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诱
词语释义
招诱
(1) 招引,引诱
词语解释
召唤劝导。
《后汉书·南蛮传》:“ 建康 元年, 日南 蛮夷千餘人復攻烧县邑…… 交阯 刺史 九江 夏方 开恩招诱,贼皆降服。” 南唐 刘崇远 《金华子杂编》卷下:“ 青州 益师又至,兼招诱武勇,不日众逾数万。” 元 刘祁 《归潜志》卷十一:“又令於城上放纸鳶,鳶书上语,招诱胁从之人使自拔以归。”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一编第三章第二节:“他又针对着 殷纣 招诱奴隶,为其他小国所怨恨的形势,定出一条‘有亡(奴隶逃亡)荒(大)阅(搜索)’(《左传·昭公》七年)的法律。”
招徕。
郭沫若 《塔·喀尔美萝姑娘》:“平时很寥寂的街店都竞争着装饰起来招诱行客。”
引证解释
⒈ 召唤劝导。
引《后汉书·南蛮传》:“建康元年, 日南蛮夷千餘人復攻烧县邑…… 交阯刺史九江夏方开恩招诱,贼皆降服。”
南唐刘崇远《金华子杂编》卷下:“青州益师又至,兼招诱武勇,不日众逾数万。”
元刘祁《归潜志》卷十一:“又令於城上放纸鳶,鳶书上语,招诱胁从之人使自拔以归。”
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一编第三章第二节:“他又针对着殷纣招诱奴隶,为其他小国所怨恨的形势,定出一条‘有亡(奴隶逃亡)荒(大)阅(搜索)’(《左传·昭公》七年)的法律。”
⒉ 招徕。
引郭沫若《塔·喀尔美萝姑娘》:“平时很寥寂的街店都竞争着装饰起来招诱行客。”
招诱的网络释义
招诱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手。召声,呼唤。本义:打手势叫人来)
(2) 同本义
招,手呼也。——《说文》
招者,召也。以手曰招,以言曰召。——《楚辞·招魂序》
招樊哙出。——《史记·项羽本纪》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荀子·劝学》
(3) 又如:招迎(招呼使接待;招引迎接);招求(招引导求);招招(招呼的样子);招诱(招唤劝导);招护(招呼,关照);招应(招呼、理睬)
(4) 招收;招募
上招贤良。——《汉书·晁错传》
(5) 又如:招拔(召来并加以擢用);招用(招收使用);招军(招募士兵)
(6) 邀请
招前日宾客。——清· 侯方域《壮悔堂文集》
(7) 又如:招宴(邀请参加酒宴);招要(招邀。邀请);招饮(招人宴饮)
(8) 招致;招惹
满招损,谦受益。——宋· 欧阳修《伶官传》引《书·大禹谟》
招而不至。——汉· 贾谊《论积贮疏》
招越蜀呔怪。—— 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9) 又如:招风惹雨(招惹是非);招风揽火(招惹是非);招尤(招致他人的怪罪或怨恨);招召(招来祸福);招振(招致擢用)
(10) 招供,供认
非法拷打,何罪不招!——宋· 胡太初《昼帘绪论》
(11) 又如:招状(供状);招款(招状);招稿(招供的文稿);招承(招认;认罪或认错)
(12) 逗引
今夫赵女 郑姬,设形容,…目挑心招,出不远千里,不择老少者,奔富厚也。——《史记》
(13) 又如:招蜂引蝶(比喻逗引异性)
(14) 招抚;招安
仕途捷径无过贼,上将奇谋只是招。——宋· 庄季裕《鸡肋篇》
(15) 又如:招讨(招抚征讨);招慰(招抚);招怀(招抚)
(16) 招揽 。如:招选(延揽选拔);招悦(招揽而使人乐从);招贤纳士(招引接纳贤士)
(17) 摇动;挥舞
船上把青旗只一招,芦苇里棹出一只小船。——《水浒全传》
(18) 又如:招飐(招展)
(19) 招赘;招婿
他今日倒赔缘房,招你为婿。——元· 乔吉《金钱记》
不争你要来我家,我孩儿要招个做杂剧的。——宋·无名氏《错立身》
(20) 又如:不招(不当上门女婿);招嫁(招赘与出嫁)
(21) 通“挢”(
)。举起自虞氏招仁义以挠天下也。——《庄子·骈拇》
操其觚招其末——《淮南子·主术》。注:“招,举也。”
招八州而朝同列。——《汉书·陈胜项籍传赞》
名词
(1) 策略 。如:他回到下处,捉摸着下一招该怎样打法;绝招;妙招
(2) 靶子
万人操弓,共射其一招,招无不中。——《吕氏春秋·本生》
(3) 口供,供词 。如:长状短招都取定,克日良时要斩人
(4) 旧时挂在酒店、饭店或商店门口,写明店名或用以招徕顾客的旗幡 。如:酒招
(5) 姓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沙头角腔] zau1 [客语拼音字汇] zau1 zeu1 [宝安腔] zau1 [客英字典] zhau1 cheu1 [陆丰腔] zhau1 [梅县腔] zhau1 [东莞腔] zau1 [海陆丰腔] zhau1 [台湾四县腔] zeu1
◎ 潮州话:ziê1/zio1 ,ziou1/ziao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昭 | 止遙 | 章 | 宵A | 平聲 | 蕭 | 開口三等 | 效 | 宵A | tɕĭɛu | cjeu/tjeu |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言,秀声。字本作“羑”,从厶(
),从羑( )。厶,同“私”。羑,诱导。本义:教导;引导;劝导)(2) 同本义
诱,引也。——《广韵》
不诱于誉,不恐于诽。——《荀子·非十二子》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论语·子罕》
(3) 如:诱动(劝诱打动);诱训(诱导教诲);诱进(诱导进取)
(4) 引诱
无诱于势利。——唐· 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盖以诱敌。——《聊斋志异·狼三则》
(5) 又如:诱兵(战争时诈败以引诱敌人中计的士兵或引诱敌兵);诱敌(诱引敌人进入埋伏的地方)
(6) 向导,引路
步及骤处兮,诱骋先。——《楚辞·招魂》
(7) 又如:诱接(招引接纳;诱纳);诱协(利诱协迫)
(8) 欺狂,诱骗
彼美郦生,既为交亲,诱袭军印,岂无他人。—— 唐· 吕温《繇鹿赋》
(9) 又如:诱略(诱骗,掠夺);诱狎(诱奸);诱哄(诱惑哄骗);诱巧(以狡猾手段欺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