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基本内容
抽筋拔骨 ( chōu jīn bá gǔ ) 解 释 从动物身上抽出筋,拨出骨头,都很不容易。所以,抽筋拔骨一层意思是费劲,另一层则比喻非常勉强。
抽筋拔骨的国语词典
比喻极为勉强。
如:「一个穷人抽筋拔骨地凑几个钱,又被官人吃去了。」
抽筋拔骨的网络释义
抽筋拔骨
抽筋拔骨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由声。本义:拔出,抽出)
(2) 拔出,把夹在中间的东西取出
抽,拔也。——《广雅》
每射,抽矢菆。——《左传·宣公十二年》
挈水若抽。——《庄子·天地》。李注:“引也。”
左旋右抽。——《诗·郑风·清人》
抽刀断水水更流。——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3) 又如:抽简禄马(算命);抽匣(抽剑出匣);抽毫(抽笔出套);抽宝剑;抽刀
(4) 从全部里取出一部分;拔除
言抽其棘。——《诗·小雅·楚茨》
抽其半。——《仪礼·丧服传》
(5) 又如:抽分(从中取得一分);抽功夫(抽空);抽暇(抽空)
(6) 引,引出。如:抽引(抽取引出);抽导(引导);抽茧(抽引茧丝)
(7) 长出 。如:抽条
(8) 用长条的东西打 。如:抽陀螺;鞭子一抽,牲口就走快了
(9) 抒发 。如:抽思(抒发情思);抽秘骋妍(拨好深意,施展美才)
(10) 选择;挑选 。如:抽拨(选择调拨);抽拣(挑选)
(11) 吸 。如:抽抽搭搭(一吸一顿哽咽);我有好烟,你抽吗?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chu1 chiu1 [陆丰腔] ciu1 [客英字典] chiu1 [沙头角腔] cu1 [东莞腔] ciu1 [海陆丰腔] chiu1 [客语拼音字汇] cu1 [宝安腔] cu1 | ciu1 [台湾四县腔] cu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抽 | 丑鳩 | 徹 | 尤 | 平聲 | 尤 | 開口三等 | 流 | 尤 | ţʰĭəu | thriu/thiou |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肉,从力,从竹。因为竹多筋,故从“竹”。本义:附着在骨上的韧带)
(2) 同本义
筋,肉之力也。——《说文》
诸筋者,皆属于节。——《素问·五藏生成论》
强者在内而摩其筋。——《考工记·弓人》
劳其筋骨。——《孟子·告子下》
筋骨之强。——《荀子·劝学》
先折筋骨。——清· 方苞《狱中杂记》
筋骨尽脱。——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3) 又如:筋皮(筋骨与皮肉);筋厮锁(身体已肢解,只剩筋络相连。比喻山河破碎);筋血(精力与血汗);筋条(身体结实强健);筋马(筋骨强健而不过于肥壮的马)
(4) 肌肉的旧称 。如:筋丝无力(没有一点力气);筋疙疸(凸出的肌肉)
(5) 静脉 。如:筋脉
(6) 类似或可比作肋的东西 。如:叶筋;丝瓜筋;橡皮筋
(7) 加强物、加固物 。如:钢筋
(8) 植物的脉络 。如:这菜筋多嚼不烂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沙头角腔] gin1 [东莞腔] gin1 [台湾四县腔] gin1 [客英字典] gen1 gin1 [海陆丰腔] gin1 [梅县腔] gin1 [陆丰腔] gin1 [客语拼音字汇] gin1 [宝安腔] gin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斤 | 舉欣 | 見 | 欣 | 平聲 | 文 | 開口三等 | 臻 | 欣 | kĭən | kion |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犮(
)声。本义:拔起,拔出)(2) 同本义
拔,擢也。——《说文》
拔,引也。——《苍颉篇》
确乎其不可拔。——《易·乾》。郑注:“移也。”
拔河。——《封氏见闻录》
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孟子·尽心上》
力拔山兮气盖世。——《史记·项羽本纪》
(3) 又
拔剑切而啖之。
(4) 又
拔剑撞而破之。
拔刃奋起。——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5) 又如:拔毛;拔草;拔秧
(6) 选拔;提拔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诸葛亮《出师表》
山涛作冀州,甄拔三十余人。—— 李白《与韩荆州书》
(7) 又如:拔用(提拔任用);拔补(提拔补官);选拔(挑选);提拔(挑选人员任更高职)
(8) 突出;超出
势拔五岳掩赤城。—— 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9) 又如:拔绝(卓越);出类拔萃(才能出众)
(10) 突起
皆峭拔险怪。——宋· 沈括《梦溪笔谈》
然峭拔秀丽皆不可与小孤比。——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11) 又如:挺拔(直立而高耸);拔立(耸立;挺立)
(12) 脱身;脱离,摆脱 。如:拔哨(偷偷溜走);拔身(脱身);拔不出腿(事多摆脱不开)
(13) 攻取
拔石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已拔赵。——《史记·魏公子列传》
(14) 又如:拔城;连拔敌人四个据点
(15) 移动
亮拔县千余家。—— 罗贯中《三国演义》
(16) 把东西放在凉水里使它变凉 。如:把西瓜放在水里拔一拔
(17) 吸出 。如:拔火罐;拔毒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东莞腔] pat8 [台湾四县腔] pat8 bat8 [梅县腔] pat8 [海陆丰腔] pat8 bat8 [客英字典] pat8 [宝安腔] pat8 [客语拼音字汇] bad6 pad5 pad6 [陆丰腔] pat8 [沙头角腔] pat8
◎ 潮州话:buak8[潮州]buêk8 ,boih8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伐 | 房越 | 並 | 月合 | 入聲 | 月 | 合口三等 | 元 | 臻 | byat/bvat | bʰĭwɐt |
详细解释
gū
(1) ——表示声、形、动作。如:骨都都(形容连续不断向外冒);骨骨农农(咕咕哝哝;嘀嘀咕咕);骨辘辘(象声词。滚动声)
(2) 另见
gǔ
名词
(1) (会意。从冎(
小篆象去掉肉的骨形,意思是“剐”。从肉,表示骨与肉相连。“骨”是汉字部首之一,从“骨”的字多与骨头和人体有关。本义:骨头)(2) 同本义
骨,肉之覈也。——《说文》
骨者,髓之府。——《素问·脉要精微论》
风生木与骨。——《管子·四时》
马已死,买其骨五百金。——《战国策·燕策》
以刀刺骨。——《韩非子·安危》
而额焦烂不可辨,左膝以下筋骨尽脱矣。——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3) 骨头,脊椎动物的骨骼的各个坚硬的部分。解剖学名词。如:骨空(即骨孔);骨腔;尺骨;肋骨;龙骨(鸟类的胸骨);听骨;颌骨
(4) 比喻在物体内部支撑的架子。如:钢骨水泥;船的龙骨;主心骨;骨扇(折扇)
(5) 人的躯干 。如:骨相(依人的骨胳与相貌,可推测其穷通祸福之五星);骨骸(形体)
(6) 尸骨,尸首。指死去的人
当时虽觭梦幻想,宁知此为归骨所耶?——清· 袁枚《祭妹文》
(7) 又如:骨殖;骨朽(死亡已久)
(8) 人的品质、气概
自是君身有仙骨,世人那得知其故?——唐· 杜甫《送孔巢父发游江东兼呈李白》
(9) 又如:傲骨;媚骨;骨清(超凡脱俗,具有神仙资质);骨格(品德;气度)
(10) 比喻文学作品的刚健风格
蓬莱文章 建安骨,中间 小谢又清发。—— 唐·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11) 又如:骨格(诗文的体式和风格);风骨(诗文雄健有力的风格)
(12) 比喻刚毅正直 。如:骨直(躯干挺直。比喻刚正强毅);骨鲠之臣(刚正直谏之臣)
(13) 比喻瘦劲的书体
蔡邕书骨气洞达,爽爽有神。—— 唐· 张彦远《法书要录》引 南朝梁· 袁昂《古今书评》
(14) 又如:骨力
(15)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沙头角腔] gut7 [客语拼音字汇] gud5 [海陆丰腔] gut7 [客英字典] gwut7 [台湾四县腔] gut7 [东莞腔] gut7 [宝安腔] gut7 [陆丰腔] gut7 [梅县腔] gut7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骨 | 古忽 | 見 | 沒 | 入聲 | 月 | 合口一等 | 魂 | 臻 | kuot | kuə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