拘狭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局促狭窄。
宋 郭熙 《林泉高致·山水训》:“真山水之阴晴,远望可尽,而近者拘狭,不能得一山明晦隐见之迹。” 宋 刘克庄 《江西诗派小序·李商老》:“颇博览强记,然诗体拘狭少变化。”
引证解释
⒈ 局促狭窄。
引宋郭熙《林泉高致·山水训》:“真山水之阴晴,远望可尽,而近者拘狭,不能得一山明晦隐见之迹。”
宋刘克庄《江西诗派小序·李商老》:“颇博览强记,然诗体拘狭少变化。”
拘狭的网络释义
拘狭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手,从句,句亦声。本义:拘留,拘禁)
(2) 同本义
拘,止也。——《说文》
艮为拘随物系之。——《易·说卦》传
拘系之乃从。——《易·随》
盖文王拘而演。——《周易》
狎徐君,拘 齐庆封。——《韩非子·十过》
(3) 又如:拘证(缉拿审问);拘刷(通缉;拘捕);拘究(拘留审察);拘制(拘禁,系缚); 拘责(拘留责罚);拘闭(拘禁,扣押)
(4) 束缚;限制
使人拘而多畏。——《汉书·司马迁传》
其流也,埤下裾拘,必循其理。——《荀子·宥坐》
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庄子·秋水》
拘,犹限也。——《后汉书·王霸传》注
而不肖者拘焉。——《淮南子·泛论》。注:“犹检也。”
(5) 又如:拘紧(约束、束缚得紧);拘管(管教约束);拘逼(束缚,强迫);拘定(限定);拘卷(拘倦。约束,不自在);拘虚(受限于居所)
(6) 拘守;拘泥于
不拘于时。——唐· 韩愈《师说》
拘以定月。——宋· 沈括《梦溪笔谈》
(7) 如:拘文牵墨(拘泥于文章教化,或受文章束缚);拘文牵义(拘泥于字义、文义)
(8) 抽搐
筋肉拘苛。——《素问·至真要大论》
拘挛犹拘束也。——《后汉书·曹褒传》注
(9) 又如:拘苛(抽搐;痉挛);拘急(因感受风寒而身体痉挛、抽搐);拘拳(拘挛拳曲。引申为受束缚而不自由);拘缀(痉挛)
(10) 通“钩(
)”。钩取,探取不荣通,不醜穷;不拘一穷,是圣人之辩者也。——《庄子·天地》
(11) 通“痀”。曲,痉挛;痀偻,曲背
夫指之拘也,莫不求伸也。——《淮南子·泰族》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gi1 ki1 [东莞腔] ki1 [客英字典] gi1 ki1 [台湾四县腔] gi1 ki1 [梅县腔] gi1 [陆丰腔] gi1 [宝安腔] gi1 ki1 [沙头角腔] gi1 [海陆丰腔] gi1 ki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拘 | 舉朱 | 見 | 虞 | 平聲 | 虞 | 合口三等 | 虞 | 遇 | kyo/kiu | kĭu |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犬,夹声。本义:窄,宽度、广度小)
(2) 同本义
阜隘狭而幽险兮。——《楚辞·怨思》。注:“陋也。”
其生民也陿阨。——《汉书·刑法志》。注:“地小也。”
险道狭路,可击。——《吴子·料敌》
初极狭。——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修狭者为之。——明· 魏学洢《核舟记》
(3) 又如:狭缝;狭路相逢;狭长(窄而长);狭迫(窄小局促)
(4) 心胸狭窄
小人狭薄,尚为激然之气,战燎于胸中。——唐· 沈亚之《答冯兄书》
吾直性狭中,多所不堪。——《文选·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张铣注:“狭中,谓不能容人也。”
(5) 又如:狭中(心胸狭窄);狭促(心胸、见识狭隘);狭浅(狭薄。狭隘浅薄)
(6) 急促
广则容奸,狭则思欲。——《礼记·乐记》。注:“声急也。”
(7) 急迫
…收租税时,裁阔狭,与民相假货。——《资治通鉴》
(8) 小
臣见其所持者狭,而所欲者奢,故笑之。——《史记》
(9) 又如:狭巷(小巷);狭径(小路);狭斜子(居住陋巷无远识的人);狭庐(狭小简陋的房屋)
(10) 少
田多可以足其人者为宽乡,少者为狭乡。狭乡授田,减宽乡之半。——《新唐书·食货志一》
多虚不如少实,广种不如狭收。——《农书》
(11) 又如:狭学(浅学寡闻之人);狭韵(韵书中字数少的韵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