啜泣

chuò qì [ chuo qi]
注音 ㄔㄨㄛˋ ㄑ一ˋ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啜泣 chuòqì

(1) 抽噎;抽抽搭搭地哭

sob;whimper

词语解释

  1. 哭泣;抽噎。语出《诗·王风·中谷有蓷》:“有女仳离,啜其泣矣。”《陈书·江总传》:“啜泣濡翰,岂攄鬱结。” 唐 韩偓 《感事三十四韵》:“独夫长啜泣,多士已忘筌。” 巴金 《沉默集·春雨》:“我又看见她俯在床上蒙着脸啜泣。”

引证解释

⒈ 哭泣;抽噎。

语出《诗·王风·中谷有蓷》:“有女仳离,啜其泣矣。”
《陈书·江总传》:“啜泣濡翰,岂攄鬱结。”
唐韩偓《感事三十四韵》:“独夫长啜泣,多士已忘筌。”
巴金《沉默集·春雨》:“我又看见她俯在床上蒙着脸啜泣。”

啜泣的国语词典

抽噎、哭泣。

啜泣的网络释义

啜泣 (汉语词语)

  • 啜泣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chuò qì,是指抽噎、抽泣,抽抽搭搭地哭。出自《诗·王风·中谷有蓷》:“有女仳离,啜其泣矣。”
  • 啜泣的翻译

    英语: to sob
    法语: sangloter

    啜泣造句

    看着负伤在床的儿子,她常常一个人在夜里轻轻啜泣。
    从而成为一个顽固的,愤世嫉俗的,悲怜的,啜泣的牺牲品.
    回忆掀起了他新的悲伤狂涛,一阵猛烈的啜泣,噎得他说不下去了.
    当她看到垮塌的建筑,她跌坐在地并啜泣起来.
    那男孩啜泣着说:“你可以帮我把他抬回去吗?
    床榻因为震动而微微摇晃著,颇不顺畅的呼吸声不断被短暂急促的啜泣打断.
    你肯会开始不住的呻吟和啜泣。
    小野对它的感情很深,扑了上去,看着汩汩流血的伤口,轻轻啜泣。
    慕容筱低着头,隐隐传来一丝啜泣的声音。
    不过那消失之际,却是出人意料的从中传出一声微微的啜泣之声。
    那份啜泣,有的是哀痛,却也夹杂着一份不甘。
    啜泣着,祈求着,却换不来一丝停留。
    平日里与张菁很是要好的蔡玲此时正小声的啜泣着。
    李晓雨拥入王建怀里啜泣,再次见到爱人喜跃冲破一切顾忌。
    墓道异常安静,只有几人的呼吸声和红纱少女偶尔几声啜泣。
    她说到这里,话中略带鸣咽,微微啜泣。
    他蹲坐在墙角,悄悄的啜泣着,心里的悲伤只有自己一人知道。
    夏凯无法掩饰有些啜泣的声音。
    第一天进入云灵学院就碰上这样的事情,缪瑶显然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没等对方靠近,就嘤嘤呜呜的啜泣起来。
    若是回忆象钢铁般坚软那么我是该浅笑仍是啜泣,若是钢铁象回忆般侵蚀那那里是欢城仍是废墟?

    汉字详情

    chuò,chuài [chuo,chuai]
    部首: 319
    笔画: 11
    五笔: KCCC
    五行:
    仓颉: REEE
    四角: 67047

    详细解释

    chuò

    动词

    (1) (形声。本义:尝、喝)

    (2) 同本义

    啜,尝也。——《说文》

    君子啜其羹。——《荀子·非相》

    君子啜菽饮水,非愚也。——《荀子·天论》

    搏之不解,一啜而散。——枚乘《七发》

    饮于土塯,啜于土形。——《墨子·节用中》

    子饭一盂,子啜一觞。——唐· 韩愈《送穷文》

    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啜其醨?——《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3) 又如:啜茗(品茶);啜饮(饮;喝);啜哺(饮食;吃喝);啜息(饮食休息);啜食(犹言吃喝);啜汁(喝汤。比喻乘机邀功或沾光吃闲饭);啜人贼(犹害人精。啜人,谓吸人精血);啜吒(形容吞咽之声);啜英咀华(比喻品赏、体味诗文的精华)

    (4) 哭泣时抽噎 。如:啜涕(哭泣);啜血(犹泣血。极其悲痛而无声的哭泣)

    (5) 哄骗 。如:啜持(哄骗,逗引);啜哄(哄骗);啜醋(虚意道歉)

    chuài

    暂无详细释义

    英文翻译

    sip, suck up; sob, weep

    方言集汇

    ◎ 粤语:zyut3
    ◎ 客家话:[客英字典] chot7 chot7 [客语拼音字汇] dod5 jiod6 sod5 zod6 [梅县腔] chot7 [台湾四县腔] cot7 zot7 [海陆丰腔] chot7 chot7 [宝安腔] zot7 | sot7 | ziot7 ziot8 [陆丰腔] chot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三祭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陟衛祭B合去聲合口三等祭Btryed/tweyţĭwɛi
    [qi]
    部首: 331
    笔画: 8
    五笔: IUG
    五行:
    仓颉: EYT
    四角: 30118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水,立声。本义:无声或低声地哭)

    (2) 同本义

    持其踵为之泣。——《战国策·赵策》

    如闻泣幽咽。——唐· 杜甫《石壕吏》诗

    连拜且泣。——宋· 王谠《唐语林·雅量》

    太监泣别。——明· 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3) 又如:泣励(哭着激励);泣詈(边哭边骂);泣血捶膺(形容悲痛欲绝的样子);泣血(无声痛哭,泪如血涌);泣别(流泪告别)

    (4) 哭 。如:泣歧(见歧路有所感伤而哭泣);泣荆(因遗失荆钗而哭泣。比喻留恋旧物,顾念旧情)

    名词

    眼泪

    泣下沾衿。——《汉书·李广苏建传》

    座中泣下谁最多。——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诗

    泣下沾襟。——宋· 欧阳修《伶官传(序)》

    因泣下。——清· 张廷玉《明史》

    泣涕(泣泪。眼泪);饮泣(含忍眼泪,形容极其悲痛)

    英文翻译

    cry, sob, weep

    方言集汇

    ◎ 粤语:jap1
    ◎ 客家话:[梅县腔] kip7 [沙头角腔] lip7 [客语拼音字汇] kib5 [宝安腔] kip7 [客英字典] kip7 hip7 [台湾四县腔] kip7 hip7 [东莞腔] lip8 [海陆丰腔] kip7 hip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六緝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去急緝B入聲開口三等侵Bkʰĭĕpkhip/qyp

    啜泣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