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溺
注音
ㄓㄥˇ ㄋ一ˋ
词语释义
救援溺水的人。引申指解救危难。
词语解释
救援溺水的人。引申指解救危难。
《邓析子·无厚》:“不治其本,而务其末,譬如拯溺而硾之以石,救火而投之以薪。”《淮南子·说林训》:“予拯溺者,金玉不若寻常之缠索。” 宋 陈亮 《制举策》:“因天下所同欲而易致如反手,岂敢徐步拯溺以待 文宗 之自悟哉!”《红楼梦》第三回:“礼贤下士,拯溺救危,大有祖风。”
引证解释
⒈ 救援溺水的人。引申指解救危难。
引《邓析子·无厚》:“不治其本,而务其末,譬如拯溺而硾之以石,救火而投之以薪。”
《淮南子·说林训》:“予拯溺者,金玉不若寻常之缠索。”
宋陈亮《制举策》:“因天下所同欲而易致如反手,岂敢徐步拯溺以待文宗之自悟哉!”
《红楼梦》第三回:“礼贤下士,拯溺救危,大有祖风。”
拯溺的国语词典
援救、济助。
拯溺的网络释义
拯溺
拯溺造句
救民之穷当如救焚拯溺,不可迟疑。
老天不保佑我大隋,现在皇祖被害于江都,天下又值大乱,唐王李渊,仁德著于四海,扶危拯溺,泽被天下,又是皇帝国戚。
足下试自思之,必有拯溺救焚之事。
翁孟勇说,扶危拯溺、善行天下,在中国有着悠久的传统。
在诸如救火拯溺的危急时刻,不仅会失去救人的黄金时间,也会失去血性甚至德性。
若安石、惠卿所建,为天下害者,改之当如救焚拯溺。
某守晋阳,驰心魏阙,授手濡足,拯溺救焚。
你这孽障!姜子牙奉玉虚符命,扶助圣主,戡定祸乱,拯溺救焚,吊民伐罪,你为何反起狼心,你助恶为虐!犯下弥天大最。
夫拯溺救焚,帝王之师也;穷凶骋暴,戎狄之举也。
然夷凶翦乱,拯溺扶危,四海乐推,三灵眷命,揖让而居南面者,陈氏也。
王,膺期命世,扶危拯溺,自北徂南,东征西怨。
不治其本,而务其未,譬犹拯溺,锤之以石;救火,投之以薪。
矢尝胆卧薪之志,当救焚拯溺之时,予与文武百僚,责无旁贷,勉旃勿忽。
但以扶危拯溺者,大道所尚、纾刑肩过者,玄门是宗。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丞(
)声。本义:向上举)(2) 同本义
艮期腓,不拯其随。——《易·艮》。王弼注:“随,谓趾也。止其腓,故其趾不拯也。” 孔颖达疏:“拯,举也。”
(3) 救济;援救
吾必尽吾力以拯吾村。——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起而拯之。
(4) 又如:拯弊(匡救衰病);拯世(救世);拯物(济世);拯恤(援助;救济);拯抚(救济安抚);拯济(救助;救济)
英文翻译
help, save, aid; lift, raise
方言集汇
◎ 粤语:cing2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zin3 [东莞腔] zin2 [客英字典] zhin3 [海陆丰腔] zhin3 [梅县腔] zhin1 [台湾四县腔] tsiin3 [宝安腔] zin3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zin3 [东莞腔] zin2 [客英字典] zhin3 [海陆丰腔] zhin3 [梅县腔] zhin1 [台湾四县腔] tsiin3 [宝安腔] zin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四十二拯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拯 | 無 | 章 | 蒸 | 上聲 | 迥 | 開口三等 | 曾 | 蒸 | tɕĭəŋ | cjingx/tjon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