祭告家庙祖坟,祷文写在黄表纸上);焚灼(烧、焚烧);焚帛(焚烧纸帛)

(5) 旧时的一种酷刑。用火烧死

焚炙忠良。——《书·泰誓上》

凡杀其亲者焚之。——《周礼·掌戮》

(6) 炙;烤 。如:焚枯(烤煮干鱼);焚枯食淡(烤干鱼,食薄味)

英文翻译

burn

方言集汇

◎ 粤语:fan4
◎ 客家话:[陆丰腔] fun3 [宝安腔] fun2 [台湾四县腔] fun2 [梅县腔] fun2 [沙头角腔] fun2 [客语拼音字汇] fun2 fun4 [海陆丰腔] fun2 [东莞腔] fun2 [客英字典] fun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二十文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符分平聲合口三等byon/biunbʰĭuən
jiù [jiu]
部首: 425
笔画: 11
五笔: FIYT
五行:
仓颉: IEOK
四角: 4894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攴( ),轻轻敲击,求声。本义:止;禁止;阻止)

(2) 同本义

救,止也。——《说文》

救,犹禁也。以礼防禁人之过者也。——《周礼·司救》注

使之相救。——《周礼·大司徒》。注:“救,救凶灾也。”

今有同室之人斗者,救之,虽被发缨冠而救之可也。——《孟子·离娄下》

(3) 又如:救止(阻止;纠正);救祸(消除祸乱);救灭(扑灭);救熄(亦作“救息”。扑灭);救扑(扑灭)

(4) 援救别人

救,助也。——《广雅》

扶服救之。——《礼记·檀弓》

匍匐救之。——《孔子闲居》

民困而不知救。——明· 刘基《卖柑者言》

设法筹救。——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救我圣主。

足下欲救。

(5) 又如:解救(使脱离危险或困难);救穷(救济穷困);救度(救拔并使脱离苦难,多指神仙超度之事);救落(救助;说情;救护)

(6) 治疗

是救病而饮之以堇也。——《吕氏春秋·劝学》

(7) 又如:急救(紧急救治);救药(医疗救治。也用来比喻挽救、补救);救病(治病);救疾(救治病人;治病);救疗(救治;医治)

(8) 纠正

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礼记》

(9) 又如:救正(纠正);救弊(匡除纠正弊害);救奢(纠正奢靡);救过(纠正过失)

(10) 求助于人

求救于齐。——《战国策·赵策》

请救于魏。——《史记·魏公子列传》

奉命求救。——《资治通鉴》

百千求救声。——《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11) “捄”

英文翻译

save, rescue, relieve; help, aid

方言集汇

◎ 粤语:gau3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giu4 [东莞腔] giu5 [客英字典] giu5 [海陆丰腔] giu5 [梅县腔] giu5 [陆丰腔] giu5 [台湾四县腔] giu5 [沙头角腔] kieu5 [宝安腔] giu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四十九宥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居祐去聲開口三等kĭəukiuh/kiow
部首: 331
笔画: 13
五笔: IXR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