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死

dǐ sǐ [ di si]
注音 ㄉ一ˇ ㄙˇ

词语释义

1.急促。 2.终究、毕竟。 3.分外,格外。 4.竭力。 5.犹言无论如何。 6.冒死,致死。 7.判处死刑。 8.老是。

词语解释

  1. 冒死;至死。

    《汉书·文帝纪》:“此细民之愚,无知抵死,朕甚不取。” 唐 韩愈 《故幽州节度判官张君墓志铭》:“君抵死口不絶駡,众皆曰:‘义士,义士!’”

  2. 判处死刑。

    《新唐书·裴耀卿传》:“ 夷州 刺史 杨濬 以贜抵死,有詔杖六十,流 古州 。” 宋 王安石 《刘君墓志铭》:“ 弋阳 富人为客所诬将抵死,君得实以告。” 明 王琼 《双溪杂记》卷一:“州县官被贼攻破城池,比守边将帅律抵死。” 清 徐昆 《遯斋偶笔·乌程狱》:“狱乃定, 文龙 抵死。”

  3. 分外;格外。

    宋 王安石 《与微之同赋梅花》诗之三:“向人自有无言意,倾国天教抵死香。” 金 秦略 《赋乐真竹拂子》诗:“觅箇龟毛抵死难,直教击碎钓鱼竿。”

  4. 急急。

    宋 杨万里 《梅花盛开》诗:“春被梅花抵死催,今年春向去年回。” 宋 陆游 《午睡觉复酣卧至晚》诗:“枕痕着面眼芒羊,欲起元无抵死忙。”

  5. 竭力。

    宋 周邦彦 《西平乐》词:“驼褐寒侵,正怜初日,轻阴抵死须遮。” 元 周昂 《鲁直墨迹》诗:“须知笔墨浑閒事,犹与先生抵死争。”《老残游记》第六回:“无才者抵死要做官,有才者抵死不做官,此正是天地间第一憾事。”

  6. 终究,毕竟。

    宋 辛弃疾 《沁园春》词:“甚云山自许,平生意气;衣冠人笑,抵死尘埃。” 元 马致远 《青衫泪》第一折:“稍似间有些钱,抵死里无多债。”

  7. 老是。

    宋 晏殊 《蝶恋花》词:“百尺朱楼閒倚遍。薄雨浓云,抵死遮人面。”

  8. 犹言无论如何。

    冰心 《离家的一年》:“然而他是个要强的孩子,抵死也不肯说恋家不去的话。” 茅盾 《子夜》八:“是他的过失么?他抵死不承认的。”

引证解释

⒈ 冒死;至死。

《汉书·文帝纪》:“此细民之愚,无知抵死,朕甚不取。”
唐韩愈《故幽州节度判官张君墓志铭》:“君抵死口不絶駡,众皆曰:‘义士,义士!’”

⒉ 判处死刑。

《新唐书·裴耀卿传》:“夷州刺史杨濬以贜抵死,有詔杖六十,流古州。”
宋王安石《刘君墓志铭》:“弋阳富人为客所诬将抵死,君得实以告。”
明王琼《双溪杂记》卷一:“州县官被贼攻破城池,比守边将帅律抵死。”
清徐昆《遯斋偶笔·乌程狱》:“狱乃定, 文龙抵死。”

⒊ 分外;格外。

宋王安石《与微之同赋梅花》诗之三:“向人自有无言意,倾国天教抵死香。”
金秦略《赋乐真竹拂子》诗:“觅箇龟毛抵死难,直教击碎钓鱼竿。”

⒋ 急急。

宋杨万里《梅花盛开》诗:“春被梅花抵死催,今年春向去年回。”
宋陆游《午睡觉复酣卧至晚》诗:“枕痕着面眼芒羊,欲起元无抵死忙。”

⒌ 竭力。

宋周邦彦《西平乐》词:“驼褐寒侵,正怜初日,轻阴抵死须遮。”
元周昂《鲁直墨迹》诗:“须知笔墨浑閒事,犹与先生抵死争。”
《老残游记》第六回:“无才者抵死要做官,有才者抵死不做官,此正是天地间第一憾事。”

⒍ 终究,毕竟。

宋辛弃疾《沁园春》词:“甚云山自许,平生意气;衣冠人笑,抵死尘埃。”
元马致远《青衫泪》第一折:“稍似间有些钱,抵死里无多债。”

⒎ 老是。

宋晏殊《蝶恋花》词:“百尺朱楼閒倚遍。薄雨浓云,抵死遮人面。”

⒏ 犹言无论如何。

冰心《离家的一年》:“然而他是个要强的孩子,抵死也不肯说恋家不去的话。”
茅盾《子夜》八:“是他的过失么?他抵死不承认的。”

抵死的国语词典

触犯死罪。

抵死的网络释义

抵死

  • 唐·韩愈《故幽州节度判官张君墓志铭》:“君抵死口不绝骂,众皆曰:‘义士,义士!’”
  • 抵死的翻译

    德语: auf jeden Fall!, unbedingt

    抵死造句

    据说在上星期的斗牛赛中,一个斗牛士被牛用角抵死了。
    没办法的情况下只有装懵,再不行就抵死耍赖,死活不承认自己的能力,抱定这个主意的费妮露出一个傻傻的笑容,脸上明摆着一副“我是小孩子我怕谁的”。
    一只公牛发现一只狮子的幼兽在睡觉,便用角把它抵死了。
    昔年,你看爱情,重过旅行。而今,我爱旅行,超过恋情。倒是那些与旧人抵死缠绵的曾经,到底还是会不时蹿入心,提醒我从前经历的关于爱情的一朝一夕。
    忧愁风雨,一半相妨,何须抵死说短论长?幸对清风明月;箪纹展帘幕高张,江南好;千钟美酒,一曲《满庭芳》。
    胡小夜抬手给了兰天野一个栗凿,兰天野鸭子死了嘴壳子硬,抵死不答腔。
    他没有回答,只是笑笑,将戒指握在胸前,如同抵死拥抱一般。他知道,这句话,此生此世,他永远没有机会告诉她——这一生,遇到过你,便已经是我们最好的团圆。
    这无止境的疼痛是一把无形的刀,它割开我的脑子,清除我抵死不从的执念,让我夜夜不能安眠。
    帘幕风轻双语燕,午后醒来,柳絮飞撩乱。心事一春犹未见,红英落尽青苔院。百尺朱楼闲倚遍,薄雨浓云,抵死遮人面。羌管不须吹别怨,无肠更为新声断。
    这样的你我,是此生寻觅的彼岸。既许相见,怎能不许我们抵足相爱抵死缠绵?安意如。
    原本,我还打算抵死不认错,将眼前的一切翻篇,就像明伟以前常做的那样。
    遇到你之前,我以为爱是惊天动地,爱是轰轰烈烈抵死缠绵;我以为爱是荡气回肠,爱是热血沸腾幸福满满;我以为爱是窒息疯狂,爱是炙热的火炭。婚姻生活牵手走过酸甜苦辣温馨与艰难,我开始懂得——爱是经得起平淡。
    哪有什么欲仙欲死?哪有什么抵死缠绵?我听到来自深渊的笑声,欲望就是抛弃理智的堕落。它很美,诱惑人一步步走向悬崖。知道它美得很邪,也带着毁灭,却还是会忍不住投奔,最后奋身一跃。无边黑暗,黑光闪烁。
    我终生的遗憾,是在咬牙抵死,万般磨难之后,依然无可挽回的失去你,我的少年。
    疯狂的周城在金銮殿上和五女抵死的缠绵,雨散云收,周城通过咒术吩咐把李琴瑟带了进来,四目交汇,两人神色复杂。
    “从前事不堪回顾,怎奈冤家,抵死牵肠割肚。
    雨点极度密集了,慢慢地,砂石地被整个打黑了,江水也兴奋起来,圆晕互相撞击,渐渐地更连这点诗意也失去了,变成了圆晕间纯粹的抵死争夺地盘。
    这一次他们有一次抵死缠绵,直到双方都筋疲力竭为止。
    柔软的舌尖抵死缠绵,白子画所有思维早已一片模糊,如果这只是一场梦,他宁愿永生不醒。如果这依旧是一个错,他只愿此刻一直错下去。
    一场柔情,一腔思念,一生爱恋,一生苦楚,能否化成这抵死缠绵,消散在醉生梦死里?女巫的猫。

    汉字详情

    [di]
    部首: 330
    笔画: 8
    五笔: RQAY
    五行:
    仓颉: QHPM
    四角: 5204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氐( )声。本义:挤,推)

    (2) 同本义

    抵,挤也。——《说文》

    抵,推也。——《广雅》

    抵,距也。——《汉书·梁怀王揖传》注

    (3) 又如:抵掎(排挤攻击);抵斥(排斥);抵排(排斥;抵触)

    (4) 抵赖,拒不承认事实

    延年抵曰。——《汉书·田延年传》。注:“拒讳也。”

    (5) 又如:抵讳(抵赖;不认账);抵谰(抵赖,拒不承认)

    (6) 抵挡。抵抗,挡住压力 。如:抵配(拼;豁出去);抵冒(抗拒冒犯);抵拦(抗拒;抵挡)

    (7) 触犯 。如:抵牾(矛盾;抵触);抵死(冒死,触犯死罪,竭力,坚持);抵犯(触犯)

    (8) 抵偿

    伤人及盗抵罪。——《史记·高帝纪》

    (9) 又如:抵充(抵偿充当);抵补(抵充补足)

    (10) 诋毁 。如:抵诃(诋毁呵斥)

    (11) 抵达

    抵九原。——《史记·始皇纪》

    抵营室。——《史记·天官书》

    抵山谷中。——《汉书·李陵传》

    乘虚直抵其城。——《资治通鉴·唐纪》

    (12) 又如:抵任(到任);抵官(到职);日内抵京

    (13) 相当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唐· 杜甫《春望》

    (14) 又如:价抵连城

    (15) 碰 。如:抵足(脚对脚而睡;形容很亲近);抵掌(拍击着手掌,表示亲近)

    (16) 支撑 。如:用手抵着下巴颏儿;抵当(支撑;抵押;补偿)

    (17) 扔,掷

    抵,掷也。——《后汉书·献穆曹后纪》注

    (18) 又如:抵掷(投掷)

    (19) 欺诈

    抵,欺也。——《后汉书·刘隆传》注

    (20) 又如:抵换(掉换。以假换真或以次换好);抵盗(从自己家或主人家向外偷东西)

    (21) 抨击 。如:抵隙(抨击缺点)

    (22) 指责 。如:抵瑕(指责缺点);抵摘(指责)

    动词

    (1) 用角顶,相触

    牴,触也。从牛,氐声。字亦作觝。——《说文》

    三年春,作角抵戏,三百里内皆观。——《汉书·武帝纪》

    触崖觝隈。——稽康《琴赋》

    (2) 又如:抵触(冒犯,顶撞)

    英文翻译

    resist, oppose; deny; off-set

    方言集汇

    ◎ 粤语:dai2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di3 (du2) [客语拼音字汇] dai3 di3 [陆丰腔] di3 [客英字典] di3 [东莞腔] di3 [梅县腔] dai1 dai3 di3 din3 [沙头角腔] di3 [宝安腔] di3 | dai3 [海陆丰腔] di3 (du2)
    ◎ 潮州话:di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十一薺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都禮齊開上聲開口四等tieitex/tej
    [si]
    部首: 406
    笔画: 6
    五笔: GQXB
    五行:
    仓颉: MNP
    四角: 10212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小篆字形。右边是人,左边是“歺”( è),残骨,指人的形体与魂魄分离。本义:生命终止)

    (2) 同本义

    死,民之卒事也。——《说文》

    死者,人之终也。——《列子·天瑞》

    庶人曰死。——《礼记·曲礼》

    沁人曰死。——《礼记·檀弓》

    民知不死,其亦夫有奋心。——《左传·哀公十六年》

    楚令尹死。—《左传·昭公二十三年》

    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亡何国变,宁南死。—— 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3) 又如:死生(死亡和生存);死过(死去,去世);死限(死期,寿命的期限);死却(死去;死掉);死不残(半死不活;不中用);死去还魂(死去活来);死费尽残(半死不活);死数里算帐(离死期不远);死耗(死亡的消息);死君(死去的国君)

    (4) 为某事或某人而牺牲性命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史记·陈涉世家》

    (5) 又如:死义(为信守节义而死);死难;死节(以一死保全节操);死士(誓死效劳之士)

    (6) 穷,尽

    战余落日黄,军败鼓声死。——常建《吊王将军墓》

    讹言“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后汉书》

    (7) 拼死,拼命

    于是乃废文任武,厚养死士,缀甲厉兵,效胜于战场。——《战国策·秦策》

    上欲陵死战,召 陵母及妇,使相者视之,无死丧色。——《汉书·李广传》

    (8) 又如:死战:死守;死杀(死命拼杀)

    (9) 固守;抱着不放 。如:心还没死;你就死了这条心吧

    形容词

    (1) 死板,不灵活

    人画竹梢死羸垂,萧画枝活叶叶动。——白居易《画竹歌》

    (2) 又如:死水;死法(固定、死板的方法);死心眼;死画(呆板而不具灵性的画);死规矩;死教条;死口(不可改变的话);死格(死板的格式);死办法;死临侵(亦作“死淋侵。”死呆呆毫无生气的样子)

    (3) 不可调和的 。如:死对头;死敌;死雠仇(死对头)

    (4) 不能通过的 。如:把漏洞堵死;死胡同;死角;死路

    (5) 牢牢固定的;移动不了或极难移动的

    与顿丘 李奖一面,便定死交。——《北齐书·宋游道传》

    (6) 又如:死扣儿;窗子钉死了;死结;死心搭地(死心落地。不作他想,实心实意);死桩(死木头;木头疙瘩)

    (7) 表示爱怜的 。如:死丫头,你快过来

    (8) 无用的。詈词 。如:死狗;死公;死货(无用的人);死老头子

    副词

    (1) 甚;极

    这添添小哥哥,今年十三岁,天生的甚是聪明,父亲欢喜死他。—— 杨文奎《儿女团圆》

    (2) 又如:死急(极其急迫);死要面子;高兴死了;累得要死;累死了;死沉;高兴死了

    名词

    (1) 死刑

    君子以议狱缓死。——《易·中孚》

    (2) 尸体

    生拘白乞而问 白公之死焉。——《左传·哀公十六年》

    汉遣使三辈至 唐居,求 谷吉等死。——《汉书·陈汤传》

    安所求子死?——《汉书·尹赏传》

    (3) 主,主管

    一爱相若,其类在死也。——《墨子》

    英文翻译

    die; dead; death

    方言集汇

    ◎ 粤语:sei2 si2
    ◎ 客家话:[东莞腔] si3 [宝安腔] si3 [客英字典] si3 [陆丰腔] si3 shi1 [梅县腔] si3 [海陆丰腔] si3 [客语拼音字汇] xi3 [台湾四县腔] si3 [沙头角腔] si3
    ◎ 潮州话:si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五旨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息姊脂B開上聲開口三等脂Bsisiix/syy