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抽噎
(1) 抽咽;一吸一顿地哭泣
词语解释
亦作“ 抽咽 ”。泣声低沉如咽。
《红楼梦》第三四回:“﹝ 黛玉 ﹞半天方抽抽噎噎的道:‘你可都改了罢!’” 叶紫 《杨七公公过年》六:“ 福生嫂 坐在七公公的旁边,尽量地抽咽着, 小玲儿 饿得呆着眼珠子倒在她的怀里不能作声。” 魏巍 《东方》第四部第二二章:“‘她,她牺牲了。’ 徐芳 抽抽咽咽地说。” 陈登科 《风雷》第一部第三十章:“从他的抽噎声中,可以告诉你,他的心情是非常沉痛的。”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抽咽”。泣声低沉如咽。
引《红楼梦》第三四回:“﹝黛玉﹞半天方抽抽噎噎的道:‘你可都改了罢!’”
叶紫《杨七公公过年》六:“福生嫂坐在七公公的旁边,尽量地抽咽着, 小玲儿饿得呆着眼珠子倒在她的怀里不能作声。”
魏巍《东方》第四部第二二章:“‘她,她牺牲了。’ 徐芳抽抽咽咽地说。”
陈登科《风雷》第一部第三十章:“从他的抽噎声中,可以告诉你,他的心情是非常沉痛的。”
抽噎的国语词典
一吸一顿地哭泣。也作「抽咽」。
如:「那孩子还在一旁抽噎,样子很可怜。」
抽噎的网络释义
抽噎
抽噎的翻译
抽噎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由声。本义:拔出,抽出)
(2) 拔出,把夹在中间的东西取出
抽,拔也。——《广雅》
每射,抽矢菆。——《左传·宣公十二年》
挈水若抽。——《庄子·天地》。李注:“引也。”
左旋右抽。——《诗·郑风·清人》
抽刀断水水更流。——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3) 又如:抽简禄马(算命);抽匣(抽剑出匣);抽毫(抽笔出套);抽宝剑;抽刀
(4) 从全部里取出一部分;拔除
言抽其棘。——《诗·小雅·楚茨》
抽其半。——《仪礼·丧服传》
(5) 又如:抽分(从中取得一分);抽功夫(抽空);抽暇(抽空)
(6) 引,引出。如:抽引(抽取引出);抽导(引导);抽茧(抽引茧丝)
(7) 长出 。如:抽条
(8) 用长条的东西打 。如:抽陀螺;鞭子一抽,牲口就走快了
(9) 抒发 。如:抽思(抒发情思);抽秘骋妍(拨好深意,施展美才)
(10) 选择;挑选 。如:抽拨(选择调拨);抽拣(挑选)
(11) 吸 。如:抽抽搭搭(一吸一顿哽咽);我有好烟,你抽吗?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chu1 chiu1 [陆丰腔] ciu1 [客英字典] chiu1 [沙头角腔] cu1 [东莞腔] ciu1 [海陆丰腔] chiu1 [客语拼音字汇] cu1 [宝安腔] cu1 | ciu1 [台湾四县腔] cu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抽 | 丑鳩 | 徹 | 尤 | 平聲 | 尤 | 開口三等 | 流 | 尤 | ţʰĭəu | thriu/thiou |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口,壹(
)声。本义:食物堵住喉咙)(2) 同本义
噎,饭窒也。——《说文》
塞喉曰噎。——《通俗文》
行迈靡靡,中心如噎。——《诗·王风·黍离》
(3) 又如:噎塞(消化系统通道受阻);噎呕(喉塞作呕)
(4) 阻塞,蔽塞 。如:噎气(因气逆而呼吸困难)
(5) 使某人放弃做某事 。如:噎人(出言顶撞,使人受窘或生气而无法继续说话)
(6) 哽咽
梦神人以宿生事责之曰:“明当死雷斧下”。觉而大恐,流泪悲噎。—— 宋· 洪迈《夷坚甲志》
(7) 又如:噎噎咽咽(断断续续的哽咽声)
(8) 郁闷;压抑 。如:噎猺(气结难言);噎喑(沉默,忍气吞声)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jit7 [东莞腔] jit7 [客英字典] jit7 [台湾四县腔] jit7 et7 [客语拼音字汇] ed6 yid5 [宝安腔] jit7 [海陆丰腔] rit7 et7
◎ 潮州话:i3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噎 | 烏結 | 影 | 屑開 | 入聲 | 屑 | 開口四等 | 先 | 山 | qet/et | ʔi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